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踏上圆梦之旅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王晓艳 苏容 张姿
要闻 2014-01-07 15:02:00

当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向前,你还能清醒确认自己的梦想吗?
当梦想一遍遍在心中激荡,你还在以各种理由推托逃逸吗?
有胆量做梦,也要有能力圆梦;梦想之路注定不是坦途,
它每一步都在和现实较量;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痴痴追寻,定有所得;今天,我们为你吹响号角,
因为有这样一些追梦的女人,她们已经出发了! 
梦想如何成就事业?

梦想家:钱海英  圆梦口令——我追梦,让钱追我
班夫山地电影节中国区负责人,英涛思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曾获“加拿大总督国事访问奖章”,2012中国年度户外人物。
被誉为“户外的奥斯卡”,班夫山地电影节是什么呢?有人说,它是全球探险家、登山家的年度派对,也有人说,它是全球纪录片爱好者的盛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节日……
听说班夫的名字,是我爱上户外之后。
户外把我从“林妹妹”变成“小疯子”
小时候,我身体特别瘦弱,简直风一吹就倒了,大院里的小伙伴们都说我像林妹妹,只要有体育课我一定会逃,因为哪怕跑500米我都会死。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IBM公司。老板是个香港人,典型的工作狂,我们每天加班到很晚,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我刚拿起筷子,他已经吃完了。后来我吃饭就像比赛,从来没有人比我吃得更快。
但这很不健康。我开始经常发烧,经常去医院,我的每个器官似乎都在给我下最后通牒。于是,为了身体健康,我变身运动狂人。每天跑步一小时十公里,2003年,我跑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还因此在公司出了名——不是因为业绩好,而是公认的“小疯子”。
我第一次爬雪山去了四姑娘山,当时全身上下除了一双登山鞋是户外专卖店里的正品,其他的冲锋裤、抓绒衣等装备全是在秀水市场上淘的。但我发现,我有登山天赋,没有高原反应,连当地的马夫都对我说:你前生一定是藏族姑娘。
后来我的所有假期都被“户外”占据,冬天攀冰,夏天攀岩,有空就去滑雪、玩皮划艇。在我2005年生日那天,还拿到了潜水执照——也是我送自己的礼物。这以前,很难想象,在岸上笨笨的海龟在水下就像小鸟一样轻盈。我感到,海底好像是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户外为我带来爱情和有选择的生活
2006年,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匆忙来到了泰国,顺便考潜水救生员证。就在那里,我遇上了一个同样选择了中文潜水教练的阳光大男孩,后来变成了我老公 —— 一个皮肤很白的爱尔兰人,他回头冲我无比灿烂的笑,那一眼让我看得心醉。
在潜水中,我们俩互相支持,也很快建立了信任,加上他的体贴和好性格,我对他颇有好感,但我们并未马上恋爱。告别时,我随意地说,下次你到北京一起喝咖啡喔——这句话我曾对很多偶遇的朋友说过,没想到,只有他真的到北京时发了短信约我一起喝咖啡……
等他回爱尔兰后,我们仍保持朋友似的联络,有一天,他提出和我正式交往,我十分抗拒,怕跨文化的恋情难维系,而且以我的年纪,要谈恋爱就会考虑结婚,但他 一 一化解了我的担忧,还说要来北京。我便说,你千万不要只为我来北京。他说,他是因为喜欢中国才来北京。
此后从约会到结婚,一切水到渠成。婚后在欧洲的日子,让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我意识到,人是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的,包括地点、梦想、生活方式,等等。于是我们计划,趁年轻,在全世界范围内选几个喜欢的地方依次住几年,最后找个最爱的城市定居。
找到热情就找到了财富
2009年,我们的首站来到悉尼,因为这里有碧海蓝天,几乎没有冬天,有我熟悉的华人环境,还有我们共同热爱的户外气氛。
有一天,一个朋友跟我聊起班夫,问我有没有想过把班夫引入中国。
是啊,为什么不呢?我自己就是一个草根班夫迷,常常为班夫纪录片里讲述的一个个亲近自然、战胜自己、追求自由的故事而热血沸腾。把电影节搬到中国应该不难吧,只要找几个人翻译一下字幕,卖几张票,一年里两三个月工作,做完就能陪家人了。然而,从2010年为班夫创业开始,我在中国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预期,第一年8个月,第二年9个月,第三年超过了10个月……
