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面起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青岛成功入选。青岛市提高标杆,加压奋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面起势。
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青岛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日前,青岛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专班,聚焦儿童发展和民生需求,从政策文件、重点工作、机制建设等三个方面制定了《青岛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专班2023年工作要点》,汇总政策性文件7条、重点工作及活动27条、机制建设1条、实事性项目14条。紧紧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友好”开展工作,提升儿童福祉,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进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社会政策友好方面
制订《青岛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关于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青岛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工作规范》、《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社会支持体系的意见》、《青岛市托育服务专项规则》等,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儿童参与城市社会生活机制、多元力量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
公共服务友好方面
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力争年内开工建设1-2个区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创建一批省、市级托育示范机构,推动落实托育服务奖补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
年内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30所,推动续建完工50所,提供学位约8.2万个,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70所,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脊柱健康和心理健康检查,力争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继续优化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推动向幼儿园延伸,解决部分幼儿离园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的衔接问题。
组建和优化集团化办学工作,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持续提升学前教育公办率、优质率,进一步满足适龄幼儿上公办园、上好园需求;创建第三批全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示范区、示范校
权利保障友好方面
推进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鼓励和督促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提升基础建设、专业设备、人员配置、教学质量、服务功能,整合资源构建“医疗+康复+教育”深度融合服务体系。
全面开展村(居)儿童关爱服务场所建设,按照场所固定、制度健全、服务规范、作用有效的标准,全市打造900处村(居)儿童关爱服务阵地,推动村(居)儿童服务阵地全覆盖。
成长空间友好方面
在符合儿童友好理念要求的现有公园绿地内设置“青岛儿童友好城市”标识,结合山头公园整治、口袋公园建设等,完成儿童友好公园建设20个。
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及设施300处;全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800人;年内新增全民健身站点不少于100处,组织体卫融合公益活动和专家巡讲不低于80场;持续深入推进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推动帆船运动在青岛的普及和发展。
评选示范爱心妈妈小屋、爱心托管驿站和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放大爱心妈妈小屋和爱心托管驿站示范效应;做好职工子女关爱服务,鼓励基层工会组织推动和配合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举办福利性婴幼儿托育服务。
发展环境友好方面
评选推荐新一届全国、省、市级文明校园,开展 “小手拉大手、共创典范城”等品牌创建活动;评选推荐新一届全国、省、市级文明家庭,举办“文明家庭树典范、志愿服务传爱心”活动。
深入开展“儿童友好·幸福家”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儿童友好小记者团、儿童友好调研团,儿童友好成长团。
举办“友好‘童’行 探寻城市密码——儿童友好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苔花绽放 益童陪伴”暑期儿童关爱行动暨第二届“我的城市我做主”儿童职业体验研学营活动,开展“最美家庭”寻找活动,寻找孝老爱亲、书香润家、科学教子等家庭典型,弘扬家庭传统美德;成立“青岛好家风”宣讲团,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举办“书香飘万家”家庭美文诵读比赛,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全新打造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立完善四支专业化队伍,创新开展家庭教育每周沙龙、每月一讲,“新家长·心成长”论坛、公益课堂等活动,命名一批最受家长欢迎的社区“家长学校”。
相关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有效”大文章

索玛花开幸福来!凉山州妇联多点发力助妈妈们无忧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