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呼救,警察为孩子“追捕”爹妈
看着可怜的孙子孙女,巫祝英盼望儿子归来
2011年12月1日上午,广东省惠东县大岭镇妇联的工作人员再次拨通了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名叫巫祝英的老人,她在电话中向妇联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家里最近的情况:孙子、孙女都去幼儿园了,儿媳在家里接一些零散的手工活,儿子何勇军也正在本地忙着找工作。
然而,就在一个月之前,巫祝英的家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儿子和儿媳在多次吵架后都离家出走了,她一个人带着孙子、孙女无依无靠,常常是吃了上顿饭要愁下顿饭。无奈之下,巫祝英只好向媒体求助。于是,很多素不相识的热心人向这一家人伸出了援手。
同居生子,年轻父母先后离家
巫祝英一家人的故事还要从2004年初说起,那一年儿子何勇军24岁,在大岭镇的一家工厂里打工。在工厂里他认识了吴爱芳。两人在多次接触后,互生好感,并确定了恋爱关系。
见儿子有了心仪的对象,巫祝英满心欢喜,并劝儿子早日成家。然而,何勇军和吴爱芳并不急着谈婚论嫁,而是开始了同居生活。
到了2007年的春天,吴爱芳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为了照顾孩子,她辞去了工作。起初,何勇军和吴爱芳还计划着登记结婚,给孩子们上户口。可随着家里人口多,收入少,生活条件每况愈下,何勇军和吴爱芳开始相互埋怨。在何勇军看来,他辛苦养家,可吴爱芳却持家无方,不懂得计划家里的开支。而吴爱芳却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勇军赚的钱太少了,根本不够家里的开销。
就这样,原本恩爱的两人开始在吵闹中生活,何勇军和吴爱芳谁也不再主动提登记结婚的事情。2008年6月的一天,吴爱芳得知自己又有了身孕,因为生活困难,她不打算再要孩子,可是何勇军却求吴爱芳留下这个孩子。吴爱芳知道男友一直希望能有个儿子,便同意了,但同时她也让何勇军保证:如果这一胎不是男孩儿,以后不可以再要求她生儿子。
很快,十个月过去了。吴爱芳不但生了男孩,还是一对双胞胎。两个儿子的到来,给何勇军一家带来了欢乐。巫祝英更是忙前忙后地帮着吴爱芳照顾四个孩子。有了婆婆的帮忙,吴爱芳空闲的时间多了。于是,她开始和邻居们学打麻将,并常因为打麻将很晚回家。渐渐地,不只是何勇军埋怨吴爱芳,巫祝英也有了意见。
2010年的中秋节下午,巫祝英做好了一桌子饭菜,准备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可吴爱芳又去邻居家打麻将了,吃饭前巫祝英让大孙女去叫了三次,吴爱芳才不情愿地回到家中。
回家后,吴爱芳开始埋怨生活条件不好。因为是过节,巫祝英不希望家里吵架,便没理会。可何勇军却忍不住了,他大声地指责女友,年纪轻轻就好吃懒做,既不出去工作也不在家里照顾孩子。而吴爱芳也不示弱,哭着喊着说何勇军变了心,对自己不忠。
当天晚上,吴爱芳收拾了自己的衣服带着大女儿回了父母家。何勇军以为女友只是一时赌气才离家出走的,也没在意。可过了两个月,吴爱芳没了音讯。何勇军去吴爱芳的父母家寻找,对方却搬家了。
吴爱芳不辞而别,打乱了何勇军的生活。在工厂里,他无法安心工作,常常被领导批评。回到家中,三个孩子更是哭着要妈妈。这时,巫祝英也开始埋怨儿子,当初怎么会找吴爱芳这样的女朋友。
每次听到孩子的哭声和母亲的埋怨,何勇军就会从心里怪吴爱芳。“既然她不管这个家,为什么我还要管这个家?”于是,何勇军告诉母亲,他也想离开惠东,出去打工。而巫祝英以为儿子只是随便说说,没往心里去。可谁知在2011年春节过后,何勇军真的去了外地。
就这样,吴爱芳和何勇军将三个孩子留给了没有经济收入的老人。
老人求助,社会各界伸援手
几个月过去了,家里几千元的存款快花光了。巫祝英越发地盼望儿子能回家,或者能寄些钱回来。然而,她依然没有儿子的音讯。2011年10月30日,巫祝英已经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她来到了大岭镇派出所寻求帮助。同时,也有好心的人给她出主意,让她向媒体求助。
第二天,当地媒体报道了“年轻父母先后离家,三个孩子留给老人”。11月2日,惠东县妇联的工作人员在网络上看到了这则报道。在感叹年轻父母不负责任的同时,工作人员发现巫祝英祖孙三人竟居住在本县的大岭镇。于是,工作人员立刻向在外地开会的沈主席汇报了巫祝英的情况。而沈主席也当即表示,妇联要第一时间去了解情况,并为老人提供帮助。
