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绍兴巾帼创 | 一方庭院胜过诗和远方

来源:绍兴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3-23 16:39:43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梅渚村是一座宋代古村,拥有明清、民国建筑30多处,孕育了十番、剪纸、糟烧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去年,梅渚村被列入绍兴市首批乡村振兴先行村。在市县两级妇联的关心指导下,澄潭街道妇联以乡村振兴先行先试为契机,全力打造“花满梅渚”品牌与美丽庭院综合体。在过去的一年里,凝聚妇女力量,累计创建美丽庭院示范带2条,打造美丽庭院精品户127户,把一个个古台门建成了小花园,真正把美丽庭院建在了台门里、融进了景区里、筑进了心田里。

以史为媒,把美丽庭院

打造成古村落文化的鲜活载体


如果说一个庭院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的展示,那么庭院综合体就是一个村庄气质内涵的缩影。澄潭街道妇联围绕宋代古村的定位,坚持建旧如旧、见缝插绿,让美丽庭院与古村原色深度融合。比如奉三台门,原先是村里最不起眼的一个小台门。后来,青年创客张晓玲来到了这里,创办起“泥人家”工作室。她就地取材,将台门里的旧砖瓦收集起来,饰以彩绘,妆点四周,在废弃的老酒坛种下绿萝、凌霄花等绿植,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梅小丫”“新昌妞”……一个个手工的小泥人被她装点在庭院的各个角落里。这样美丽而有趣的庭院在重现古村宋风美学的同时,也为她带去了人气,2021年“泥人家”工作室被评为新昌女性创业基地。

在街道妇联的规划和号召下,还有很多像张晓玲一样的女性,她们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老物件、老农具摇身变成美丽庭院最独特的印记。人们走进庭院,仿佛能听到这个千年古村向我们娓娓诉说那段“梅香千里路,渚岸在心头”的历史。


以诗为意,把美丽庭院

打造成乡村诗意的栖息之地


这几年,梅渚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村子里独特的人间烟火气吸引了各地的游客,梅渚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第二故乡。澄潭街道妇联积极将美丽庭院和文旅产业融合,以花为篱,以诗为墙,坐地观星,品茶听风,把乡愁写进梅渚美丽的庭院里,打造古村落里的诗意庭院,让一个个小而精致的庭院成为了人人都能回得去的故乡。

吴纯纯是村里一名返乡创业的女大学生,她之前在外经营城市书房,颇有成就。在去年回乡探亲的时候,她偶然发现原先的老宅子变成了生意盎然的庭院,敏锐地捕捉到了美丽庭院隐藏的商机。在妇联的牵线搭桥下,她把位于下直街的老宅子翻新改造,建成了“花开的院子”书吧,还利用微信和抖音定期直播,现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吴纯纯的成功不是个例。近几年来,澄潭街道妇联积极探索游在古村、住在民居、吃在农家、赏在庭院的多元化经济增长新路子,更大程度发挥出美丽庭院的经济效益。此外,还通过摸排村中的失独妇女和困难家庭,帮助20余名待业在家的本村女性从事民宿管家、农产品销售等工作。2021年梅渚村服务游客40余万人次,实现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以事为脉,把美丽庭院

打造成乡里乡情的牵引平台


美丽庭院不仅承载了人们对家的美好向往,更是传播良好家风、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因此,美丽庭院的长效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梅渚村通过与村里的妇女代表们多次协商,最终将原本拗口、冗长的村规民约精简为琅琅上口的“古村美丽约定”,倡导村民自觉管好门前屋后,打造“一米花园”。庭院女主人在妇联的号召下,纷纷从自身做起,管好门前屋后,在她们的带动下,家人和其他村民的主动性也被大大激发。

黄沛英退休之后主动请缨,当起了结对指导员。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在村里转一转,提醒乱堆乱放的庭院及时整理,替外出的庭院主人修理庭院的绿植。在她的建议下,街道妇联还设立了“花满梅渚结对日”,引导党员干部和妇女代表每月两次到结对的庭院看一看、走一走。以茶话会的形式,在聊家常的同时,说一说庭院的管理和养护,亮一亮红黑榜。

还有梅渚村的非遗传承人菊香阿姨,今年79岁高龄的她主动认领了位于黄家祠堂的庭院管护工作。除了日常的浇水除草,她还依托自己妇女主任的经验,主动当起了庭院宣讲员,为外来游客讲述梅渚“清白”“崇文”的好家风。她也时不时为村民调解家长里短,从而进一步把梅渚古村的千年家风家训融进美丽庭院中,真正做到“里子”“面子”内外兼修,进一步提升了美丽庭院新质态。

梅渚的美丽庭院是全市众多美丽庭院中的一个缩影,美丽庭院里走出来的一个个美好女性,构成了我们身边最生动的生活画卷。她们向我们传播着美丽信仰:只要播种对生活的热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播种热忱,浇灌美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书写最动人的巾帼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