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之家在社区,小天地有大作为
编者按:
在甘肃,妇女之家的建设做到了让妇女在生活中看得到妇联、关键时刻想得起妇联、遇到问题找得到妇联。2014年8月底,记者通过走访城市和乡村的几个妇女之家,发现小天地里有大作为。她们活用多方资源,不管是宣传教育,还是维权帮扶都搞得有声有色,让妇女之家成为姐妹们的温暖家园!
甘肃省已建成省级标准化妇女之家一千多个,并带动基层逐步推广,全省妇女之家的数量达到了一万七千多个,已经成为广大妇女获得爱心救助、矛盾调解、文化娱乐的服务平台。
社区妇女之家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冬至包饺子活动
美丽社区,幸福感是关键词
走进兰州市天庆嘉园社区,你一定会感叹它的美丽宁静。这个花园式的小区树木葱郁,浓荫遍地,连住户楼前的石阶上都有花朵盛开;小区主路旁,曲折小径从疏树矮草中穿行而过,树下潭水青碧,令人心旷神怡。记者到访时正下着雨,淅淅沥沥的雨中,绿树青草显得愈发浓艳欲滴。微风穿花过树而来,青草的香气在阵阵风中静静弥漫着。
这个社区建成于2008年元月,坐落在雁南街道东部。据社区书记潘予龙介绍,社区的一大特点就是居民们文化层次高、收入高、幸福指数也高。居民们都希望社区能多搞一些文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所以社区工作的重点是为居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提升幸福感。比如,“三八”妇女节,社区会邀请美容、保健等方面的专家为女性朋友们开展讲座;中秋节,社区会举办居民共同参与的中秋晚会,发月饼,猜灯谜。
社区中的家庭,夫妻双方大都经商,常常因为工作忙而分身乏术,无暇照顾孩子,为此社区和兰州大学联合,由兰州大学的学生们作为志愿者,在暑假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社区的妇女之家设有图书阅览室,藏书3000册,墙壁上挂满了笔墨精妙的书法作品。这个充满墨香的地方,是孩子们的乐园。一些孩子放学早,家中没人照看,社区志愿者就会在这里教孩子们读书习字。有时,他们还会为孩子们开设“弟子规培训班”等国学课堂。
社区每年都举办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其中最温馨有趣的,就是“百家筵”。届时居民们齐聚一堂,参赛的每个家庭都拿出最拿手的饭菜,色香味俱全。居民代表、物业代表组成的品尝团逐一品尝打分,评出第一名。定期举行的旧物交换活动也是社区特色。居民们拿着家中的闲置物品来到小区辟出的“跳蚤市场”以物易物,既有乐趣又节约环保,避免浪费。
天庆嘉园是个幸福指数很高的社区,但也会有居民或多或少遇到家中的烦心事,这时社区里的“亲情调解室”就派上了用场。
天庆嘉园社区潘书记接受记者采访
在潘书记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亲情调解室。这里布置得异常温暖:粉红色的灯光,舒适的沙发座椅,不透明的玻璃可以确保人们从外面看不到屋内情景,保护隐私。天庆嘉园社区和怡欣心理咨询中心合作,由咨询中心派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居民服务。亲情调解室还有个特色,就是上门服务。居民可以打电话到社区,由社区联系心理咨询师,到居民家中做调解。
居民们也早已把社区的工作人员当成了自家人。在社区里有这样一户家庭:爷爷、儿子儿媳以及4岁的孙女生活在一起,原本十分和睦。可是后来孩子得了白血病,为了给孩子治病,这个家花光了所有积蓄。孩子的母亲带女儿去河南看病,可是女儿在郑州去世了。
母亲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家,却发现家门进不去了。她哭着来到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慰下,才勉强平静下来,说出绝望的心情:她觉得是家里人不让她进门,把房锁换了。她担心孩子没了,这个家就没有了她的位置,不再欢迎她。当时这位母亲身上只剩下一百多元了,如果进不了家门,连宾馆都住不起。
潘书记觉得肯定有误会。说起来,他对这个家庭是有印象的。女孩患病后,他曾联系兰州市妇联,为这个家庭提供经济援助。潘书记辗转找到了女子的公公,结果证实,确实存在误会:在女子带孩子求医的这段时间,为筹集医药费,公公把房子卖了,现在一家人住在另一处房子里。于是事情圆满解决,女子也回了家。
天庆嘉园社区对居民们的服务,都融入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里。今后社区的工作重点依然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让每个小家庭都和谐美满。潘书记说:“和谐家庭,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更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生活方式,是道德的提升、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包容、文明的象征。
