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妇联:巧打“四张牌” 做好妇女儿童维权大文章
安顺市妇联坚持把维权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不断强化机制保障、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和维权服务,做实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助力平安安顺、法治安顺建设。 强化机制保障 夯实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基础 今年年初,安顺市妇联制定《2023年安顺市妇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安顺市妇女联合会普法责任清单》,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示,让妇联系统普法任务更明晰、责任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安顺市妇联、市检察联合教育、民政、人社等10个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建立完善安顺市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办法(试行)》,推动救助工作精细化、救助对象精准化、救助效果最优化,联动办理涉困难妇女群体国家司法救助案件60余件,发放救助金20余万元。 安顺市妇联积极推进《关于依法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推进妇女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等制度落实,让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更加有力、更可持续。 妇联工作人员向“绣娘”宣传妇女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强化法治宣传 营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氛围 各级妇联立足实际,联合联动,线上、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助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安顺市妇联以元旦、春节和“春风行动”“三八维权月”“综治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等为契机,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建设法治安顺·巾帼在行动”暨“平安和谐家庭”等法治宣传和讲座160余场(次),发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禁毒防艾等宣传资料和物品14万余份。 “我们联合安顺市委政法委,在安顺交通旅游广播电台打造‘爱安顺·幸福家’专题栏目,持续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巾帼先进典型事迹、家风家训故事及家庭教育理念。今年以来,已播出30余期。”安顺市妇联发展权益部相关负责人刘梅说,安顺市妇联运用农村应急广播“空中小课堂”,持续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拐卖、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让妇女不出家门,就可以学习法律和自我保护知识。通过掌上安顺、瀑乡女等市县级微信公众号,发布法律知识问答、微视频等普法信息400余条(次)。 强化阵地建设 畅通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渠道 紧盯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联合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共同探索联防、联控调解机制,推动乡级婚调机构纳入综治中心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维权工作阵地。安顺市妇联争取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在普定县玉秀街道玉秀社区开展易扶点婚调窗口(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试点建设工作,在关岭自治县开展2023年“建设法治贵州·巾帼在行动”基层法治宣传活动,增强普法宣传力度,延伸维权工作“手臂”。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市、县级婚调委9个,乡级婚调室95个。今年以来,各级婚调机构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000余起,成功调解900余起。 安顺市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在紫云自治县猫营镇打造“姑妈调解队”,深入一线,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让群众有事可说、有苦能诉、有理可评,避免“小纠纷”引发“大矛盾”。 “我们注重加强新时代‘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建设,与安顺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刘梅介绍,妇联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学习等形式,提升热线专业服务水平,打造妇女身边看得见、有事找得到的维权帮手,提供全天24小时维权咨询和服务。 强化维权服务 提升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质效 据了解,安顺市妇联2023年度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等专题讲座和培训近10场600余人(次),不断提高基层妇联维权水平。发动基层妇联干部积极融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在信访接待、家庭指导、日常走访等工作中,及时发现、报告、化解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受侵害、遭受家暴等线索,不断提升妇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运用妇联信访窗口、婚调机构、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畅通妇女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让妇女求助“有门”、维权“有道”。 据悉,今年以来,办理妇女、儿童信访案件近300件,开展入户排查1600余件(次),向综治部门推送隐患线索200余条。因维权工作成效突出,安顺市4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