但如果没有班夫,我现在很可能只是澳洲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或外企员工。2003年,我也曾一度为了创业而创业,当时有朋友拉我去开公司,结果失败了。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创业,只能扮演辅助角色。那以后,我想我再也不会创业了,没想到,为了班夫——我的爱好,我又重燃热情。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参加班夫山地电影节的情景。在班夫的诞生地——加拿大班夫山地文化中心,人们无论是否熟识,总能很快在户外话题上找到共鸣。我问身边一个刚刚互道了“你好”的人,最近在忙什么,他只是说,最近在家照顾小孩。后来等他上台颁奖我才知道,他是一个相当著名的登山家……这种事在班夫随处可见,不管是纪录片中的人,还是来看纪录片的人,还是组织者,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过着自己爱的生活,而彼此间的交流又是那么志同道合、轻松愉快,我觉得,我也想做这样的人。
于是,我开始试着向班夫文化中心申请中国巡展代理权。其实,在我之前,向其申请的中国个人和公司不在少数,但班夫最终选择了毫无经验、没有背景和资金实力的我。我当时有点惊讶,因为自己唯一的砝码就是真心热爱。在我递交的计划书中,我把班夫首先定义为户外文化的传播载体,中国户外迷们的节日。 
创业精神与户外精神共鸣
回到北京,我注册了英涛思华文化有限公司来运作班夫中国展,并拜托朋友帮忙,邀请了电影圈的专家们来看片。他们赞不绝口却也泼来冷水,有一个人还对我说,“这比大片好看多了!但你别干了,户外题材,又是纪录片形式,小众加小众,你还卖票,这在中国不可能!”但我的性格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委内瑞拉的班夫展都开始盈利了,中国为什么不能市场化运作? 
公映批文是我的第一难题,有朋友支招,“干脆别走程序了,偷偷放吧,办手续要折腾好长时间。”但我不肯,班夫这么好的电影节,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走进来呢?经过多种尝试,我把片子送到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请求对方也成为班夫的主办方之一,并以此申请到了公映许可证。
进驻电影院,是我的第二难题。在北京,我看上了位于三里屯的美嘉影院.找他们的负责人谈,我强调班夫电影节和三里屯美嘉两者的受众群高度统一的特点,提出用票房分成的方式取代场地租用的模式合作——这对影院近乎苛刻,结果他们不仅同意了,还决定拿出最好的资源——周六、日下午的黄金时间和最大的放映厅。
喜欢极限运动的电影明星夏雨,也在我的邀请下,成为了班夫中国的推广大使,免费哦!三四年后的今天,尽管票价高达120元/场,但在上海,排队等待的观众已经从影城五楼排到了地下车库,越来越多的户外迷们成为了班夫中国的粉丝。还有不少创业者在观影后,鼓励员工看班夫的片子,他们觉得创业和户外有很多共通点,特别是那种超越极限的精神。
更令我高兴的是,从2012年开始,班夫中国的账面终于能够打平。包括翻译、字幕、印刷等环节都已经开始付费,下一步我还考虑招聘组建团队,希望一步步让班夫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圆梦助力器:
 一个人如果想要优秀,谦虚勤奋就可以了,但如果要做到卓越乃至非凡,就必须要热爱。当爱好与事业共鸣,生存与生活共舞,自我与世界共赢,梦想就能华丽丽地照进现实。钱海英很喜欢一个后来被鳄鱼吃掉的皮划艇探险家说的一句话:“生与死是如此接近,总有些特别的事指引着你,我并不否认我也会死,但你会尽力让自己活得精彩。因为当你知道你不能永生,就很难再过那种庸庸碌碌的日子了。”
梦想与现实距离遥远如何跨越?
梦想家: 彭  程 圆梦口令——梦想让我从不迷惘
彭  程,法国注册西点师 法国面包大使团成员 美味人生法式西点创始人。
我曾经并不是一个拥有梦想的人,和同时代的绝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我们把目标等同于理想,机械地学习、升学、高考、读研,出国……走着一条中国式好学生该走的路。
在法国邂逅甜点和梦想
初到法国,课余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话剧的演出。演出很成功,主办方为演员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庆功酒会。现在想来,那就是法国最普通的西点主题冷餐会,但那时的我却是第一次见到那么精致的小点心!我多次想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惊艳?为这一桌不知如何下口的艺术品;感动?为那口中从未有过的味觉体会。甜点原来可以是这种味道,甜点原来可以做的这么漂亮! 
