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妇联五项举措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近年来,青海省海西州妇联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州关于乡村振兴部署要求,引导各级妇联组织聚焦全州中心工作,将推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与各项任务有效结合,以五项举措聚拢合力,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在助力三农发展中主动作为、建功立业。
打造“妇”字号品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拓展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大力扶持发展“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妇女手工制品示范基地”“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等各类“妇”字号阵地,深入探索“企业+基地+妇女之家+家庭手工作坊”的运作模式和“江源巧姑进景区”的销售模式,借助援青资源,试点实施行走的“巾帼工坊”妇女手工制品零售车项目,将组织赴浙江省妇联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搭建妇女手工刺绣技艺展示、交流、学习平台,推动德都蒙古民族服饰、藏绣、皮绣等与“青绣”深度融合。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深入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农牧区妇女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巾帼云携手·赋能她经济”直播推介大赛以及“锦都巧姑—手工艺品展示展销会”"春风送岗 妇联有约"等活动,为妇女群众免费提供培训教学、就业推荐、就业追踪等“一条龙”服务。2020年以来,举办手工刺绣、乡村旅游等妇女双创技能培训班18期,培训妇女1100余名,134名从业妇女加入青海省妇女手工制品协会。结合“巾帼兴粮节粮”活动,州妇联执委领题“农村妇女新型农业栽培技术培训项目”,引领广妇女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围绕“强国复兴有我”,突出“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主线,持续深化“三个一百”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等活动,指导各级妇联依托村、社区“妇女之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大力推动农村妇女和家庭带头移风易俗、反对陈规陋习、弘扬诚信文化,积极传播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能量,把广大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
改善人居卫生环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巾帼生态文明行动”,将乡村生态振兴与城乡绿化美化、全民义务植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创建美丽家园示范村”“绿色家庭”等工作结合起来,组建104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凝聚巾帼力量,助力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第34个爱国卫生月、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倡议引导农牧区妇女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产生活方式。今年,推荐申报青海省“美丽家园”示范村5个。
激活基层妇联细胞,助力乡村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村级妇联主席100%进入“两委”班子,全面成立妇女议事会。常态化推进“建设法治海西•巾帼在行动”活动,结合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深入宣传《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力度,全方位做好农村妇女维权服务。利用节点,开展“巾帼暖人心”关爱送温暖活动137次,802人受益,慰问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妇女儿童155人。在376个村(社区)建立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家庭排查登记台账。创建申报村(社区)“省级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4个,招募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28名。持续实施“两癌”患病妇女救助项目,救助患病妇女38名,帮助妇女儿童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不断增强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