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传颂家风 规划幸福
新年新气象,作为一家的女主人,要承担起家庭幸福规划师的任务,凝聚一家人的梦想,设定家庭的努力目标,坚守什么、改变什么、开拓什么。生活因设计而风生水起,家庭因规划而幸福加倍。新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几位爱家有方,治家有道的女人,她们从为家庭规划中涵养家风,从为父母规划中践行孝道……在她们的金手指下,一个个家庭2015 年的幸福故事就这样开篇了。
艾小羊 专栏作家、情感专家
家庭规划是给女人的考题
文/ 艾小羊
因为想给小宝找个学区房,所以再拖。小学、怎么报一概不知。最近在四处看房。作为超级方向盲,我的一位朋友,先生开着公司,社会学家认为,女性是家庭的主我看不懂户型图,即便现房,里面没每天拍板无数事情,却连家里买口锅体与灵魂,女性对于家庭的热爱程度有隔墙,我看着也像迷宫一样。我对这样的小事都得太太拍板。“我怕买错以及规划能力,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和先生说,你做主吧。他当然不是方向了”、“不知道怎么选”,朋友有时觉得谐程度以及财富增长速度。所以中国盲,却是个决策盲,这件事情就一拖烦,说你闭着眼睛扛一个回来吧。结有一个词,叫旺夫。尽管“旺夫”更多体现的是女人对男人的帮衬,却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女性在家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印象中,总有极端女权主义者反对“家庭是女人最重要舞台”这个说法。在她们的字典里,承认女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无异于否定她们的社会地位。并且有一个奇怪的层次理论,认为家庭工作低社会工作一等。家与公司哪个更重要,其实不言而喻,你将在公司待到60 岁,却要在家里待到80 岁,甚至更久。
理想化的、最为合理的分工,当然是五五开,一半给家里一半给公司。不过,我总觉得持有这种绝对理想主义分工方式的,是没有真正走入婚姻的人。一旦你走入婚姻,理想迅速被现实磨损。假如家里什么事情,你们都互相推诿,先划分好地盘再去做,所消耗的精力往往比做那件事本身更大。何况真的会碰到我与我朋友那种情况,狠下心来让男人做规划,最后的烂摊子还是需要女人去收场。无论他在外面多么优秀,面对家事的能力似乎立刻减半。
我所理解的平等,并不是强行要求女人与男人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五五分工,而是不同性别在各自领域精彩,彼此欣赏,同时也被社会认可。家庭是女性善舞的舞台,是女主人的第二张面孔。女性怎样做好家庭规划,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日常幸福和未来走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就是家庭的总设计师。
而家庭规划中,最重要的是目标管理,汇聚一家人的愿望,设定年度目标或中长期目标,家人才会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当然财务规划与教育规划也很重要。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何况女人总是感性,既热衷于理财,又忍不住败家。最健康的财务计划是,在有助于提高家庭生活品质以及成员粘合度的投入上,不吝啬一分钱;而在无谓的花销上,不白花一分钱。
中国的教育规划是从零岁开始的。孩子的成长依然是家庭幸福最重要的标示。你不一定要他成为天才,但你一定要让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而教养体现在广泛的兴趣与乐观的心态,更体现在有涵养的家教。
没有男人参与,家庭目标会大打折扣。你可以帮丈夫制订一个规划,明确他所需要为家庭做出的努力,比如每周花多少时间陪伴家人,为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表率作用……
甚至要将家庭规划细致到全家一年去听几场音乐会,参观几次博物馆,设计几次全家游。精神追求决定家庭的气质、家风的培树,更关乎幸福感。男人不擅长做这样的规划,他们只知道赚多少钱交给太太。如何将钱转化为有品质的生活,如何让流逝的时光承载家庭的梦想,这是女人的考题。
幸福规划父母篇
帮父母圆“回家梦”
2014 年我为父母实现了“返乡”的梦想,2015 年相信这个规划会回馈给我们大家庭每个成员惊喜。我们姐妹的全年出行计划,全部安排给了老家,在这个乡居“后花园”陪伴父母,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
回归故乡老房子
父母年纪大了,却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回老家。从河南到山西,五百多公里,中途还要在河北倒一次车,对他们而言从来不是障碍。今天要参加远亲的孩子婚礼,明天要赶个大庙会,后天又是谁家孩子过满月——都是些我们认为不值得大动干戈的理由。但
他们就是想回家,因为“老家山好水好空气好,吃的东西新鲜健康又合口味。”
