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妇联:建阵地强技能多措并举助推妇女就业创业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妇联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系统谋划、多措并举、有序推进,发挥妇联组织“联”字优势,通过“搭、送、拓、树、维”五项措施,为妇女创业就业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妇联组织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的新路子。 “搭”就业创业平台 持续加强和改进“巾帼乡村就业工厂”的运营管理,有效提升工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巾帼乡村就业工厂”15个,带动就业1000余人。通过“龙头企业+巾帼乡村就业工厂+农户”等模式,多措并举帮助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巾帼乡村就业工厂”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30场次,真正把工厂建成了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温暖之家”。 “送”就业创业技能 县妇联以劳务品牌培训为抓手,以妇女意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灵活调整培训项目,确定中式烹饪、中式面点、美容师、养老护理为主要培训内容。在乡镇、村(社区)设立集中授课点,把培训班办到乡村、技能送到家门口,采取“课堂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知识为抓手,面对面培训,手把手讲解,为妇女群众传授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见效益的实用技术,为稳定就业提供坚实保障。至目前,共培训305人。同时,举办了武威市妇联“巾帼乡村就业工厂”骨干培训班,培训手工艺品制作骨干34人,通过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更多的妇女群众加入到传统非遗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巧手”队伍中,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增收致富。 “拓”就业创业渠道 县妇联立足职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对接县人社局、培训学校、企业等,为学到一技之长的妇女们搭建就业桥,铺好上岗路。扎实开展“春风行动”,通过“1网1号N群”的网络宣传平台,共推出56期企业用工招聘信息,为5000余人提供了就业服务指导。组织优秀的女致富带头人以典型示范带动,使更多的妇女树立敢闯敢干的信念,激励她们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积极创业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充分发挥“巾帼乡村就业工厂”带动作用,以传统手工制作为切入点和重要抓手,重点打造手工地毯编织、服装加工、手工荷包编织等,推动实现一“巧”带多“巧”的手工产业发展新格局,打响打亮手工编织品牌,发展“居家经济”,不断提升家庭收入和幸福指数。同时,鼓励和支持妇女开办网店,通过直播、自媒体等新媒体新模式,大力培育微商网红,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实现妇女灵活就业创业。 “树”就业创业典型 以“巾帼建功”为着力点,有效发挥“妇”字号基地和致富带头人在带动吸纳妇女创业就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县妇女融入巾帼创新创业浪潮。今年,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1个,争取扶持资金3万元;创建市级“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1个、市级“巾帼家政示范基地”1个、命名“古浪县巾帼家政示范基地”1个;推荐上报4个带动性强、运营情况比较好的“巾帼乡村就业工厂”,积极争取扶持资金25万元。通过发挥巾帼示范基地、巾帼家政培训示范基地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家以创建巾帼示范基地为契机,通过吸纳就业、订单收购、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示范带动更多妇女增收致富。 “维”就业创业合法权益 以维护创业就业妇女合法权益为己任,努力做好配套服务,创造良好的妇女就业环境,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帮助外出就业妇女了解有关务工经商、投资创业以及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法定宣传日,广泛开展保障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宣传及资料、手册发放,通过妇联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保障妇女权益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妇女群众对劳务用工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学会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县妇联将继续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妇女就业技能、创业能力,进一步服务妇女、服务家庭、服务社会,让妇女群众手上有技术、就业有岗位,帮助更多的居家妇女增收致富,引领妇女群众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中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