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抗疫“夫妻档”,他们用并肩战斗诠释小家大爱
连日来在浙江湖州,有这样一组组“逆行夫妻档”坚守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为无数家庭树立榜样。 1 用责任和使命捍卫“大家” 吴苏霞、蒋雪斌都是长兴县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丈夫蒋雪斌于2月16日前往某集中隔离点值守,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妻子吴苏霞也坚守在防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休息时间,放弃照顾孩子,在这场阻击战中并肩逆行、相互打气。 一大早,长兴县中医院中药房主管中药师吴苏霞和同事们就已经忙开了,因为药房刚刚接到任务,需要立即准备1500帖中药抗疫包,封装好送到各隔离点及一线防疫人员手中。白天除了药房门诊配药的工作量,医院核酸检测点也需要医护人员支援。为了不耽误日常工作,吴苏霞和同事们只能利用空余时间来完成中药防疫包的分拣,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成为常态。 吴苏霞的丈夫蒋雪斌是西药房的一名药师,2月16日接到指令到某集中隔离点值守,夫妻俩已一个多月没见面,平时只能通过微信视频以及电话联系,这批中药防疫包正好要送到丈夫所在的集中隔离点,领导专门带上吴苏霞一同前去。中药抗疫包送到时,正好是丈夫出舱的时间。 吴苏霞说,原本3月8日,丈夫完成第一个周期的值守就可以撤离,但湖州织里发现阳性案例后,丈夫接任务要继续值守第二个周期。短暂的相聚很快结束,在依依不舍中夫妻二人继续投身到抗疫中。 不同的岗位,相同的使命,蒋雪斌和吴苏霞是爱人,也是“战友”,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并肩作战,用爱经营“小家”,用责任和使命捍卫“大家”。 2 熊丹丹是一名疾控工作者,2011年进入疾控中心,至今已有11个年头。 自疫情发生后,整个疾控中心的工作节奏立马大幅提速,单位目前有五个小分队,基本上24小时轮轴转。熊丹丹的丈夫王建峰是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得知湖州对口支援的柯坪县历史老师比较急缺,他就主动报名,原本去年支教时间已到期,他又主动申请留了一期。 熊丹丹丈夫王建峰说,每次都说忙,但是她没有说她是怎样忙,有一次的视频通话使得他真切感受到疾控人的奔波忙碌,一直加班到深夜,所以特别有感触。来新疆的这两年时间,正好是疫情持续反复爆发阶段,对老婆、对孩子、对父母的陪伴很欠缺。 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需要父母参加,儿子跟老师说爸爸在新疆很远,妈妈忙疫情请不出假,问老师能不能这次活动不参加。在一次家长会上,熊丹丹从老师那得知后感觉特别心酸。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回过头来可能他也会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肩负的责任。 3 她叫冯颖,是安吉县灵峰派出所的一位女民警。戴上装备、扎起发辫,穿梭在一个个警情中,工作仅一年的她义无反顾地带队前往江苏,将一名嫌疑人成功抓获归案。 刚回所的她还没顾上休息,冯颖便立马投入到疫区庞大复杂的流调工作。她迅速进入战斗模式,力求对确诊病人途经的路段、场所及接触的人员排查见底,为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她跟困倦疲劳作斗争,奋战到凌晨3点,全力以赴用最短时间为社区实现清零贡献力量。 作为“双警”家庭,冯颖的丈夫也奋斗在湖州公安“抗疫”一线,虽然疫情防控的压力让彼此见面的机会更少了,但冯颖说:“只要我们彼此信念一致、目标一致,并肩作战就是最好的陪伴!” 4 “过两天要降温了,我给你带了保暖衣物来,不要冻着了!”3月16日晚,在南浔镇上人瑞路和万顺路口,一对夫妻隔着护栏短暂的碰面后,又迅速投入新的“战场”。他们,就是南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大白”刘延昊和“小蓝”王芳,一对90后小夫妻。 15日凌晨2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南浔中队“一键”启动疫情防控模式,他俩放弃家人团聚,携手并肩,每天奔赴各自的“战场”。 刘延昊是南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动中队的队员,他每天在卡口执勤点进行车辆、人员管控,对进出人员进行排查登记、体温测量,一站就是近10个小时。妻子王芳是南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的一名科员,她每天奋战在疫情相关信息的最前沿,每天主动加班值守到十一二点,关注大数据平台推送下来的各类疫情信息和文件,及时打电话联系有关单位,做好疫情文件的传达和数据报送。 为更好投入工作,他们把3岁的儿子托付给父母,偶尔跟孩子视频,年幼的孩子哭喊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她们内心充满了愧疚,“孩子,等疫情过去,爸爸妈妈一定好好陪陪你”。 只有守护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他们是伴侣也是战友,更是最美“逆行夫妻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