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米阳光,“被”感温暖——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巾帼志愿阳光站里的爱心公益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4-03-29 15:28:30

巾帼志愿“阳光站”

“爱之心—公益缝纫”

每周一都是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爱之心—公益缝纫”小组活动的日子,几位“50后”“60后”的“奶奶”作为巾帼志愿阳光站的志愿者,她们都会出现在这里,穿上红色的围裙,戴上老花镜,开始一天的“工作”:为社区孤寡老人、二孩家庭免费做棉被。这件事一做就是两年。


每周至少一天,义务为居民做棉被

“这是一床2斤的被子,像这样的,我们一上午可以做三四床。”69岁的李玉英一边做着活,一边告诉记者,“被子原材料都是咱们志愿者自己采购的,棉花是新疆棉,面料都是透气性好的棉布。布料买回来都是洗干净晾晒过的。”

李玉英是社区“爱之心—公益缝纫”团队的成员,团队共12个人,都是来自社区的老党员,义务服务内容涵盖了从做棉被到撩裤脚等大大小小的“针头线脑”,成立两年来,仅被子就缝制了180多床。

她们每周工作一天,有时候居民有需要还会随叫随到。李玉英说:“大家有说有笑很开心,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站着也不累!”裕园社区虽然是一个老社区,但这几年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暖气,盖厚被子取暖早就成了历史,“一般2斤的棉被就够了,盖厚了还出汗咧!”

屋子里面除了大大小小的被子,还有婴儿用的小褥子,“要二胎的邻居越来越多了,我们就免费给二胎的孩子做棉被。”75岁的王庆章爽朗的笑声颇具感染力。据她介绍,无论是做被子还是撩裤脚,对于普通居民只收取成本价,辖区志愿者还可以享受折扣优惠,所得费用全部用于社区“云香志愿服务激励基金”,而对于困难群众则一概免费。

做裁缝是个“辛苦活儿”

来裁缝队的居民络绎不绝,裁缝队还成了大家闲话家常的场所,一来二去,邻里之间慢慢地都认识了。

前几年,社区居民徐女士的女儿去世了,剩下了一个外孙没人照顾。“我一个人照顾外孙,裁缝队的姐妹没少帮助我,给我提供生活用品,给我送被子,我心里很温暖。”

“我们这个队伍很有意义。”王庆章说,参与“爱之心—公益缝纫”队伍以来,她觉得生活变得充实了很多,“我年轻的时候学过女红,没想到老了这个手艺还能用得上。每做一床被子,我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我不图什么,就想让小区居民方便,现在这样自娱自乐,大家都开心不是很好嘛。”李玉英说,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来到“裁缝小屋”工作,穿针引线、布料裁剪、拼接缝合,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她都认真完成。厚厚的登记册上整齐地登记了每位“来访者”的姓名电话,以便缝制完成后电话告知其取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所需。

现如今,“爱之心—公益缝纫”团队也有了新的计划,那就是开设公益直播,让更多的人知道她们,她们也会通过直播义卖自己做的棉被。李玉英说:“都是最优惠的价格。如果遇到有困难的朋友,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做,不收费!”

在裕园社区巾帼志愿阳光站有多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目标,将文明实践与巾帼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吸引社区广大妇女群众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充实巾帼志愿服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