这一次美丽的邂逅让我第一次有了一个来自内心的梦想。充满想象力、色彩缤纷的法式甜点,是法国人送给全世界最甜蜜美丽的嘉年华啊,而我既然来到了这里,怎么能与它擦肩而过呢?我能不能做这一美味的使者,把这纯正的西点艺术带回中国?
这样的想法一旦在心里埋下了种子,那接下来企业管理专业硕士阶段的课程可就真是读得痛苦难耐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的人坐在大学企业管理系的教室里听课,心却早已飞出窗外,盘算着如何才能走进西点艺术的殿堂!
走进“费杭迪”梦想启程
“学西点,做厨师”?太荒诞不经了吧!开玩笑吧?这是听到我说想放弃学了几年的企业管理改学西点后,几乎所有在法同学的第一反应!因为在当时的留学生心目中,这哪里算是个专业啊,连“冷门”也算不上。那时,我还没有敢跟国内的亲人与同学提起,因为我想象的到后果。而这,还不是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在法国,我不了解任何一家学西点的餐饮学校,而且网络上的资源也十分匮乏。
那时我已经在一家西点店做兼职学徒工、营业员,与法式西点有了最初级的接触。老板以业内资深人士的身份提醒我,你要学习法国最正统的西点,应该去考ferrandi(费杭迪)。这才是法国业内公认的以传承法国传统手工工艺为己任的正统派法国糕点学校。但是,它也是法国最难考的餐饮学校,不是你准备好充足的学费就OK了的(况且,我当时学费是不足的)。不过老板还是建议我试试,不试过如何知道不行呢。他说,通过他对我这段时间工作的观察,对我有信心。我当时想,老板是和我开玩笑吧,或是只是在鼓励我。不过无论如何我都是要试的。毕竟这真的是一所让所有法国糕点师都梦想的学校啊!
面试当天,我坦诚地对面试老师讲了很多:到法国前我对西点艺术认识的肤浅,纯正的法式西点艺术带给我的心灵震撼,我想把它带回中国的渴望,我学费的不足,我只有一点点西点学徒的从业经历。我对于被录取可能性的极度不自信。
走出考场,我步行走到了卢森堡公园,就这样呆呆地在公园的长凳上一直坐着,感觉前途一片渺茫。一个月后,在我已经慢慢淡然和已经完全确信今年已经落榜了的一个晴朗的早上,收到了来自“费杭迪”的录取通知书!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我的梦想之旅启程了。
我牢牢地记得“费杭迪”老师的话,我们做的是食品!美味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华丽的外表固然十分重要,它会激起人们的购买欲和食用欲。但是如果做不到“美味健康”四个字,徒有华丽的外表,那么你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合格的西点师。
最终,我以全年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被推荐去了法国顶级的一间西点店实习。后来又在一间拥有米其林二星的酒店继续从事我甜蜜的事业,因为我深知学校里教的永远都是制作的基础加有限的练习,如果不在法国找到工作再继续练习,继续拜师学习的话,那这些基础都是很“脆弱”的。这是一项需要长期锻炼不断学习才能掌握的技术,我很清楚这一点,因此这也是支撑我待在法国的动力之一。
美味人生西点吧
彭程为圣诞节设计的法式西点
梦想怎么在现实的土壤存活
回国当年,当时的投资人一心想投资烘焙行业,与我见面聊过后对“法式西点”四个字产生兴趣。加上当时的长沙“法式西点”确实完全是市场空白,于是决定聘我来负责厨房的产品设计。我忙着设计产品、培训学徒,虽忙碌辛苦,但我是幸福的,因为可以不用离开长沙,离开才几个月大的儿子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就在长沙也有实现我的甜品梦想的一片天空!
但是,随着合作的深入,我发现我和投资人的工作理念完全不同。于是,争辩不可避免。谁都装不下谁的时候,我们和平分手,我建立了一个全开放式厨房的“彭程法式西点工作室”,带着一批批的学生,分享着我在法国的所见所学,分享着我的甜品制作理念。建立全开放的厨房,一来是不想一遍遍地向不了解我的人介绍我从遥远的各原产地搜集来的顶级原料到底是什么样子,另外也是想让我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懂得,我们做食品的是要通通亮亮光明正大地做事!同时还有了自己的门店“美味人生”。 
“彭程法式西点工作室”招生火爆,需要提前近半年排队才能报名,门店也扩大到上下两层外带花园拥有四十多个座位的精致“咖啡西点吧”,各种投资公司找上门来,甚至动辄百万千万,各种加盟意愿也纷至沓来,各种合作机会各种诱惑也摆在面前。但是,我们拒绝了所有这些可以让“美味人生”迅速腾飞的机会。我始终认为我的“手工制作”精致西点的理念,一旦连锁经营企业做大,就会失去灵魂的。
去年8月我回法国进修时,来巴黎看我的启蒙老师Alain Guillaumain,这个我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人。是他,在我还在录取等候名单里被众多竞争高手淹没的时候选择了我。当我问起他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我,他说,是我坐在他办公室里面试时那倔强而对职业前途坚定的眼神,让他想看看,这个女孩对梦想的坚持。  
圆梦助力器:
森林里有两条路,追求梦想的人注定走的是人少的那条。因为人少路窄,看不到前途,难免心里发慌,但你甘心走那条一眼望到底的所谓康庄大道吗?在大多数人循规蹈矩地生活时,敢于有梦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再勇于圆梦,那么不管什么路也会被你走得越来越宽广,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起点低也能梦想高飞吗?
