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影岁月长,情暖普法路

巾帼风采 2024-04-23 17:51:17

20世纪70年代,郭建华被老人们称为“放电影的好闺女”;20世纪90年代,她被乡亲们称为“放电影的好妈妈”;如今,她被孩子们称为“放电影的老奶奶”。

image.png

郭建华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

她是连任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农村女电影放映员。她的经历曾被改编成电影《放映路上》,一块银幕,陪伴她从青春走过花甲、走进古稀,在坚守光影岁月的过程中,她成为一名基层普法义务宣传员,她就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建华。

“大半辈子过去了,回头看看,我的人生道路是一部部电影摞起来的……”伴着浓浓乡音,郭建华向记者讲述了她的人生故事:有她与电影“共舞”近半个世纪的情缘;有她在放映路上的普法牵挂;更有她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的不变初心。

放映路上,留下最好的时光

当夜幕降临,繁星初露,村民们搬着凳子,拿着扇子,背着孩子,沿着乡间的小路赶到打麦场。大家坐在雪白的幕布下,幕布上出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是20世纪70年代在农村放映露天电影的火爆场景。

1973年,国家招收第一批女电影放映员,得知自己所在的县城需要三名放映员,郭建华便前去应聘。面试的老师看到她后摇了摇头:“你又瘦又小,怎么搬得动机器。”她却表示:“我体力好,让我试一下吧。”当晚去农村放电影,郭建华带了四部胶片,跑得比男放映员都快。从此,放映场上多了一名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女放映员。

郭建华回忆说:“农村女孩子能成为放映员,那是光荣的职业。”她和同事们用平板车拉着三百多斤重的放映设备和各自的行李,一晚上走几十里泥土路,跑3个村,放6场电影,直到天亮,这都是常有的事。从1973年到1993年,郭建华为父老乡亲放映1.3万多场电影。在那个年代,看一场露天电影是享受,听说哪里要放电影,附近的村民都会赶着去看。“有的爬上大树,有的站上墙头,人多时银幕后也站满了人。”

在郭建华看来,那段日子是她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她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放映电影给百姓带去的快乐。不管放映场多拥挤,只要她一到场,乡亲们会让出一条路,还有村里年岁大的老人,捧着盘子给她送花生。当扭开放映机开关,里面的电影胶盘便开始旋转,镜头里随即射出光束,幕布上出现了光影……村民们发出阵阵欢呼,又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开始沉浸在电影情节之中。

“电影市场红火的时候,我是一名放映员;电影市场不景气了,我不能当逃兵。”20世纪90年代,受多方因素影响,农村电影放映市场开始走下坡路,不少电影公司相继关门。这时,郭建华所在的单位也面临倒闭。不过,她却没有想过转行。城里有大大小小的录像厅,农村还缺少一方小银幕。为了能继续给农民放映电影,她接管了原单位,成为河南省原开封县(2014年撤县改为祥符区)电影公司经理。她开始走村串乡开发农村市场,寻找盈利点,一边努力让电影公司活下来,牌子不改队伍不散,一边坚持走在乡间的放映路上。

电影普法,一个都不能少

“我生活在基层,整天与村民们打交道。见到有些人因不懂法而做错事,最后受到法律制裁而悔恨,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知识,也熟悉什么样的普法方式他们最容易接受。”郭建华这样说道。

《少年犯》是早年的一部普法影片,讲述了几名失足少年在少年犯管教所改过自新的故事。当时,这部电影在农村巡回放了150多场,每场都会有观众跟着影片情节一起落泪。在一次放映中,郭建华看到有一位老人在影片散场后仍不停地伤心流泪,不肯离开。她上前询问,老人擦着眼泪说:“你们为啥不早点来放这个影片,要是早几年,我儿子可能就不会进监狱了。”

原来,老人的儿子小时候偷东西,开始只是到地里偷点花生、红薯,老人当时觉得孩子聪明,有办法不让自己饿着。后来,孩子越偷胆子越大,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老人后悔自己不懂法律,没能及时教育孩子。

老人的话触动了郭建华,此后,她开始有意挑选有警示教育意义的普法类影片给村民们放映。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通过描写农村妇女秋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这对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红绿灯下》是一部宣传道路交通法的影片。一次,放映开始不久,一个年轻人拿着板凳往银幕前走,突然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站起身喊道:“叔叔赶快停下来!”年轻人问孩子干什么,孩子认真地说:“红灯停绿灯行,你就不能再往前走了,再走就违法了。”孩子的话引得满场村民大笑。禁毒电影《纸飞机》在农村学校放映之后,郭建华收到多封孩子们的来信,感谢她带来精彩影片,同时记住了毒品的危害,纷纷表示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更另人感动的是,开封的一名学生看完《纸飞机》后,写了影片观后感参加演讲比赛,并获了奖。此后,这名学生还受邀参加了横店国际儿童电影节,为《纸飞机》的导演江平和主演娜仁花献上礼物。