我们姐妹三个,谁也无法忽略父母对故乡化不开的浓情。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经常揪着嗓子给我们唱老家民歌《五哥放羊》,唱着唱着就红了眼圈;离乡三四十年,他们都固执地不改乡音;家里的饮食习惯也全部沿袭老家……老家有祖上留下来的房子,但空弃多年,之前回去,他们都是住在县城里的亲戚家。终于有一天,爸
熟悉的地方,大声跟前来探望的乡亲打招呼。天蓝得耀眼,清冽的空气中夹杂着松树、牛粪的味道,深水山泉绵软甘甜,豆角菜饭和南瓜小米粥还像当年那样香。村里仅剩的十几位老人,几乎都是爸爸的亲戚和旧时玩伴。
孤村僻壤想翻盖老房困难重重,建材要从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运来,每天还要给工人做饭。可父母坚持自己监工,亲手建设家园。父母操劳一生,始终经济独立,从未给我们添过麻烦。姐妹们只能尽力相帮。大姐汇来钱,二姐从网上买了窗帘、门帘和冰柜、洗衣机等家电快递到县城,再请村里供销社的车拉货时给捎回去。
乐享乡村健康生活
两个月后,老屋修缮一新,父母喜气洋洋地搬了进去。泉水洗碗洗菜冰冷彻骨,我买了个厨宝安在水龙头上,让妈妈打开就有热水用;妈妈喜欢锻炼,女婿上山砍来几根榆木,在院子里做了个简易单杠;村里食物单一,我隔三岔五地给他们网购新上市的烟台大樱桃、广西黄心猕猴桃、高邮咸鸭蛋……父母一边嗔怪我乱花钱,一边骄傲地请乡亲来“尝稀罕”。
每天清早,父母都在婉转的鸟叫声中醒来。爸爸怀揣播放机,听着我们给他下载的评书爬山晨练,返回时总要顺手捡些用来烧炕的松果、干柴。早饭后,妈妈会在暖融融的阳光下出门,在村口的晾晒场上,几位山沟沟里的老太太有板有眼地跟在妈妈后面,比划城市里流行的保健操和太极拳。日暮时分,火烧云布满西天,被晚霞涂成金色的农人扛着农具走在回村的小路上,其中也有父母快乐的身影,他们从收割过的土地里,捡人家遗落的谷穗、黄豆和小山药蛋……当然,爸爸也像真正的村民一样种菜,老屋旁边的地埂,被他种上芫荽、香葱和豆角;稍远点的山坡,则种玉米、南瓜、胡萝卜。吃着刚从地里采摘的蔬菜,当年打下来的新粮食,两人面色红润,一些老毛病也不再犯了。
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慢一点,再慢一点。看着父母实现多年的夙愿,过上了不争朝夕的田园生活,做女儿的何等欣慰。姐妹已经相约,2015年的全部假期都安排给老家,在这个大家庭的“后花园”里陪伴父母,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
实现“三赢”弹性生活
文/ 耳尔
2014 年9 月,我辞职了,为2015 年开启新生活做准备。
当辞职的消息传出,朋友圈里炸了锅,大家都不解,我正是事业当头的时候,从当初那个只单纯热爱文字的小姑娘到今天某个出版社的市场运营总监,事业小成,为啥突然要辞职?
把更多时间留给家庭
其实,这是因为我心中有一个梦想,儿子上小学了,我想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上班时,我每天早上6:30起床,准备早饭送孩子上学,然后去上班。高职位意味着高付出,经常忙得连时间都忘了,好几次,竟然错过了接送孩子。蜡烛两头烧,我常常纠结,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更多时间被工作占据,给家庭里的时间少得可怜。有一天,我看到一段话,“养儿不为别的,只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突然觉得自己很失职。儿子转眼8岁了,过不了几年,他就不再需要我的陪伴了,他的业余时间会给小伙伴而不是我……这是多么紧迫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决定辞职,因为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到了我这个年龄,时间远比金钱重要,一秒一秒地过去,谁也阻挡不了,金钱却像魔术师手里的道具,可以控制。而时间的分配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重心,所以,孩子和家庭,才是我心底的依恋和不可替代的需要。
享受一家三口三赢的生活
辞职后的日子过得无比幸福,一个人真正待在家里,根本不会每天叫嚷着“我想去旅行”,想去旅行可能只是对工作的逃避吧!每天早上不慌不忙地准备孩子的早餐,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开始给家里断舍离——这么多年的职场生涯,给自己攒了不少破烂。下午出门,约朋友叙旧或者做一个SPA,也有时候在家烤面包、烤饼干。按时接孩子下学,每次在校门口看到他的笑脸,
心一下子就融化了。想想过去,能按时接一次,他就能高兴一天,现在,他可以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了。然后准备晚饭,菜单是前一天就定好的,不仅营养均衡,还得考虑大人孩子的口味,烧坏了不少脑细胞,不过看着一家人踏踏实实地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幸福感爆棚。有一个每天陪着自己一起成长的妈妈,孩子是幸福的。每天回家有烧好的饭和干净的家,吃完饭一家三口玩玩斗地主,讲讲故事,孩子的爸,也很幸福吧?全家三口三赢的生活,不就是我的梦想吗?
