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杭州市妇联成功举办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1-07-22 09:11:57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妇联在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举办了“学业适应与心智条件”专项培训,来自杭州市各区县(市)的500余位班主任和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踊跃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力量,接受前沿的科学育儿知识,是老师们做好指导工作的必要准备,也是每年七月杭州市妇联的传统项目。今年五月,杭州市妇联启动了“百万家长走进心理学”系列指导活动,旨在让家长既能通过线下线上直接获得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也能通过老师们得到针对自己孩子成长情况的指导。本次培训,也是推进“百万家长走进心理学”的一次孵化行动。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程黎教授主讲了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不专心有可能是专注力无法集中的问题。目前孩子过于接触电子设备和琳琅满目的玩具,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的形成。注意力是认知能力的基础,认知活动的注意觉醒阶段、信息接收处理阶段、计划决策阶段、执行阶段任何环节能力不足,都会表现为孩子注意力的欠缺。7-11岁是信息发展加工高峰期,因此小学阶段认知能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打造出好的专注力,进入初中后才不会手忙脚乱。



来自中科院心理所的黄育艺老师主讲了孩子的“感统”问题: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简称“感统”。感统能力发展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初级阶段(0-3岁)、中级阶段(3-7岁)、高级阶段(7岁至青春期)。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协调、反应慢、社交能力弱、语言发育迟缓等行为表现,老师和家长就要警惕孩子可能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感统失调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需要家长及时干预,理解和接纳孩子,对孩子进行感统家庭训练或寻求正规机构接受感统训练,在3-13岁的关键期内帮助提升孩子的感统能力。



来自东南大学科学学习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的研究员,教授杨元魁博士,从脑科学的视角介绍了儿童的大脑的基本功能和属性,把脑科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给大家介绍了“儿童时期的毒性压力”与孩子未来成长的相关性问题。让所有家长都明白了家庭环境与氛围是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因素,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孩子大脑发育的一种呈现形式,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


同时杨博士给大家介绍了孩子进入小学时应该具有基本适应能力,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通过杨博士的培训,老师们对如何科学培养孩子,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满满干货的近六个小时“心理学”“脑科学”培训,不但没有使老师们觉得枯燥,反而大呼“过瘾”,三位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对老师们以后的教学工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此次培训活动线下共有720余名老师参加,线上同步开展直播。



小班形式培训的活动在“杭州市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举行”。来自下城区、拱墅区、钱塘和临平区、滨江和萧山区共计240位班主任和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活动。


小班培训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方妍彤、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副所长黄泽军、拱墅区教育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员魏旋。围绕“儿童心智发展与学业适应”主题,三位专家分别从各自的工作实践出发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对儿童出现的异常行为如何识别以及家庭如何有效干预进行指导。四场讲座,医教结合,理论联系实践,针对性强,深受培训学员欢迎。



杭州市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李玉老师,向学员介绍了儿童认知能力不足的典型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测试来判断认知能力的发展状况与后续干预手段,介绍了目前杭州市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与中科院心理所联网的测试设备,并邀请学员进行了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