郭建华尝试拍摄普法电影,并与祥符区检察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郭建华的建议下,祥符区检察院拍摄了一部预防职务犯罪的微电影《脚步》,随后又编排微电影《花季的迷茫》《血的代价》《原来可以这样的》《剧说包拯说案》,将学生们身边发生的甚至亲身经历的故事融入剧中,在生动的演绎中输送法律知识。

为了达到全覆盖的宣传效果,郭建华在播放法治宣传片时,调动公司的百余名放映员,在河南省100余个放映点同时段放映同一部普法影片。据了解,祥符区检察院通过微电影、检察建议等形式,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职务犯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利用电影声情并茂的优势,让群众在看电影娱乐的同时学法,是双赢的效果。”55岁那年,郭建华成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在围绕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普法宣传、做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高质量建议。

普法需要有阵地,应当壮大社会普法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开展普法志愿服务。2017年,郭建华与祥符区检察院合作,在白庄村建立基层普法基地,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试验田。检察干警通过以案释法和典型案例解读,针对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及时开展普法。如今的白庄村,不仅文化广场上建有法治教育宣传电影放映点、普法宣传板,“小手拉大手”普法宣传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image.png

郭建华带领孩子们重温雷锋故事

用心履职,助力乡村振兴

郭建华希望法治宣传片和科教片源源不断地在农村放映,声情并茂地给农村百姓带去法律知识和好收成。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她拍摄了微电影《一路同行》。拍这个片子是考虑到社会劳动保障与每一个人相关,人人参保已经从县城普及到了农村。参保究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医疗、工伤、养老等问题,怎样实现依法保障?好的政策和法律,让农村百姓越早知道越好。

微电影《保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宣传的是水污染防治法的内容。在村里放映后,人们对片中介绍的水污染状况感到震惊。不少村民看完这个片子议论纷纷,大家认识到以后养猪、养鸡、养牛的污水得管起来,流到河里就违法了。

开封盛产花生,为了让农民种好花生,获得更好的收成,郭建华筹措资金,联合河南省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我国首部农村轻喜剧科教电影《咱家花生好收成》。西姜寨乡村民李永乐原本和小姐妹们一起在外打工,回村时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她决定辞掉城里的工作返乡创业。李永乐找到郭建华,在郭建华的建议下,在时任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青年创业团队,调研当地农产品,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从最初单一的花生产品延伸到了当地所有的特色农产品,李永乐还设计了一系列花生文创,带动了当地多家花生老作坊。如今,西姜寨的五香花生不仅卖出了开封,也卖出了河南,而李永乐的事迹多次被中央和地方媒体宣传报道。

“送来米,送来面,不如送部科技片。”祥符区农民亲切地称科技电影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黄河水浇灌+科技兴农,祥符区地膜花生增产一倍,该区花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保护面积达50万亩,花生价格也翻了一番,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作为连任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近些年郭建华都会带上乡亲们种植的优质花生参加全国两会。“我不仅要给农民放好电影,还要帮助农民销售好花生。”郭建华说,她将呼吁更多人帮助农民拉长花生产业链条,打造国际国内消费市场,给祥符区的好花生找个“好婆家”,让农民靠种植花生致富。

今年是郭建华第17次参加全国两会,她提出《关于创新法治文艺精品生产机制的建议》。在她看来,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引入优势文化资源,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一线,参与法治题材艺术采风实践,引导创作更多反映法治工作、法治生活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要注重开发已经向社会公布的典型案例进入影视剧创作环节,用影视作品向广大群众以案释法,发挥二次传播或多轮传播的效应。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题材作品的影视化,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普法宣传作用。

郭建华希望,电影人要紧盯社会热点、围绕敏感话题、纾解民生困惑,多做凝心聚力、打气鼓劲的工作,多创作优秀的普法作品。法律的权威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而电影能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比如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就是通过一起起案件,为观众展现了刑法法律知识,强调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以及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作用,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平正义和法治建设的思考和讨论。

青丝变白发,郭建华一路见证了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市场的变迁。放映的交通工具从板车变成了汽车,放映片源从黑白变成了彩色,放映设备从胶片电影机变成了数字电影机,放映场所由打麦场变成了文化广场和院线。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郭建华又一次强调:“我这一辈子和电影分不开了,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会继续到农村放映电影,给村民们送去欢乐、送去法律知识、送去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