分享

扩圈强基 赋能增效 全链条激活女性社会组织妇联工作“她动能”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7-15 10:23:27

山东省枣庄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组织要“联系和引领相关社会组织”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新要求,聚焦女性社会组织关键群体,以“扩圈强基”延伸组织触角,“赋能增效”激发内生动力,全链条激活“她动能”。目前,全市115家女性社会组织实现妇联组织应建尽建,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image.png

一、实施“育苗计划”,构建全周期梯度孵化培育体系。一是筑基搭台,打造立体孵化网络。链接民政、社工等部门资源,构建“市级指导+区级枢纽+镇街站点+社区微家”四级孵化网络。台儿庄区优化升级为“区孵化园—社区孵化基地”两级联动,为重点组织提供免费办公、种子基金、注册辅导等“一站式”服务。薛城区在重点社区嵌入“社会组织成长驿站”,提供项目策划、资源对接支持。二是精准滴灌,赋能组织发展。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推动优秀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协调部门在培训、场地、注册等方面提供便利。深化“公益创投+政府购买”双轮驱动,成功孵化“宝贝十加一”留守儿童关爱、“常爱家”社区治理等优质项目40余个。三是生态营造,激活内生动力。建立女性社会组织资源库,摸排“资源、项目、需求”。各级妇联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促成社会组织与企业、基金会合作项目50余个,增强发展动能。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二、创新“四维织网”,健全多形态组织覆盖模式。一是党建引领,织密覆盖网。坚持党建带妇建,将女性社会组织妇联建设纳入全市“三新”领域党建重点任务清单。与组织、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推进机制,动态摸排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模式创新,织牢组建网。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四建”模式:对规模大、基础好的机构(如滕州市心理学协会、峄城义工协会)实行“重点单建”,单独成立妇联63个;对业态相近群体(如家庭服务业、文艺团体)采取“行业统建”,覆盖机构57家;对地域邻近、资源互补的小型组织探索“区域联建”;对分散的灵活从业女性,依托基层妇联“村社兜底”管理,同步建立“妇女微家”16个。三是枢纽辐射,织强协同网。强化枢纽型组织引领作用,以市女企业家协会妇联为龙头,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30余家组织共建共享,通过合作聚力、项目共研、资源互通,形成“龙头引领、联盟聚力、全域联动”格局,破解小散弱组织单打独斗难题。

image.png

image.png

三、深化“同新相伴”,打造精准化关爱服务品牌矩阵。一是凝心铸魂强引领。深化巾帼百千万大宣讲,打造“巾帼榴声”宣讲品牌,深入“三新”领域妇联开展理论宣讲、故事分享、微型党课30余场,吸纳社会组织优秀代表加入宣讲队伍。深化“1网2微5号N群”建设,强化云端引领。实施激励示范机制,在表扬、选树、推荐代表时向女性社会组织倾斜,50余名优秀女性(集体)获县级以上妇女代表、先进典型、齐鲁和谐使者等荣誉。二是赋能强基提素质。举办“三新”领域妇联领头雁培训班、“新时代巾帼‘领秀’领导力素能提升班”,组织310余名女性参加各级培训。开展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技能培训、法律宣传、健康讲座等暖“新”活动35余场,传递娘家人关爱。三是暖心护航惠妇儿。引导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基层治理和志愿服务,精准对接妇儿需求,开展创业就业帮扶、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婚姻家庭辅导、普法维权、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打造“常爱家”、“宝贝十加一”、“育见美好”、“台城惠爱 向善有她”等特色品牌,形成“妇联搭台、组织唱戏、社会助力、群众受益”生态闭环。

下一步,枣庄市妇联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拓展组织覆盖、丰富组织形态、激活组织动能上再发力,推动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跃升,服务能力从“单一”向“专业”转型,社会影响从“边缘”向“中心”迈进,助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中绽放更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