白银市长通社区妇女之家的志愿者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
心心相印,留守儿童有个家
说起白银市的长通社区里有哪些留守儿童,分别是什么情况,留守儿童驿站的李建磊老师如数家珍。社区并不大,目前留守儿童只有6名,但每天来“4点半学校”写作业的孩子却不少,有社区里的其他孩子,还有些是跟留守儿童一起来的同学。
留守儿童豆豆刚被爷爷奶奶送来时,有些抵触情绪,他羞于告诉别人自己是留守儿童,担心会被别人看不起。每天和其他孩子也很少交流,写完作业就急着回家。针对这种情况,“4点半学校”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让留守儿童带一个好朋友来写作业。
于是,留守儿童陆续带了各自的朋友来写作业,豆豆也叫来好朋友。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再加上有朋友在身边,豆豆很快就放开了。“4点半学校”里有专职的老师辅导功课,还配备了各项文娱设施,学习娱乐都很方便。豆豆的几个朋友有时会抢着来这里写作业,他也不再觉得身为留守儿童是件不好的事了。
白银市长通社区妇女之家的留守儿童学习弹钢琴
有妇联关爱,有朋友陪伴,留守儿童并不孤单,但他们在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还是能见到父母。妇联告诉孩子们,可以帮他们通过QQ视频和父母聊天,听起来很容易的事,实施起来却有点难。
瑞瑞是个惹人怜爱的小男孩,父母离婚后,他由母亲抚养。母亲去西安打工,把他交给外公外婆照顾。2014年春节期间,瑞瑞的母亲想多赚点钱,就留在工厂里加班,瑞瑞十分渴望能和母亲视频聊天。
妇联志愿者可以帮瑞瑞操作电脑,可他的母亲却没用过电脑,更不懂得如何实现视频聊天。志愿者通过电话给瑞瑞的母亲讲解过几次,她表示很难理解,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志愿者联系到她所在的工厂,和工厂的主管说明了情况,得到了主管的支持。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工厂主管让瑞瑞的母亲使用办公室的电脑,还派了秘书协助她操作。视频接通的那一刻,在电脑前焦急等待的瑞瑞高兴地喊了出来:“妈妈!”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恨不得扑进屏幕里,他的母亲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几年来,除了“4点半学校”,妇女之家还为孩子们建立了音乐、美术、陶艺等兴趣小组,志愿者们会陪伴孩子度过周末。妇女之家为留守儿童的服务也逐步延伸到流动儿童以及社区普通孩子身边,这里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甘肃省白银市西村社区妇女之家开展的道德讲堂
巾帼互助,化解居民心结
不同社区居住着不同类型的居民,妇女之家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白银市的西村社区,原来是国企的家属楼,居民主要是国企职工,大都下岗离职。
曾经的同事情义,让邻里间关系亲密。有些居民年纪大了儿女不在身边,妇女之家的巾帼志愿者就担起了邻里互助的重任。
巾帼志愿者李军梅告诉记者,照顾空巢老人并不难,就是定期去走访,听他们说说话,帮他们打扫房间,偶尔帮他们修修水电暖气。最难处理的情况,是空巢老人中的一方去世。儿女们回来料理完后事,常常很快就离开,老人会突然感到孤独,丧偶的悲伤挥之不去。
这就需要巾帼志愿者格外注意,她们每天都留意老人的动向,早上有没有出来买早点,晚上有没有出来遛弯。如果没看到老人出门,志愿者就会主动上门,陪老人坐一坐,讲些市井新闻分散老人的注意力。有时候,老人主动提起往事,谈到动情处,志愿者也会感同身受地陪着掉眼泪。
逢年过节,老人们的子女回来探望父母,巾帼志愿者总能收到子女们的感谢。可在志愿者看来,这既是她们的职责,也是邻里之间本该做的。
社区里还有不少年轻的夫妻,难免有闹矛盾的时候。他们不用专程来妇女之家求助,志愿者就是邻居,随时都能帮他们化解。
十多年前,徐远程从部队退伍,接替父亲的岗位进入国企,端上了铁饭碗。
当时,徐元程的收入比一般年轻人多,经常出入娱乐场所,不慎沾染上了毒品。父母发现后,送他去戒毒所摆脱了毒瘾。他正准备重新投入工作时,国企开始改制,第一批下岗名单上就有他。
很多人都以为徐远程会复吸,可他却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奋起努力经商致富,让人们刮目相看。吸毒的事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几年前,他风风光光地把女友孙娜娶进门,还生了个女儿,为了照顾父母,一大家人始终生活在一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娜在派出所统计居民情况时,发现徐远程名字后面标注了“毒”字。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打听,她了解到丈夫的过去,一连几天都很不开心,觉得丈夫隐瞒过去对自己不够坦诚,甚至动了离婚的念头。
