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妇联以“三个抓手”深入推进妇联组织建设
近年来,龙里县妇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妇联的精心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围绕“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这一中心,以“三个抓手”深入推进妇联组织建设,切实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的“坚强阵地”和广大妇女群众贴心的“娘家人”,积极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一抓“组织强建设,焕发妇联新动力”
建立工作机制。为明确县妇联改革目标任务及基层妇联组织机构设置、配备职数、任职条件和落实妇联干部待遇、经费保障等,龙里县妇联出台《龙里县妇联改革方案》,构成龙里县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完备体系,为基层妇联持续深化改革成效提供政策理论基础。联合组织、民政等部门制定关于《龙里县村(社区)换届选举中推进女性进“两委”和做好妇联同步换届工作的意见》,配套出台关于《龙里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同步做好妇联换届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龙里县镇(街道)妇联换届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文件,落实妇联组织建设有关要求,配齐配强镇、村两级妇联组织领导班子,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
健全妇联组织。根据全国妇联《关于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的意见》,龙里县妇联积极按照改革要求推选配齐县、镇、村(社区)三级妇联组织。一是龙里县召开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配齐县级妇联组织。目前,龙里县妇联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31名,含15名执委常委。新一届县妇联执委人数较上届增长34.78%,35岁以下的占35.48%、35-45岁之间的占51.61 %。二是完成龙里县镇(街道)妇联换届选举工作。6个镇(街道)共配备妇联主席6人、专兼职副主席6人、执委95人(含30个常委),其中,妇联主席均为副科级女干部,6名专兼职妇联副主席均为热爱妇联工作的镇(街道)业务骨干。三是进一步完善村(社区)级妇联组织换届,推进女性进村(社区)两委。全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82人,其中女性17人,占比20%。全县82个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均有女性成员,选举产生村(社区)执委1230人(其中:妇联主席82人,专兼职副主席165人),新当选的村(社区)妇联主席中80、90后占据主要力量,高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占比较高。82名妇联主席100%进入村支两委,人均工资2700元/月,享受五险待遇。四是多形式组建妇联组织。完善机关妇联组织61个,在快递物流园区组建联合妇联,延升服务触角,激发基层妇联组织“细胞”活力。
建好妇联阵地。以阵地创建为抓手,引领发挥岗位建功、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动龙里县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妇女之家”提能升级。以打造舒适温馨活动场所、配齐志愿服务队伍为目标,争取资金和项目,完成妇女之家建设,省级妇女之家7个(2020年奋进社区,2021年醒狮社区、洗马社区、哪嗙社区,2022年摆绒社区、平坡村,2023年快递物流管委会),实现异地扶贫搬迁点省级妇女之家全覆盖。二是打造“婚调委”阵地。结合省妇联下达的“婚姻家庭辅导室”试点建设和“婚调委”试点建设2个项目资源,建设龙里县婚调委阵地,配备3名专职调解员,开展婚前培训、家庭教育、婚恋调解,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化解婚恋家庭纠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提升队伍素质。为不断提升基层妇女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妇女干部队伍,2023年,县妇联联合县委组织部、县民宗局举办了基层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全县各村(社区)妇联主席及妇联干部共计150余人参加。
二抓“创新谋工作方式,激发妇联新活力”
强化资源整合,推进群团部门抱团发展。充分发挥群团部门优势,龙里县妇联牵头组建由工会、团委、工商联等群团成立“群音荟萃”工作专班,树立“大群团、大协作、大服务、大发展”的工作理念,采取活动共谋、品牌共创、资源整合、成果共享的抱团发展方式,制定“群音荟萃”年度和每月工作活动方案计划,开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书香云从”等系列“一月一主题”品牌活动20余个,2023年编制印发“群音荟萃·同心向党”信息简报10期,以丰富多彩的群团组织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群团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建+妇建,凝聚非公企业“半边天”。围绕“思想引领”“倾听心声”“巾帼志愿”“维权服务”四个方面, 树立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坚持党建带妇建,主动作为,敢于创新。一是做好妇女引领服务工作。