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妇联:建好社区家长学校,助力走好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长征路”
社区家长学校是普及科学家教知识的重要阵地,是构建家教社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涪陵区妇联都将建设好、管理好社区家长学校作为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走好社区家长学校协同性、针对性、可及性“三公里”,推动社区家长学校均衡、特色、规范发展,更好满足涪陵群众对科学育儿新期盼新需求。
走好协同性的“最先一公里”,激发统筹推进的源头活水。加强各社区家长学校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充分调动家庭、学校、辖区单位等各方力量,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
一方面共建机制。由区妇联、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公安局等15家职能部门联合建立涪陵区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工作机制,出台《重庆市涪陵区“幸福‘家’油站家校社共育工程”实施方案》,以共建高质量家长学校为依托,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


另外一方面共建阵地。引导各社区家长学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立亲子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父母讲堂等功能室,因地制宜打造家风文化宣传墙、“习语家风”“最美家庭”等宣传板块,打造温馨的家庭教育阵地,扩大服务覆盖面。
突破针对性的“最难一公里”,打通分类指导的障碍梗阻。引导各社区家长学校根据本辖区特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通过提供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家庭个性化需求。



一是开“夜校”。黎明社区家长学校联合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有需求的上班族妈妈在晚上7点-8点时间段,参加“妈妈家教成长营”主题活动,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各家孩子的心理底层行为进行分析,让妈妈们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学习如何正确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


二是开“老年学校”。崩土坎社区家长学校、双龙村家长学校通过设置“隔代教育”系列课题,开设“老年家长学校”,为广大带孙的祖辈讲解0-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重点,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扫除两代教育观念差异。


三是开“心理诊所”。望州关社区家长学校、宏义社区家长学校、睦和村家长学校在中高考前夕,开展考前家长心理健康指导活动,缓解考生家长的备考压力,帮助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水平。
压实可及性的“最后一公里”,强化公益普惠的不竭动力。逐步完善政府主导、妇联指导、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和可持续的资源支持体系,健全社区家长学校保障机制。

一方面加强队伍保障。引导各社区家长学校吸纳辖区内教师、“五老”人员、社工等主动参与,建立社区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启动“薪火计划”,对全区1800余名社区家庭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为开展辖区内家庭教育指导赋能。



另一方面加强资源保障。由区妇联牵头,整合各界资源,为社区家长学校搭建资源平台。开展“百场讲座进万家”活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配送”到社区家长学校。设计开发“幸福'家'油站”家庭教育学习网,为各社区家长学校提供网上优质课程资源。依托“渝好空间”,链接第三方资源,由专业队伍开展“好爱渝苗”计划,为辖区家长提供专业家教指导服务。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