孙娜曾经向一位志愿者打听丈夫的过去,志愿者敏感地意识到,小夫妻可能会为此闹矛盾。她告诉孙娜实情后,称赞徐远程意志坚强,能彻底戒掉毒瘾让人佩服。
后来看孙娜闷闷不乐,志愿者又以老邻居的身份开导她:“人年轻的时候难免犯错”、“嫁人看中的是为人,不是过去”……渐渐地,孙娜也想开了,不再纠结过去,希望和丈夫携手走好未来。
在西村社区,邻里互助是一种共识,谁家是什么情况彼此都很了解。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时,社区邻里互相推选,一家人说自己家很普通,几位邻居却纷纷说起这家人的先进事迹。妇女之家借机开展“身边人讲自家事·寻找活动走进道德讲堂”活动,居民走上讲台谈谈自家的好风气好传统,分享经营家庭的心得和体会。居民们连连称赞这个活动,让他们在身边就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帮扶救困,让欢笑赶走阴霾
李兰芳 兰州市皋兰县庄子坪村妇代会主任
在城市的社区,妇女之家有自己的阵地,自己的队伍,打响了品牌。在农村,妇女之家的任务就落在了妇代会主任身上,她们会利用村委会、党委会的资源,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开展了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
走进兰州市皋兰县庄子坪村的村委会,很快就会注意到挂在墙上的一张奖状。签发奖状的是周恩来总理,表彰庄子坪村的人民公社建设。如今,这里的妇女之家建设也受到了省妇联的肯定,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模范。
得知记者是来采访妇女之家的,村长一个劲地夸赞:“妇女工作做好了,整个村都活了起来。”
庄子坪村离县城不远,村民大多经商,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富裕,以前忙碌一天闲下来,村民常常聚在一起打牌甚至赌博,回到家里难免受到妻子的责备,发生矛盾。
妇女之家建成后,起初主要是妇女来活动,后来组织了几次需要动员全家参加的运动比赛和文艺表演,丈夫也渐渐愿意陪妻子来参加。村民聚到一起,妇女唱歌跳舞,丈夫们一边观看一边聊天。村委会带动村民组成了商业合作社,经常借这个机会传达和交流信息。
在这个富裕的村子里,也有一些困难户。妇代会主任李兰芳,马上想起高秀英一家。高秀英跟随丈夫来这里打工,还带着生病的公婆。几年前,丈夫跑运输出了车祸,落下了残疾,只能打点零工。养家糊口、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都压在了高秀英身上,在她的脸上很难看到笑容。
有一段时间,村民们发现高秀英有些奇怪,跑医院没那么勤快了,整天神神秘秘地不知道在忙些什么。问起她的情况,她说自己要信教给家人转运,公婆的病会好起来,丈夫的残疾也能痊愈。问她是什么教这么神奇,她又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
村民们担心高秀英信邪教,就把她的情况反映给了妇女之家。李兰芳几次上门,终于弄清了情况。高秀英在医院为家人看病时,认识了邪教分子,听对方说得十分玄乎,于绝望中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就参加了几次活动。
妇代会主任立即劝阻高秀英,给她讲解科学知识,让她远离邪教。高秀英说明白其中的道理,可面对困境她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出路。考虑到她的情况,虽然属于外来人口,妇代会还是帮她的公婆申请了大病基金,又按相关政策帮他们一家办理了新农合医疗。
高秀英觉得妇女之家有些“神奇”,自己眼中无法解决的难题,似乎在转眼之间就被化解了。以前她忙于照顾家人,很少来参加妇女之家的活动。自此之后,她常常往妇女之家跑,了解到很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还参加了技能培训,做起了小买卖,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
在庄子坪村的妇女之家,记者发现农家书屋专门开辟了法制图书角,就告诉李兰芳主任,在省妇联的支持下,《中国妇女》杂志的法律帮助读本就要走进这里。她十分高兴,表示农村妇女最想了解的就是实用法律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更好地保障权益。
相关新闻

黄晓薇: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黄晓薇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全国妇联为外国驻华女外交官和港澳台妇女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黄晓薇作宣讲

沈跃跃出席“保障儿童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国际论坛并发言

黄晓薇: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