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领驿家,妇联给你一片心灵港湾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白俊霞
妇联直播间 2012-03-19 11:46:00

上海市妇联主席张丽丽(右二)参观白领驿家

 

2005年7月的上海,闷热的天气让人格外烦躁,一位在凯迪克大厦工作的女经理从高层跳楼自杀。事后人们才得知,这位女经理患有严重的忧郁症。人们常常羡慕这些在高档写字楼工作的女白领,觉得她们时尚靓丽、薪水丰厚,却不知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很多女白领身心俱疲。
    这件事也引起了上海市妇联的关注。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白领人群的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都很高,对生活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那么,她们对妇联工作有着怎样的需求,妇联应该如何延展对白领人群的服务领域?这是妇联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尝试。
    于是,妇联的工作人员走进写字楼,耐心地倾听白领女性的心声,受到了普遍欢迎。2010年,上海市妇联正式建立白领驿家,为白领人群开辟出一片心灵港湾,把服务延伸到职场,用沟通直达内心。面对妇联的心理咨询师,白领们畅所欲言,有人倾诉被上司批评后沮丧的心情,有人讲述和同事难以合作的苦恼……几年来,众多女性在妇联的帮助下释放了压力,获得了心灵的休憩和宁静。

 

白领深度抑郁,妇联临危施救
    赵琳来自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工人,妈妈从纺织厂下岗后就待在家里。赵琳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赵琳也不负重望,在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复旦大学。在校期间,赵琳年年都能拿到奖学金,还在各种竞赛中获得多项奖励。为了早日工作,减轻家庭的负担,她放弃了保研的机会。2008年毕业时,凭借优良的成绩,多家公司准备录用她,最终她选择了位于静安区的一家500强公司。
    赵琳只是本科学历,在人才济济的公司里并不起眼。从小就被称赞包围的赵琳感到了落差,特别是有些同事的家庭条件优越,服饰都是名牌,出入都有汽车,更让她有一些自卑。于是,她就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在工作上,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上司很赏识赵琳,常常在公开场合表扬她。然而,这也招来了同事的嫉妒,有些同事不仅常常说风凉话,甚至故意不配合她的工作。越是这样,她越要把工作干好,好几次因为工作的事她和同事发生了矛盾。渐渐地,赵琳发觉自己在公司没人缘,甚至产生了被孤立的感觉。
    对于这一点,赵琳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工作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什么同事还是不认可她?有时候她认为,是自己太优秀了,其他同事在嫉妒她;而有的时候她又觉得,是因为自己家庭不好,再怎么努力同事也看不起她……她纠结于自负和自卑的情绪中,不知不觉陷入了深度抑郁中,而她对此并没有察觉。
    2011年7月,上司交给赵琳好几项重要的工作,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这时,她想到了妇联经常来写字楼里作心理讲座,不如把自己的问题告诉妇联,看看会不会有帮助。收到她的求助信息后,妇联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跟她面谈。
    尽管在面谈的过程中,赵琳表现得漫不经心,常常说只有一点压力,但心理咨询师还是从她的叙述中敏锐地察觉到,她已经患上了狂躁型抑郁。赵琳说,她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跑到写字楼顶层的卫生间,大吼大叫发泄心中的怨气。心理咨询师还从她的父母那里得知,有时候她在家里,会毫无理由地躲在房间里拼命跺脚。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沟通谈话已经不能解决赵琳的问题,必须先用药物抑制住她精神上的不稳定状态。几次面谈之后,赵琳和心理咨询师渐渐亲近起来,心理咨询师就很小心地提出了建议,希望赵琳能吃点药,否则继续发展下去会产生自杀冲动。谁知此话一出,赵琳就变了脸,摔门离开了咨询室。随后,心理咨询师多次和赵琳联系,希望她能继续治疗,都被她拒绝。
    直到11月的一天晚上,心理咨询师突然接到赵琳的短信:“我觉得你说的可能是对的。我想死。”这条短信让心理咨询师心中一惊,多年的经验让她意识到这是赵琳的“求救”信号。
    心理咨询师拨打赵琳的电话,却被拒绝接听,只能通过短信和赵琳聊天。得知赵琳跟随上司在外地出差后,心理咨询师一边开导赵琳,一边联系赵琳的公司,从公司的主管领导一层层地联系到赵琳的上司。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彻夜劝说,赵琳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与此同时,赵琳的上司也了解到现在的情况,承诺一定会照看好赵琳,尽快带赵琳回上海。
    两天之后,上司带着赵琳一回到上海,就送她去了医院。经过医生诊断,赵琳必须住院治疗。经过半个多月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后,赵琳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后继的心理恢复仍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妇联的努力下,赵琳的公司也承诺,只要她的抑郁症状彻底消除,公司非常欢迎她回来继续工作。

