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妇联:亲子“潮”起来 传统文化共体验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人间四月正芳菲,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祭奠先人、慎终思远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清明传统习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于清明节前夕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国潮主题活动,40组亲子家庭参加。
学歌谣,颂清明
古时候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阳光正好,春雨如油。彩虹始见,田鼠藏头。紫桐吐蕊,春水悠悠。”一首朗朗上口的《清明节》童谣,让孩子们迅速了解清明节气的特点。
听故事,知清明
清明期间时常下雨,使得空气湿度增加,阳光照射下,光线折射形成彩虹。老师借用道具,为孩子们讲述了《彩虹,彩虹,在哪里》的绘本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了解到彩虹的七种颜色的由来。

绘纸鸢,寄思情

清明节期间,人们除了扫墓,也会通过放风筝来寄托哀思、释放情感和寓意祈福。在古代人们会把疾病和痛苦写在风筝上放飞,然后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飞走,象征着将疾病和灾难带走,祈求健康和平安。




孩子们通过“拔河”获取画笔,为自己的纸鸢填上丰富的色彩。
















风筝拼装完成后,家长孩子们一起在户外放纸鸢。孩子们拉着纸鸢尽情奔跑,笑声洒满了整个院子。









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里,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进了亲子交流,加深了对清明传统文化习俗的认知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能够深植儿童心中,代代传承。
相关新闻

福建省三明市妇联:在助力茶产业发展的赛道上精彩绽放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妇联:“妈妈的味道”共享传递家乡味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