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调查暨研究文集出版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7年5月9日,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中国妇女杂志社在北京共同召开“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调查暨研究文集出版发布会。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发布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妇女杂志社开展了“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调查。这次调查,用了3个月的时间,5易其稿完成了调查问卷设计。顾秀莲说:“我很赞同他们开展的这项有意义的调查,也很赞赏他们这种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今天‘好母亲传承好家风’的调研成果即将正式发布,并且也作为文集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正式出版,非常可喜可贺。我向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妇女杂志社,以及中国妇女出版社的同志们表示祝贺!”
顾秀莲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是天下之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全社会提出的殷切期望。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家庭美德,是新时期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优良家风家训的汇集与广泛传颂,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的题中应有之义。“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课题的调查、研究及文集的出版,正是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这个调查和文集,不仅有详实科学的调查数据分析,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专论,也有感人的母亲故事,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本文集一定会帮助女性充分认识自身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所肩负的独特责任,也一定会以母亲特有的故事感动读者、感动社会。”
顾秀莲强调:“综观历史,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好家风是代代相传的典籍家训,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看到,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社会生活中各种思潮,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每个家庭中,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社会的社会现象,如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拜金主义的人生目标以及公德意识的缺失,等等,不仅直接影响了良好家风的传承,也必然会影响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传承良好家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提高母亲素质,是传承好家风的重要方面。对此,政府有责任,媒体有责任,专业部门和学术研究性社会团体也有责任。希望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妇女杂志社的同志们,把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时代发展中的家风文化传承,不断发现家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扩大家风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展家风研究的领域,不断深化家风研究的课题,不断创新好家风的宣传手段,在以往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原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洪天慧对“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调查”的主要结论进行发布。
洪天慧说:“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中国妇女杂志社共同开展了“好母亲传承好家风问卷调查”。这一调查是2015年《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的深入和延展。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87.0%的被调查者认为母亲在家风传承中起到的作用最大。为了进一步了解母亲在传承中国好家风中的作用、面临的困难及需要的帮助,开展了这项调查。本次调查由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负责实施。”
洪天慧会长介绍了本次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被调查女性平均年龄35.8岁。初婚和再婚的,占93.0%;离异/丧偶后单身的,占7.0%。95.7%有孩子,其中有1个孩子的,占74.2%;有2个孩子的,占18.6%;有3~6个孩子的,占2.8%。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8.1%;高中学历的,占21.8%。企业员工占30.7%,事业单位人员占27.7%,自由职业/自主创业者占20.2%,公务员占9.8%,全职主妇占6.5%,退休/其他人员占5.1%。18岁前生活在大城市的,占36.4%;18岁前生活在中小型城市的,占23.2%;18岁前生活在小城镇的,占22.5%;18岁前生活在农村的,占17.9%。在被调查者家庭中,3人共同居住的,占41.7%;4~5人共同居住的,占40.5%; 6~10人共同居住的,占7.3%;1~2人的,占10.6%;共同居住的平均为3.7人。”
洪天慧会长对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作了发布。
她首先对被调查者的母亲进行家风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发布。她说:被调查者的母亲进行家风教育的内容,更看重诚实、节俭、本分等传统价值观。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不撒谎不骗人,老实人不吃亏”(68.6%);“不浪费东西,不糟蹋粮食”(66.7%);“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吃亏是福”(57.6%);“一家人要互相帮衬,兄弟姐妹要团结一心”(56.2%);“听老师的话,不跟大人顶嘴”(40.6%)。
被调查者的母亲进行家风教育的方法以正面引导为主。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妈妈自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56.7%);“教育我要读书、明理”(49.0%);“在我犯错误受责罚时,会讲清道理”(44.5%);排在第4~第6位的是:“经常鼓励和夸奖我”(41.0%);“经常用别的孩子做楷模和我作对比”(31.3%);“在我犯错误的时候,打骂或恐吓我”(13.4%)。
