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脚下“半边天”
当地妇女制作手工艺品
冬日的阿尼玛卿雪山银装素裹、圣洁无瑕。雪山脚下不远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阴柯河村,几名妇女聚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不停擀制着羊毛毡。不多时,整理好的羊毛通过工具就被制作成了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羊毛毡玩偶。这样的手工艺品不只是当地妇女打发时间的小玩意,还是她们增收致富的重要手工艺品。
在雪山乡阴柯河村,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合作社——玛沁县雪山乡阴柯河村日赛牧民专业合作社。日赛牧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一开始,合作社以牛奶、酸奶、风干肉等畜产品销售为主,2019年以后,合作社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和旅游业,加大民族文化的挖掘力度,创立特色品牌,以开发制作相关文旅产品为重点,研发了牛羊毛传统手工用品、手工刺绣等产品,并承担销售牛羊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销售地方土特产等工作。
从早期销售畜产品到后期制作手工艺品,其中的转变源于合作社负责人卓玛吉。作为土生土长的雪山乡人,卓玛吉眼里看到的是祖辈生活的土地及辛勤劳作的妇女,看到的是她们的收入只能从牛羊身上获取。于是,一个念头在卓玛吉的心里萌生:我要为这里的妇女做点事,要把本地特色带出这片土地,为家乡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用牛羊毛制作手工艺品不仅可以在本地取原材料,对于村里的妇女来说也容易上手。定了发展方向,我与合作社的同事在州县两级文旅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第一次去了上海,并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接受了手工艺品制作方面的培训。”卓玛吉说,那次上海行对她的触动很大,这让她迫切渴望带领合作社走出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帮合作社寻找合适的加工企业。
如何将传统加工方法与现代加工方法相结合、怎么提升手工艺品的品质……通过一堂堂培训课,阴柯河村的妇女逐渐掌握了制作技巧,数量上去了,品质也提升了,合作社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制作手工艺品的工作室。
“妇女真的能顶半边天!”看到大家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卓玛吉想到了这句话。于是,她将工作室命名为“半边天”。正如它的名字一般,这些由当地妇女制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深受市场的青睐。每到夏季,来雪山乡游玩的游客都会被一个个精致的手工艺品所吸引。工作室也成为果洛州民间文化展示园之一,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牧民增收找到了新路子。
目前,合作社除了有固定的几名手工制作妇女外,还有一些在家编织制作的妇女。通过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合作社在帮助当地妇女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