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同心”守护幸福,共谱婚姻华章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9-23 14:15:0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纽带。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妇联从加强和改进婚姻家庭辅导方面,着力探索“三同心”婚姻家庭辅导全链条新模式,为和谐婚姻家庭建设提供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培强塑优服务核心,

为婚姻调解挂上“同心锁”

坚持打造一支有热情、有技能、有经验的调解队伍,形成广泛吸纳专业人员、妇联干部、热心群众三个层面,线上、线下开展多样培训,完善动态管理、正向激励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培养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高精专”+“接地气”队伍。主动对接公检法、教育等部门,组建包括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和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才和妇联干部、人民调解员、退休干部、公益爱心人士等14人的精细化专业化志愿辅导队伍,其中专业性人才占比达71%。

二是培育“宣讲家”+“实战派”调解员。采用线上线下“双结合”方式,线上创新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即时性的交流分享,制作关于民法典婚姻知识,婚姻家庭相处技巧等微信30余条,阅读量达2万余次;线下邀请专家、优秀志愿者、调解员开展典型案例、辅导技巧、成功经验宣讲活动,举办婚姻家庭志愿者培训班、幸福婚姻大讲堂等专业讲座,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宣讲活动20余场次。

三是健全“新风采”+“高实效”机制。通过“1+2+N”的共享共联共建模式,寻找公益性社会组织完成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工作策划、志愿者管理,开展“婚姻诊疗”公益服务,面向社会提供婚姻辅导、纠纷调处、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婚姻家庭关系方面的指导帮助,做好婚姻家庭调解员激励工作,对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积极向上推荐荣誉称号,2022年推荐市级最美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3名。

延伸拓宽服务链条,

为幸福婚姻奏出“同心曲”

打破以往仅针对申请离婚的被动式辅导,进一步延伸辅导链条,使婚姻家庭工作覆盖婚姻全链条、全过程、各环节。

一是为爱导航,开展婚前心理辅导。开展择偶、婚育、家庭关系调适等多样性专题活动,引导单身人士树立积极审慎的婚恋观、婚育观、家庭观;面对面的与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宣传经营幸福家庭的重要性,告知每一对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学习夫妻权利和义务、掌握和谐相处的技巧等。

二是为爱续航,进行矛盾疏导调解。作为泰宁县协议离婚登记的一道必经程序,辅导中心针对不同离婚类型,采用不同的调解方式,引导离婚当事人回归理性,避免草率离婚事件的发生,对于每一个不和的家庭,辅导中心不仅是“劝和”,对于夫妻感情确实已破裂,无法劝和,也给予专业的婚姻辅导评估,做到理性分手,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家庭和孩子的伤害。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成立以来调解成功率达72%,2021年离婚率下降28%。

三是为爱护航,预防婚姻家庭隐患。通过开展婚姻家庭问题咨询等形式,在当事人婚姻存续阶段加强心理辅导和服务引导,排除苗头性、隐患性问题;对于确实不可挽回的婚姻,志愿者们也会给当事人一些忠告,避免离婚后互相诋毁、伤害,避免让离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仇恨的种子,努力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阶段,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自成立以来接访婚姻问题850人次,调解辅导182对拟离婚家庭,成功劝和131对家庭,经调解达成和平离婚家庭51对。

织密织牢服务网络,

为婚姻家庭画上“同心圆”

实现辅导站点广覆盖,将工作触角向基层网格、家庭单元延伸,让婚姻家庭辅导“到家庭、在身边”,打造“家门口”服务阵地。

一是三级联动,因地制宜建阵地。县级层面,依托县婚登处设立集法律宣传、维权服务、矛盾调解、跟踪回访等为一体的泰宁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乡镇层面,拓展站点,建设乡镇婚姻家庭调解处9个,成为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基层婚姻辅导重要阵地;村(社区)层面,建成“妹仂·调解微家”、“妹仂·维权微家”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婚姻家庭辅导室,让人民调解员、妇联主席、巾帼志愿者及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作为主力军,成为介入解决身边婚姻问题、调解矛盾的基层窗口,目前已处理50余起。

二是形式多样,部门合力创服务。多部门联合出资,保障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运作工作经费,政法委始终发挥着牵总的作用,建立婚姻家庭辅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每月集中议事不断完善中心运作;发挥妇联“联”的作用,面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建经验丰富的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巾帼志愿者队伍,积极接听妇女维权服务热线,认真接待妇女群众来信来访,对疑难案件慎重对待,认真调查,协助相关部门积极办理,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三是科学评判,“三员三色”树品牌。组建各级“婚姻家庭辅导员”、“春蕾安全员”、农村妇联干部“法律明白人”“三员”队伍,建立“三员”档案,明确工作职责,今年联合司法部门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18场次,参训人员326人;推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红黄蓝”三色工作法,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将“三员三色”工作法作为化解矛盾纠纷助力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不断增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实效,筑牢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