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省普洱市妇联以“四个抓手,四个营造”构建家庭和儿童工作新格局

来源:云南省普洱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04-21 15:17:52

2022年以来,云南省普洱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组织健全、广泛宣传、家庭创建、重点人群为四个抓手,营造良好的工作、舆论、安全、社会四个环境,构建家庭和儿童工作新格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组织健全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市长、公、检、法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普洱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10月8日,市政府颁布实施《普洱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将解决儿童民生问题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将家庭教育工作内容纳入市政府对10个县(区)政府妇女儿童工作进行考核。妇联机构改革后,增设了家庭和儿童工作部,确保了妇联家庭儿童工作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同时根据重点任务要求,市妇联联合10个部门制定了《普洱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组建了普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了普洱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确保家庭教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以广泛宣传为抓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持续推动家庭教育法治化建设,推动将《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纳入普洱市“八五”普法重要任务,抓住家庭教育宣传周、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加强社会宣传和实施监督,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依法规范父母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的行为。及时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知》,组织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共20000余人次开展线上知识问答活动。邀请医学、教育、心理、法律、健康领域的专业老师到机关单位开展家风家教宣讲活动,到学校开展防性侵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2022年以来,全市妇联系统共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50余场6000余人次。

以家庭创建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是举办“习近平走进百姓家”阅读活动和“优良家风代代传”亲子阅读大赛,组织130余户家庭参与,在全市千千万万户家庭中形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推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家风建设。二是配合出台和制定印发了《普洱市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关于深入推进“家健康”专项行动的通知》和《普洱市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方案》等文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把家庭文明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中心工作内容。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健康家庭”“清廉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评选和推荐全国、省、市各级最美家庭60余户,培树健康家庭276户,市级绿色家庭示范户1139户,省级绿色家庭11户,省级清廉家庭12户。在全市首次创新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评选出市级好婆婆30人、好媳妇54人。四是联合市纪委市监委等部门开展“清风润家”清廉家庭创建活动,先后在全市推动部署“五个一”和“七个一”活动,持续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发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家庭文明创建工作充分融合,积极营造清正廉洁家庭和社会氛围。五是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以“家文化”为切入点,在全市44个沿边行政村的484个自然村中,围绕“送家训,让家训蔚然成风”、“晒家训,传扬优良好家风”、“评家训,以典型引领新风”3个方面内容,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家风家教系列活动,引导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以重点人群为抓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扎实开展妇联系统“转作风、大调研、大走访、察妇情、办实事”工作,以“三访四察五送”活动为抓手,推行“网格化+维权”工作模式,推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在全市设立一级网格10个、二级网格103个、三级网格1069个、四级网格1.5万个,明确每层级网格员及工作职责。与市检察院建立保护救助、快速办案、源头预防等9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加强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的惩治打击。制定《婚姻家庭纠纷矛盾化解闭环式管理实施方案》,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七步闭环工作法”,实现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的闭环式管理,目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6件。各级妇联干部走村入户访家庭访妇女儿童,察妇女儿童受教育情况、察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察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情况、察妇联实事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等,将全市留守、残疾、贫困、流动等困境妇女儿童,以及失独、单亲等重点家庭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开展“五送”为民办实事:送健康,加强母婴安全宣传全覆盖,组建母婴安全“月亮”巾帼宣传队113支,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3600余场次;送政策,推出全市首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送法律,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7场次;送关爱,开展“把爱带回家--让孩子健康成长”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742场次,覆盖25000余人,发放春蕾助学款40万元;送技能,举办“我和妈妈学科学”亲子科普比赛。同时,积极创建省级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中心示范点1个,市级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中心示范点10个。2022年,聚焦妇女儿童领域焦点难点问题,针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成果性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参考决策。

下一步,市妇联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家庭建设及家庭教育的相关要求为指引,按照省市妇联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的部署,继续深挖特色,擦亮品牌,积极探索建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上强化合作、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多渠道、多元化服务家庭儿童。二是发挥妇联优势,为少年儿童办实事解忧,持续推进“网格化+维权”工作和“三访四察五送”活动深入,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力度,关注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三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和爱苗行动,不断增强未成年人了解法律界限与自我保护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