当天上午,惠东县妇联的林副主席给惠东县民政局的领导打了电话,并相约去巫祝英的家里了解情况。通过媒体报道,妇联的工作人员知道巫祝英曾报过警,于是她们从大岭镇派出所那里,找到巫祝英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
下午3点钟,惠东县妇联的李主任和大岭镇妇联的工作人员以及民政局救济股杨股长、救助站刘站长来到了巫祝英的家里。李主任告诉记者,巫祝英的家很干净,但家具不多,客厅里只有一条长凳、一张桌子和一台黑白电视。经过询问,妇联了解到巫祝英的生活近况。巫祝英说,她既没有经济收入,之前也没申请过低保,如果儿子再不回来,她真的不知道怎样继续生活。
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要负担三个孩子的生活,都不容易,更别说是没有收入的老人要养活三个孩子了。于是,救助站刘站长建议巫祝英带着三个孩子搬到当地的“救助站”去住。而巫祝英一听到“救助站”这几个字,就伤心地掉下眼泪。她还自言自语地说:“救助站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没有父母的孩子住的地方。我有儿子,我不想去救助站。”随后,巫祝英还小声地说:“我想儿子,想我的大孙女。”
巫祝英的回答,让在场的人想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回老人的儿子。于是她安慰老人,妇联会尽量联系相关部门找到何勇军。临走之前,惠东县妇联和民政局给巫祝英留下了4000元的救助款。
何勇军去了哪里?怎样才能找回何勇军呢?很快,惠东县妇联向惠东县政府汇报了巫祝英的家庭情况。而惠东县政府也很重视这件事,成立了专案组负责解决此事,要求当地的刑警大队介入,调查何勇军的去向。
11月7日,惠东县刑警大队的两名警员在深圳的富士康找到了何勇军。见两位刑警找自己,何勇军感到很惊讶。为了让何勇军回家,刑警将巫祝英带着三个孩子无依无靠的新闻报道讲给了他听。何勇军没想到家里的事情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而当他得知很多热心人通过媒体给母亲捐钱的时候,更是惭愧地低下了头。
就在刑警大队寻找何勇军的同时,惠东县阳光公益协会也在尝试寻找吴爱芳。公益协会的会长吴北平联络了一些志愿者,通过网络寻找有用的线索。也是在7日那天,公益协会的志愿者找到了吴爱芳的表姐阿钟。在阿钟的帮助下,志愿者们在惠东县城郊的一家酒店里找到了做服务员的吴爱芳,并带着吴爱芳和她的大女儿来到了刑警大队。
惠东县妇联工作人员回访“母亲安居房”援建对象
妇联护航,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11月7日晚上8点多钟,何勇军跟着两名刑警回到了惠东。在刑警大队里,何勇军和吴爱芳见面了,但两人很快又吵了起来。为了做通两人的工作,惠东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妇联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刑警大队。他们将何勇军和吴爱芳带进了不同的房间,分别劝说这对年轻的父母。
可无论工作人员怎样劝说,何勇军和吴爱芳依然不同意一起回家。最后,还是妇联的工作人员提议,分别将两人带回家中,让他们见见孩子们,或许会缓和矛盾。于是,在晚上9点的时候,何勇军返回了他离开大半年的家中。当他走进客厅的时候,三个孩子看他的眼神有些陌生,而巫祝英看到儿子也愣住了。还没等巫祝英反应过来,何勇军便跪在了母亲的面前,请求母亲的原谅。而巫祝英在用力地打了儿子一巴掌后,又搂着儿子流下了眼泪。
又过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将吴爱芳和她的大女儿也带了过来。站在家门口,吴爱芳却迟迟不进去。这时,她的大女儿大声地哭了出来,并拽着吴爱芳的手,说想奶奶了。见女儿流泪,吴爱芳的眼眶也红了。妇联的工作人员在这时将她推进了家门。就这样,分散许久的一家人终于聚齐了。大人们和两个女孩都在默默地抹眼泪,两个双胞胎男孩瞪着大眼睛看着这一幕。
那天晚上,巫祝英家里的灯亮了一夜。在政府和妇联工作人员的劝说下,何勇军和吴爱芳终于和好。他们再次向母亲认了错,巫祝英表示,她只求儿子和吴爱芳以后能安稳地过日子,一起将孩子抚养成人。
尽管年轻的父母回来了,但妇联对孩子们的关心却没停止。11月中旬,妇联的工作人员联系了大岭镇爱丁堡幼儿园,希望四个孩子能去幼儿园。刘园长不但同意让孩子入学,还减免了每年每人4000元的费用。在孩子去幼儿园报到的前一天,何勇军和吴爱芳领取了结婚证。
惠东县妇联的李主任说,现在仍有很多热心的人在关注巫祝英和孩子们的生活,妇联也会全程跟踪孩子们的成长情况。一旦他们的生活再遇到困难,妇联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