被调查者对母亲进行家风教育的评价:69.7%的被调查者对母亲家风教育的评价是:“潜移默化为我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位居第一;“让我受益终身”(60.8%),居第二位;“有些内容过时了”(22.2%),居第三位;“有些教育方式让我反感、抗拒”(20.1%),居第四位;“在我的记忆中,没有感觉到妈妈对我进行过家风方面的教育”(15.0%),居第五位。
洪天慧会长对被调查者对孩子进行家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发布。
她说,被调查者对孩子进行家风教育的内容既有传统美德也有时代特色,排在前五位的是:“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撒谎”(78.0%);“要孝敬长辈,对人谦和有礼”(70.6%);“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51.2%);“有钱也不能大手大脚,要勤俭节约,节约资源”(45.8%);“做人要正直清白,不能昧着良心挣钱” (43.4%)。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孩子进行家风教育的方法,“言传”与“身教”并重。按比例从高到低的排序是:“自己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68.1%);“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68.1%);“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进行鼓励和夸奖”(56.7%);“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的经典书籍,教育孩子要读书、明理”(30.4%);“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批评或惩罚”(21.9%);“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打骂或恐吓”(5.1%)。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获取家风教育信息的方式是:
“通过与同龄人之间的自发交流”(63.9%); “自己读书、看报、学习”(58.4%); “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手段”(46.5%); “向长辈求教或学习”(37.3%); “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29.6%);“向专业人员咨询或求教”(11.7%)。
洪天慧会长对被调查者对家风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作了发布。她说,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家风教育的效果持肯定态度。51.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进行的家风教育效果“比较好”,11.0%认为“很好”,30.4%认为“一般”,7.1%认为“不太好”“非常不好”或“说不清”。在被调查者中,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18岁之前在大城市生活的女性,对家风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较高。
洪天慧会长在发布中说,当代好母亲的标准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被调查者认可的当代好母亲的8条标准是:第一,“陪伴孩子快乐成长”(75.7%);第二,“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67.5%);第三,“是孩子做人做事的榜样”(57.2%);第四,“明是非,守法纪,有公德”(51.1%);第五,“经济独立、人格独立”(44.9%);第六,“孝女、贤妻、慈母、善邻”(38.0%);第七,“善于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平等的人际关系”(35.3%);第八,“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生活”(27.4%)。
洪天慧会长说,调查结果显示,作为母亲,在家风教育中做得好的方面,68.8%的被调查者“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能主动引导孩子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51.6%的被调查者“能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46.9%的被调查者“能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44.7%的被调查者“愿意思考和尝试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而不仅仅是一味地强制和灌输”;34.3%的被调查者“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增强自身道德修养,跟上时代步伐”。
作为母亲,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家风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五方面:59.4%的被调查者“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不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34.8%的被调查者“对孩子的事务过于包办、代办,导致孩子的独立性不强”;33.6%的被调查者“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忽略了其他家庭成员的感受和长幼秩序”;26.5%的被调查者“过于强调对孩子个性的保护,缺少对孩子公共道德意识的培养”;26.2%的被调查者“每天忙于工作和生活,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对于被调查者是否是称职的母亲,洪天慧会长在发布中说,调查结果显示,60.4%的被调查者认为,作为母亲自己是“称职”的,其中,5.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非常称职”,54.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比较称职”;33.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一般”;6.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太称职”或“不称职”。在被调查者中,公务员、高学历者、高收入者、18岁之前生活在大城市者认为自己是称职母亲的比例高。
洪天慧会长说,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家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偏重于生活照料和智力开发,忽略家风教育和行为养成”(53.9%);“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家风建设效果产生负面影响”(46.2%);“注重孩子个性培养,不注重与人相处中的谦让”(45.1%);“家风教育中,往往只强调妈妈的作用,忽视了爸爸的责任”(38.7%)。