梦想家:臧艳霞   圆梦口令——每一个考验都能练硬高飞的翅膀
臧艳霞,北京市三八服务中心涉外家政服务员,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当我20岁因高考失利来北京当保姆时,无论如何不会想到,有一天会被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赞为“家政明星”,成为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团代表。我的梦想是培训出一批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家政服务员,创中国的家政品牌。
做被人挑不出毛病的家政服务员
我刚当家政服务员的时候靠的是本能。把雇主家当自己家,把他们的老人当自己的老人,把他们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三年后,雇主的表扬信使我得以留在公司负责管理工作,形形色色的家政服务员与雇主的冲突扑面而来。
一天晚上,一位雇主退回了自己早晨才领走的女孩,因为她未经许可就吃掉了家中“昂贵”食物。原来,刚从甘肃老家来京的她,第一次进到陌生家庭,不敢动用厨房,饥饿难耐,就吃了餐桌上的一个桃子。雇主怒气冲冲,指责女孩品质有问题,临走还甩下一句话,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怎么还敢出来做家政服务?
我很受刺激,原来不是所有的雇主都能对我们有一份理解和宽容,也许有一天,也会有雇主挑剔我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一刻,我有了目标,要当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家政服务员。
多年后,我给姐妹们做培训的时候,一位老乡诉苦说,自己总因为是河南人而被歧视。我告诉她,想不被歧视,强大你自己!
在家政公司做管理的那五年,是我学习的五年。至今,我还保存着一本当年买的书——《家政人员培训与管理》,这是国内第一本有关家政服务员培训的专业教程,当时对我来说是那么贵,去看了三次才咬牙买下来。
家政服务员的最高级别是“管家”,也叫主管级家政服务员,我一条条对照“管家”标准,逐一完善自己。
管家不能坐公交车接送孩子、去超市购物,我去驾校学开车,拿到了驾照;管家服务的是高端客户,要懂英语,我去新东方学校学新概念英语;管家要有会计知识,我用八个月时间拿到了会计证;管家要懂计算机,管家要懂保健护理……一个课程完成,另一个课程开始,我的业余时间全部被学习填满。
我当时住在西客站附近,周末要去东四环上会计课,换乘公交车单程要三个小时,上午8点上课,我清晨5点就得出发,而吃晚饭总要到晚上9点以后了。上英语课是在六里桥,我花50元钱买了辆旧自行车。夏天的夜晚突降大雨,放学后发现自行车被偷走了,我浑身湿透地蹚着淹没膝盖的积水走回宿舍。姐妹们围着电视正看得热闹,我心中一阵感叹,好浪费时间啊!你们也学点知识该多好。
那段日子很艰辛也很充实,我从不迟到早退,更没有落过一节课,所有课程都是一次通过。因为每门课的学费都要花费我两三个月的工资,我必须坚持。
瑞典之行成为臧艳霞的职场里程碑
“魔鬼训练营”的训练
我现在做涉外家政服务员,电工、水管工的活儿都难不倒我。雇主家的皮革沙发脏了,我不光擦表面,还会把沙发拆散,将每条缝隙都擦干净再组装起来,让它像新的一样。这些本事,我是从国外学来的。
2006年,一对在华投资的瑞典夫妻想找一位中国家政服务员,寻遍京城也没有满意的,有人推荐了我,瑞典夫妻一眼相中。于是,我跟他们去了瑞典。
那是一个5万平方米的庄园,三个城堡,其中一个四层的城堡1600多平方米,光卫生间就有19个。除了带两个孩子,一个两岁半,一个九个月,我还要负责整个庄园的卫生,要清理管道,要洗车打蜡护理皮革,还要插花……工作量之大让我瞠目结舌,一个星期都还分不清哪儿是哪儿。
雇主家吃饭用银器,他们问我,你会护理银器吗?我心想,在国内不知洗过多少餐具,不就是冲洗干净嘛,然而,刚一动手就遭到批评。雇主说,你要诚实,会就说会,不会我们可以教你。原来,银器有专门的洗涤液,洗完第一遍要用牙膏洗第二遍,再用干毛巾抹干擦亮,最后把每一件刀叉单独包装才能收起来……