梦想、赚钱两相顾
一切,似乎都上了一个新的轨道。渐渐适应了主妇生活,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我不想成为一个全职主妇,不想让儿子将来说“妈妈为了我放弃了工作”。我想让他知道,做这一切,不是为了你,是为了我自己,为了过自己想要的一种生活,但不管怎样,妈妈依然是热爱工作的。
干点什么呢?首先,我还是喜欢写东西,不写人物采访不写广告软文不写应用文,而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儿童文学。写作无法兑现太多金钱,我也不能光指着老公养家。于是,决定开始微创业。最近,我和一个以前的同事一拍即合,创建了自己的电商品牌:一口米良,并开了一家同名微店,专卖有机农产品。
新的一年,我对自己的规划是,全职妈妈兼职微店店主。孩子在家时,我还是那个用全部时间陪他的全职妈妈。但在他上学和睡觉后,妈妈又变成了女强人,算账写广告语设计销售……不用去坐班,每天送完孩子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动动手指,就有订单上门,要去接送孩子时,电脑一关,暂时不接订单,损失也不大,每天只有微利就已足够。
2015年,将是我人生的一次新突破,也是家庭生活模式的一个崭新开始。我期待这样充满弹性自在自如的新生活。
幸福规划子女篇
为小小少年成长助力
文/ 莱蒙湖
我的孩子久久七岁半,是个双鱼座的小男生,现在已经逐步适应了学校生活。我们视如珍宝的孩子,终究到了要从“小朋友”跨入“小小少年”的成长阶段。为他做好新一年的规划,帮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他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送给久久的一份“新年礼物”。
在表达中感受生活
我认为,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就等同于学校里的
语文课,包括口语的表达和文字的写作。我的目标是训练他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外公是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是我可以请教的长辈。在文字方面,我希望他能够简单地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想。
新的一年里,我计划每天晚上睡前给他听一段故事或诗歌,反复倾听可以有效地刺激和提高孩子的听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2014 年暑期旅行中,久久曾经写了一个月日记,题为《久久的旅行日记——从北京到加拿大、美国》。2015 年,自然要把这个好的习惯进行到底。我相信,多写、坚持写,一定可以有所进步。
还有他的英语学习计划。久久在一家以“浸入式学科英语”为理念的学校里进行课外学习已有三年了,这个月开学的S1 阶段,是他经过考试、跳过一级的成果。因为是“跳级”, 我们在2015 年的辅导任务将比往年更重。如果有机会出国旅行或接触外教,就抓住时机训练口语。
养成阅读习惯
据说在德国,读书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几乎全民都喜欢的一件事。他们认为读书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6~12 岁,是阅读能力长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六年,海量阅读对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2015年,久久将进入这一黄金时期的第三年。一般而言,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 万字,二三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 万字。以此为标准,我为久久安排的阅读量将
不低于200 万字,其中也包括英文原版图书。
我在家里专门布置了“读书角”, 柔软的沙发和温暖的灯光,给久久创造一个很好的阅读氛围。每逢周末的下午,久久的爸爸就会带他去图书大厦、三联书店等类似图书馆的地方看书、买书。我希望利用这一年,继续培养他喜爱阅读的习惯,有了空闲就手捧一本书细细品读,这样的习惯必将令他受益终身。
热爱,是快乐的源泉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我是个喜欢旅行的人,从小到大四处行走,造就了较为开阔的眼界。每年,我都带久久出去看世界,前年是日韩,2014年是北美,2015年呢?我正和他一起设计出行计划。我很期待我们一起走过或陌生或熟悉的城市,享受在路上的惊喜,感受外边世界带给孩子的变化。
2014 是巴西世界杯年,我最感到幸福的事,就是我把自己这份超级“球迷”的热爱传染给了久久。之前他只是追随他爸爸喜欢NBA,现在他收集全套的足球“球星卡”, 每周一雷打不动地收看《天下足球》节目……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快乐的源泉。孩子能有他自己的爱好,融入这一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运动文化之中,今后都将不断地从中获得快乐。我要陪着他一同快乐、一同“热爱”,关注各大俱乐部的赛事,关注2016 欧洲杯的预选赛,也许,给他报个少儿足球班……
这就是我为“小小少年”——久久所制订的新年成长计划,我会和他一起努力的!
相关新闻

黄晓薇: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黄晓薇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全国妇联为外国驻华女外交官和港澳台妇女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黄晓薇作宣讲

沈跃跃出席“保障儿童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国际论坛并发言

黄晓薇: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