开展“山歌伴飞新思想”进企业5场,党建联盟开展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3场次,企业受众1000余人,开展“山歌伴飞新思想·巾帼宣讲进企业”6家,企业山歌创作共8首;开展维权宣传服务10余次,发放宣传册、宣传物资等1000份。二是成立“两新”妇联组织建设。龙里县快递物流行业妇联于今年3月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31名妇女代表参加会议;选举产生龙里县快递物流行业妇联第一届执委会主席、副主席,龙里县首个快递物流行业妇联成立;争取省级“妇女之家”建设项目2万元,进一步完善快递物流行业党建联盟服务妇女的阵地建设。三是深入开展关心关爱工作。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非公企业开展关心关爱工作,开展“两癌”免费筛查进企业近15家,惠及妇女职工近1200人;开展关爱非公组织建设“纺织之光关爱行动”,发放护肤品12箱,约3万余元;开展惠企政策宣传4场,发放惠企政策400余份;发挥妇联组织“家”的作用,切实将非公领域中的妇女团结和凝聚起来。
山歌融入宣讲,抓好理论传播。龙里县妇联结合本地少数民族特色,形成了民族化宣讲融入民族习惯、文艺化宣讲融入文艺生活、生活化宣讲融入生活场景、时代化宣讲融入时代脉搏的“四化四融入”理论传播方式。龙里县巾帼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积极创新开展全县“山歌伴飞新思想”群众性活动,通过巾帼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以“山歌伴飞新思想”的形式,围绕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宣讲在龙里县掀起学习热潮。据统计,近年来,巾帼志愿者组织编写《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篇》《劝孝歌》《妯娌和睦歌》等山歌360余首,举办各类政策理论宣传宣讲主题活动190多场次,其中“萤火虫好声音”山歌海选赛、月赛、季赛461场次;绘制反映民族文化、脱贫成效、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主题的民族绘画约6000余幅,墙绘约37000平方米,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加强对妇女的思想引领,引导广大妇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抓“服务建平台载体,做好惠民新举措”
深化志愿引领,多渠道为民服务。龙里县妇联结合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基础,以巾帼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引导群众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中逐步转变角色观念,成为农村最广泛、最活跃的志愿服务队伍。全县组建“爱心妈妈”“兵妈妈”“和事佬”等巾帼志愿服务队186支、服务时长约44万小时,直接或间接带动5万余妇女群众志愿者参与到政策宣传宣讲、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军民融合、矛盾纠纷调处等群众的身边事。在重大节假日组织妇女、儿童开展广场舞大赛、红歌比赛、山歌比赛、征文大赛、体育运动会等赛事活动,覆盖全县12.25万女性。
关注妇女儿童权益,关心关爱温暖民心。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妇联工作的主责主业和重中之重。一是在关心妇女身心健康方面,龙里县妇联持续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及“两癌”贫困妇女救助,持续开展困难母亲“两癌”及困难学生救助工作。2023年符合救助要求的妇女7人、学生15人,发放救助金4万元;积极申报国家级“两癌”救助5人,获得救助金5万元。二是在关爱儿童成长方面,县妇联持续7年开展“爱心一线牵”公益项目,共发动全县1000余人次“爱心妈妈”为1000余名留守(困难)儿童纺织爱心毛衣1000余件,让留守儿童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开展“书香云从·小桔灯”亲子阅读及“儿童保护”防性侵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达30余场;“六·一”期间筹集48.42万元慰问金慰问县属85所学校;组织50余名学生及家长开展暑期关爱活动,争取3万元公益助学金。
服务多样化,解锁妇女新技能。龙里县妇联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作用,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巾帼力量,联合县人社局、县总工会等部门,通过组织开展“春风送岗”“锦绣计划”“妇女之家”“巾帼阳光站”“美丽庭院”模范乡村等项目实施,支持促进农村妇女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其中:洗马镇平坡村的40余名女性苗族画师,先后到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参加绘画展出,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国家民族文化宫、深圳美术馆等收藏,绘画给她们带来的年人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县妇联执委罗英在湾滩河发展种植豌豆尖6000余亩,产值达4200万元,空运到上海各大商超市场,价格可卖到30元至50元一斤,卖到香港、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两叶一芯”的精品,价格最高可卖到180元一斤;省妇联代表谭华创业贵州祖名豆业有限公司,解决上百人的妇女就业问题。龙里县女性占从业人员比例达42%,困难女性就业比例达69%,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增长见识,获得了和男性一样平等的就业机会及工资报酬。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