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打造“巾帼+”模式 激发妇联组织活力发挥“她力量”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07-12 14:45:42

种植园里,大家兴致勃勃,认真工作着。随着赤芍需求量增多,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执委柴洪梅种植产业由灵芝种植继续拓展到赤芍种植,同时带动辖区内困境家庭,尤其是带动家庭妇女们积极参与到特色种植业上来,为建设大兴安岭北麓中心城市尽一份力量。

近年来,根河市妇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打造“巾帼+”模式,团结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在乡村振兴的场面中、在创业就业的浪潮中、在重点工作的发挥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巾帼+妇联执委建设”激发组织活力

根河市25个社区有妇联执委159名,其中23名党支部书记兼任妇联主席,广大妇女参政议政有了新的提升;开设基层妇联执委履职新平台,探索“执委+”工作模式:“执委+心愿清单”,为民解难事;“执委+实事工程”,为民办实事;扩大“联”字范围,增强“联”字时效。为激发执委队伍活力,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7家妇联执委工作室;推动妇联组织向新领域新业态延伸,采取单独建立、联合组建等方式进行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服务覆盖,不断扩大妇联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

“巾帼+妇女之家建设”融入中心工作

积极探索“行走的妇女之家”有效覆盖、高效服务的新机制,努力把妇联组织的工作链条延伸到我市各级各界各领域妇女群众中,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新格局;搭建运营“根河巾帼风采”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妇联执委群、妇女之家群、妇女创业就业群等“两微+N群”新媒体宣传平台,架起了连接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网上“连心桥”,形成融工作、联系、服务为一体的“网上妇女之家”。

“巾帼+产业技能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柴洪梅帮扶助困的事例只是根河凝聚巾帼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23年,在全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依托“全国巾帼文明岗”、“呼伦贝尔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累计开展各类种植技术和手工编织、电商技巧等“妇”字号特色的技能培训28期,参训妇女1000余人次,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建立了“合作社+困境妇女解决一批、社区服务+困境妇女带动一批、女能人+困境妇女引领一批”的“3+1”巾帼创业就业机制,使一大批留守妇女、困境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