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位女性问鼎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要闻 2018-01-12 19:05:00

她用科学改变世界  匠心铸就科学之美 

 

微信图片_20180115114833

1月12日,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10位年轻女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荣誉称号。她们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卢艳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秀莲、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沈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陶晓明、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沛芳、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系教授吴晓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许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杨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研、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朱艳。此外,作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后备军,“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也在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今年有来自北京大学的黄芊芊、林丽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楠、香港科技大学的熙文等4位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入选2017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微信图片_2018011218542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等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女科学家颁奖。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杰主持颁奖典礼。

怀进鹏代表主办单位讲话。他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亲切关怀广大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党的十九大更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宝贵历史机遇和崭新空间。

怀进鹏说,在我国科技创新的伟大征程中,3600多万女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重大、前沿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同时,当前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还存在“高位缺席”现象,在高层次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中,越往象牙塔的顶端,女性越少。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800名院士中女性仅占6%,中国工程院877名院士中女性仅占5.1%,这表明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作为唯一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奖项,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设立14年来,共有124位优秀女科技工作者或侧殊荣,涌现出谢毅、于吉红、曹晓风和黄如等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代表。希望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以她们为榜样,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微信图片_20180112185437

据《“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状况调查》显示,获此荣誉的青年女科学家不仅具备优秀的科研水平、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同时富有爱党爱国情怀,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精彩的生活,在她们身上鲜明地体现着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细腻、严谨和韧性等特质。获奖的青年女科学家所树立的榜样形象,不仅对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产生了积极作用,更推动了社会公众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观念改变。

关于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诞生于1998年,由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创立,旨在全球范围内彰显女性在科学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表彰卓越女科学家并激励青年人才。19年来,该计划始终致力于支持处于科研事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女性,至今已有来自115个国家的超过2820名女科学家获得表彰,包括97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得主和2723位奖学金获得者,其中2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得主后来赢得了诺贝尔奖。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到基因解密、从研究疾病治疗到探索浩瀚宇宙,这些杰出的女性奉献着自己的人生,以推动知识的进步、丰富人性的内涵。

关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是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每年评选10位在基础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其中,至少有1名(不限于1名)来自西部地区,并向每人颁发奖金10万元人民币。14年来,共有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24位女性获得此项殊荣,以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女性投身科学。该奖项在中国科学界的权威地位也得到广泛认可。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