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宁波“她”们并肩前行,日夜奋战!

来源:宁波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4-13 15:31:57

当抗疫的号角吹响,浙江省宁波市各级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女干部们挺身而出、奔赴一线,用坚守和付出展现巾帼风采,成为抗疫路上最美的“逆行者”。


日夜奋战,只为构筑坚强防线


4月以来,海曙区望春街道信谊社区的巾帼志愿者们日夜奋战,构筑疫情防控坚强防线。


巾帼志愿者们为辖区的41家重点场所,以及外来人口聚居区上门送“码”,并详细告知使用说明,加强疫情预警和监测,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性和有效性。

社区妇联还为辖区内行动不便人员,开设核酸检测“绿色通道”。



由于海曙区“三区”范围内需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民警辅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未能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我是党员,我请求去一线为执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海曙公安民警刘继红主动请缨,要求前往“三区”为执勤警力做核酸采样。



十多天下来,刘继红还未曾和家里人说过她在“三区”内采集核酸的事情,“从警30多年了,家里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性质。”她认为这只是她的一项日常工作,没有必要在意,“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女子攻坚队”迸发抗疫“她”力量


4月7日凌晨,鄞州区金桥花园社区新增一例阳性病例,疫情发生后,面对警力紧张、钟公庙派出所的女民警、辅警挺身而出。钟公庙派出所迅速统筹组建起1支由1名女民警带队、15名女辅警组成的“女子冲锋小队”,赴金桥花园社区执行勤务。

48岁的林亚是队伍里最年长的一位大姐,连日来一直驻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风中一站就是12个小时。“您好,请出示一下健康码、行程码,谢谢。”户籍窗口三位辅警孙静、吕彩鸯、王秋霞,白天包揽户籍窗口工作,晚上前往管控区支援。“阿姨,你的物资我们已经帮你放在家门口了,记得领取。”队伍里年轻一些的金彤颖、陈伊玲、童舒宁总是主动承担包括协助配送物资等繁重的工作。刚柔并济,坚韧温暖,是对她们最好的注解。


她们织就流调基础大数据


在鄞州公安分局129名警力组成的流调溯源队伍中,一支女性队伍在发光。芦咏梅、李鹰、陈悦、杨玲波、张燕、耿庆晓、毕信芬,分属重案中队、侦查中心、反诈分中心、扫黑除恶大队、网警大队的她们曾多次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轮疫情中,她们也是当仁不让、冲锋在前。

在智控侦查中心主任刘勇传看来,“这些姐妹从来没有因为性别要求特别照顾,跟男同志一样的,坚守岗位,让我感动。”一条条解决核心数据、线下流调、数据汇总,她们每天沉浸在庞杂的数据中,不断自我加压,力求圆满、快速地完成每一条交办的指令。


她的细致关心

为隔离人员带来“家的温度”


在江北区金港大酒店隔离点,有一名生产完仅一周的妈妈。点长陈雪姐觉得月子里的妈妈需要更多的营养,于是就联系酒店给她提供额外的汤品。有些来自北方的隔离人员吃不惯餐餐大米饭,陈雪姐又联系酒店后勤人员偶尔做些饺子、包子等面食,让隔离人员更好地适应隔离生活。

在隔离点,除了保障隔离人员的一日三餐,还要关注隔离人员的心理健康。在之前的隔离点工作中,一名隔离人员有抑郁倾向,陈雪姐说:“当时她的父母都很担心,但出于防控要求,她必须进行集中隔离,隔离点刚好有心理疏导方面的医生,每天都会电话语音和她聊天,一聊就是40分钟,甚至1小时。”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隔离人员的情绪明显得到了缓解,“之后几天里,她还帮着我们一起给其他隔离人员做心理疏导。”


战疫母女花并肩前行


“请大家千万佩戴好口罩!”这几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茅洋中队副中队长洪宁禧积极参与茅洋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包括高速口防疫执勤、疫苗接种点保障等等。不少人没有养成戴口罩习惯,有些老百姓年纪大,戴口罩不规范,她就贴心地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佩戴。

洪宁禧的母亲董亚月是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贤庠分院医护人员,在象山北高速口负责核酸检测工作。她每一班需要值守8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和时间,董阿姨尽量少喝水,白天忙起来就是几小时连续作业。投身在抗疫一线的每一天,母女俩各司其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守护一方平安。


象山女性谱写抗疫《木兰辞》


象山女性谱写抗疫版《木兰辞》,致敬所有抗疫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