上海市静安区妇联“白玉兰开心家园”心理咨询工作室成立

 

公务员忧虑缠身,妇联化解心结
    除了一对一的心理救助,妇联的心理咨询师还经常深入到写字楼和社区中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后,划分成不同的心理状况,再把同一类型的组织起来进行团体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这些人说出各自的问题,不仅能获得心理咨询师的指点,还因为大家有相似的问题能互相开导。
    在2010年底的一次团体治疗中,女公务员张倩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很多人眼里,公务员是个铁饭碗,不用面对公司中的激烈竞争,为什么也会有压力呢?听完张倩的叙述,大家才明白,其实公务员在工作中面对的压力并不比别人小。
    张倩是一位年轻的公务员,2009年底刚生了宝宝。2010年上海要举办世博会,每个部门都缺少人手,她还没休完产假就上班了。她被抽调到世博园,开始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要到世博园,回到家时常常已是深夜。看着熟睡中的宝宝,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只能轻轻地亲一下宝宝表达爱意。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后,张倩主要负责志愿者的协调工作。天气越来越热,参观者越来越多,志愿者不仅身体很疲劳,精神上也有些焦躁。这个时候,张倩就需要及时调整志愿者的岗位,让身体不适的志愿者休息,还要开导志愿者平复他们的心情。
    有些时候,年轻的志愿者做事不是很成熟,会和参观者发生矛盾。张倩就要出面协调,保证参观者满意离开,还要及时总结经验告诉志愿者,避免下次再发生同样的问题。直到10月31日世博会结束,张倩的神经每天都绷得紧紧的。
    结束了世博会的工作,张倩紧绷的神经还没得到缓解,11月15日静安区的教师公寓又发生了重大火灾,她被派去负责善后工作。这一次,她面对的是死者家属,负责抚慰家属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张倩要给家属们通告死讯。面对亲人的离世,很多家属把满腔怨气发泄在张倩身上,她只能默默忍受。
    有一个家庭同时失去了媳妇和孙子,想到和自己的宝宝一样大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张倩怎么也没法张口说出来。面对那些焦急等待消息的家属,她不知怎么扑通就跪了下来,满面泪水地通报了死讯,和家属们抱头痛哭。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倩每天面对的就是死亡和悲伤,心里面盘旋着挥之不去的忧虑。与此同时,她的身体健康也出现了问题,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每天都睡不好。她夜里经常会做噩梦,有时会从叫声中惊醒,家人都不敢让宝宝跟她睡。
    张倩倾诉完自己的忧虑,参加治疗的白领才知道,每一件盛事后面都有公务员的默默付出,每一场危机的平稳度过也离不开公务员的支撑。她们真诚地安慰和开导张倩,还纷纷给张倩出主意,比如多听轻松的音乐,去美容院做按摩等。
    在团体治疗前的心理测评中,心理咨询师就了解到张倩属于中性心理,不会轻易走上悲观绝望的道路。从张倩的讲述中也不难看出,她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一遍遍地解释,最需要的其实是别人的理解。当天的治疗中,有些白领在现场安慰了她,帮助她解除了烦恼和忧虑。经过几个小时的治疗,张倩的脸上浮现出轻松的表情,还开玩笑说:“今天晚上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这一次的团体治疗,也让妇联发现了压在公务员心里的重担。于是,妇联就向有关部门写了建议书,建议对于承担了重要工作任务的公务员,在工作完成后,应该过一段时间再给予新任务,让他们紧绷的神经能得到放松。否则的话,连续承担重要工作任务,会让人的神经始终保持在高度紧张状态,很容易出现问题。
    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妇联积累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并于2010年在写字楼里正式开办了白领驿家,为白领提供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在内的更多服务。白领驿家的工作人员肖素华介绍说,在凯迪克大厦里有妇联的一个“心灵咖吧”,环境优雅舒适,是很多白领释放压力、排解忧愁的小天地。在那里,白领们的“心结”就像一粒粒咖啡豆,心理咨询师帮她们慢慢碾碎“心结”,带她们走出苦涩,畅享人生的醇香和美味。

白领驿家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