被调查者希望得到家风教育的帮助,调查结果显示: 68.0%的被调查者希望掌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家风教育的有效方法”;47.8%的被调查者希望得到“对孩子进行家风教育的具体材料或案例”;37.5%的被调查者希望“了解家风教育的核心内容”;36.7%的被调查者希望得到“老少咸宜的关于家风传承方面的视频、音频资料”;35.1%的被调查者希望“专业人员针对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或帮助”。
被调查者希望得到家风教育帮助的方式依次是:“学校或教育机构组织的公益服务”(50.8%);“网络新媒体(微信、微博等)”(45.6%);“培养孩子道德修养的电视广播节目”(42.8%);“家风教育类的书籍杂志”(42.7%); “社区组织的讲座交流活动”(35.3%);“权威、通俗的家风教育宣传册”(23.5%)。
洪天慧会长发布了本次调查提出的五条建议:“第一,提高母亲素质,为传承好家风奠定基础;第二,与时俱进,传承和发展当代中国好家风的核心内容;第三,有关部门应当推出适宜广大群众阅读和便于传播的家风教育读本和视频资料;第四,进一步关注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家庭母亲的困难和需求,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服务;第五,提高全体家庭成员对家风教育的共识,特别要发挥父亲在家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洪天慧会长说:“本次调查不仅对两代母亲的家风教育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呈现出了代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还有大量的交叉分析数据,呈现出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收入、18岁前生活在不同地方的被调查女性,在家风教育与传承中各自的特点和差异。这些数据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展家风建设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人群进行家风教育和传承方面的分类指导、为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服务,提供了第一手参考数据。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详细的对比分析数据和交叉分析数据,收入在《好母亲传承好家风》文集中。”
《好母亲传承好家风》一书,是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继2016年出版《中国好家风调查与研究》一书后,编辑出版的第二本研究文集。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总编辑程孟辉发表了以《让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世代传承——读<好母亲传承好家风>》为题的讲话。在讲话中他高度评价了《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这本书。
程孟辉介绍说:“《好母亲传承好家风》全书共收文章36篇,其中本书的主体内容作者31位,他们在不同的年龄层次,分别来自我国各个不同的界别和领域,从事不同的职业。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和元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有共和国的部长、有著名的作家、教授、知名学者、影视明星、企业家和新闻传媒工作者以及其他业界代表等,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角度讲述他们心中‘母亲的故事’”。
程孟辉说:“《好母亲传承好家风》,作者无论年纪大小、无论职位高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均以儿女的身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感受讲述他们心中母亲的故事。本书主旨明确,主题鲜明。书名本身,顾名思义就已经将全书的核心内容作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这一主题所含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就是‘母亲’和‘家风’。二者既是各自独立的概念,同时又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关于‘母亲’和‘家风’,既是一个现代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话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家风,就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家庭家风的形成都是建立在这个家庭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家训、家规基础之上的。借用我们当今流行的现代说法,家训就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就是家庭的基本法。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家风,本质上就是指一个家庭的家族子孙世世代代恪守祖传沿袭下来的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这种带有家庭个性特征的家庭文化乃是家族世代沿袭、累积和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是每个家庭成员为之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基础和源泉,同时也是每个家庭成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石。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铭刻在我们心灵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程孟辉在讲话中列举了朱德总司令、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老舍先生、田永清将军、影视界新星陈坤、佟大为等人撰写的有关母亲的感人故事。
程孟辉最后说:“《好母亲传承好家风》所收的文章大多堪称上乘之作,不乏真实、生动,富有情感,有的文章内容极具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强烈的心灵震撼。我也在仔细审读这些优秀佳作的过程中深受教益和启迪,并被故事中的情感所屡屡感动。”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政委田永清发言的题目是《深刻领会积极践行习总书记关于三个关注的重要指示》。北京唐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曼曼发言的题目是《成功或不成功的女性都可以颠覆儿媳妇的负面形象》。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湘景主持发布会。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部分常务理事、理事,中国妇女杂志社、全国妇联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中央和在京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