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杭州创新启用“通学路”智能暖心守护儿童安全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5-24 11:03:07

为全面助力浙江省杭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护卫,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落实“双减”工作,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推出创新之举,划出了首条通学路。

这条连接起学校和家的蓝色步行通道中,还加入了独有的智慧元素,给每个学生配备“智能学生卡”,让这条通学路成为家长们心中的安心路。

首条通学路

下午4点,伴随着悦耳动听的放学音乐,奥体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从教室结伴而出,欢声笑语沿着学校前画着蓝线的通道,熟门熟路地走上了放学回家路。

通道的两侧,沿途分布了鲜明的引导标志。路面上,醒目的线条划分出了一条宽约1米的区域,沿途还粘贴了亚运主题、趣味图案、励志文字等,吸引孩子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路上。

这条连接起学校和家的蓝色步行通道,就是高新区(滨江)创新做法、先行先试的首条“通学路”。它以缤纷未来社区的五个小区为起点,沿丹枫路西至丹枫实验小学,东至奥体实验小学,全长约1.5公里的直线道路。

这条路上,孩子们可以选择独立步行上下学,不需要家长接送或陪同。以前上下学高峰时段,校门口人头攒动、车满为患、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的情况,如今也得到了大大改善。

沿街商铺成立“帮帮团”

市民望琳家住在缤纷东院,孩子就读于丹枫实验小学,家校距离约1公里。从上个学期开始,她开始尝试让孩子独立走上下学,她说:“孩子渐渐大了,我们希望培养他的独立能力,但面对放学时门口拥挤的人流、拥堵的车流,一直下不了决心。”

学校附近某食品店的店主傅林芳是“通学路”沿街商铺的志愿者。他和女儿傅燕燕经营店铺已经十三年了,与社区的很多街坊邻居,早已是熟面孔。“放学小孩经过,我们帮忙看一眼,下雨了孩子要躲雨,或者想打个电话,都没问题的!”倪燕燕笑着说:“店里还有雨伞、医药箱、面巾纸,都可以给孩子用。”

每当孩子经过时,路边一家汽车4S店的保安师傅就会放下栏杆,让出门的车辆稍等,待孩子一一安全通过才会放行。一家家店铺,一个个细节,都默默守护着孩子通学路的安全。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一个爱护孩子、保障安全的整体社区环境,那么每个人都是‘家长’和志愿者,孩子的通学路也能更加安全、和谐。”滨江区教育局负责人说。

“云”守护

汪思颖就读的奥体小学与家距离大约600米,走路仅需要8分钟。让她鼓起勇气自己走路上学的,不仅仅是通学路的物理形式,还有每天挂在脖子上的“智能学生卡”。

这块名片大小的设备,就是滨江对接区内高新企业开发的集智能终端、人脸相机、报警按钮等系列软硬件相结合的云看护系统的装置之一。

小小的卡片搭载了定位、通话、紧急报警和报时等功能。孩子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途中,通过电子围栏的方式,定位系统就会开启,精度约20米。家长的手机端就可以实时收到孩子的轨迹信息,孩子安全到达后还会发送通知。轨迹偏离或超出预计时长,均会预警提示。

同时,云看护系统的终端还与通学路沿线的监控、社区综合治理中心连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孩子的去向。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缤纷未来社区共有80余名学生使用通学路上下学。另外,滨江还在钱塘实验小学开展试点,两地约有240名学生独立上学。下一步计划今年在条件成熟的学校和小区之间,再开通多条通学路,让通学路上下学成为常态,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通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