我仿佛进入了一个魔鬼训练营,前三个月忙得晕头转向,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1点多才能进到自己的房间。有时想到第二天还有那么多的事,就半夜起来加班。即使如此努力,也得不到雇主的肯定。一次正加班时被男主人发现,他不由分说关掉电灯说,我们不允许加班,你的身体很重要,休息很重要,工作完不成就想办法提高效率。
200平方米的大厅,正常情况下,怎么也要半个小时才能打扫完,可我即使只用15分钟,雇主也嫌太慢,我只好一边干一边盯着表,硬把时间减到了8分钟。
速度快,质量还不能降。我逼着自己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光洗衣机就有一大堆使用规范,有的衣物要30摄氏度的水,毛巾要60摄氏度的水,抹布要95摄氏度的水。有些衣服要全烘干,有些衣服要烘半干,有些要多加水,有些要少加水……熟悉用法,效率才能提高。
3米高的水晶吊灯,十几年都没有清理过,我将灯片一片片一层层拆下来,利用零打碎敲的时间,今天洗一片,明天擦两片。全部擦洗完安装好整整用了三个月。夜晚,水晶灯璀璨如新,雇主满意,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半年后就获得了加薪。
在瑞典,我一做就是三年。
臧艳霞参加全国家政服务风采大赛,拿到全场唯一满分 
用专业精神做家政
出国的经历让我更爱国,回来看见有家政服务员做不好,我就着急。只想把自己工作的经验、心得告诉人家,希望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希望有一天“中佣”能像“菲佣”一样走出国门,让人家高看。
2011年,我参加了全国家政服务风采大赛,获得“最佳家居保洁奖”,而且拿到了全场唯一的满分。在北京市妇联的帮助下,我所属的北京市三八服务中心成立了“臧艳霞家政工作室”,我几乎每周都给做家政的姐妹传授技巧答疑解惑。有服务员说,自己擦了十遍桌子,苛刻的雇主还抱怨她没擦干净。我告诉她,你先用湿毛巾擦三遍,再用干毛巾擦一遍,保证没有任何污渍和水渍。她回去一试,擦过的桌面闪闪发光,简直像新的一样,雇主很满意。她对我说,我从你这里学会了怎么擦桌子。
我自编培训课程,自己做PPT,除了“必须擦拭的十四个地方”这样的技巧,我更强调职业道德,礼仪礼节以及工作态度。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态度端正才会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才能用心,用心就能做好。
从去年开始,我不再住在雇主家,跟人合租了一个小房子。我想多一些时间学习,也为方便去公司做培训。我也经常帮同伴做做小时工,因为可以了解各种雇主的不同需求,也能了解不同家政人员的工作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我曾经注意到好多家政人员“不会把吸尘器的各项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当年在瑞典,高档吸尘器是我工作的好助手,回国后,我跑到电器商场,了解了每一种吸尘器的功能,还自制吸头,告诉她们,怎样让普通吸尘器发挥出高档吸尘器的效用。
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把全部精力用于义务培训,我梦想的管理方式是:亲自培训出几十个经验丰富的家政服务员,每个人分别管理三十个服务员,定期挨家走访、指导。我会亲自到雇主家了解需求,量身定做,培训他们需要的家政人员。如果一个家政服务员能达到十个家庭的满意,那么所有家庭就都不在话下了。
家政服务员的流动性很大,太多的人不能把这个工作当事业做,可是,我觉得其中学问很大,这份工作做好了,很多技能还能用于自己的生活当中提高生活质量。我希望姐妹们能更看重这个行业,不要轻言放弃。
圆梦助力器:
成功的飞翔是不会挑剔跑道的。所谓聚沙成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将平素的点滴时刻都当作对自己严格的考验来认真对待,才能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找到方法,战胜必然。脚踏实地的细心严谨和肯做好手边每件事的认真态度是专业精神的第一要素,有了专业的精神,才会有梦想起飞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