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妇联:体验江门侨乡文化,开启精彩之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2月起,“南粤女声”微信公众号开展“广东味 家乡美”接力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广东各地的文化风俗、美食美景和农优特新产品,以实际行动推动消费,助力“百千万工程”。 江门素有“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侨都”等美誉,侨一直是流淌在这座城市血液里的基因。 如今的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发展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省委省政府赋予了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重要使命。
江 门
华侨精神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而华侨的精神内涵,最重要的就是闯荡世界、报效桑梓的爱国情怀,是拼搏奋斗闯出新天地的赤子之心。“侨”足迹
为了充分展现华侨华人对我国以及对世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江门高标准打造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侨博馆内的固定陈列展览《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入围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终评名单。该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根”“魂”“梦”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华侨华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主要内容,对江门籍华侨华人史迹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展示。
“侨”文化
江门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孕育了明代心学奠基者陈白沙、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近代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杰出教育家陈垣、旅美华侨领袖司徒美堂等灿若繁星的名人志士,留下了丰富的名人故居资源,对江门地区家风文化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深远悠长。

近年来,江门各地名人故居在城市更新的时代路径中“活”了起来,成为传承文化和彰显人文肌理的重要载体,使城市名片“亮”起来。
走进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梁启超先生的铜像,他一手叉腰,一手紧握书卷,目光坚毅执着。作为省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梁启超故居充分发挥宣传辐射作用,通过“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传承启超优良家风,厚植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

台山市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深度结合林基路革命精神,重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培训阵地,用好用活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的故居位于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展示了冯如的生平和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此外还建有冯如广场,一个集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纪念教育、集会庆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旅游景点、标志性建筑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彩“童”年,“邑”路同行
近年来,江门市秉承“儿童优先、儿童参与”理念,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益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参与机制等“6个友好”及侨乡文化、梁启超家教家风等特色行动,借助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持续多点发力,先后探索创新推出多项儿童友好举措,如在全国首创把儿童免疫公共服务中心建在公园,利用城市最好的空间和公共配套设施改善儿童疫苗接种环境;全省首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8(8个检察院检察力量)+S(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机制,打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化支持体系;全省首创推出全流程“网上办”新生儿预参保的便民措施,优化新生儿医保经办服务等,护航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目前,已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江 门
侨乡风情
梅家大院
早在《狂飙》之前,台山大同河畔的梅家大院,就以《让子弹飞》里的鹅城,向人们展示了侨乡的风采。梅家大院创建于1931年,由当时的归国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合力建造。不仅融合了欧美各国元素,又将岭南骑楼风格发扬到如此境地,即便快百年过去,它还是让人眼前一亮。这片片砖瓦垒起来的,是一批又一批出海闯世界的华侨,近百年奋斗史的一大缩影。

五丰村
归侨文化最集中、最浓郁、最特别的台山侨村,当属有“东南亚风情村”美誉的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五丰村至今仍居住着印尼、越南、缅甸等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及归侨后代。还有全国首个归侨文化博物馆、东南亚风情园演艺馆等,独具特色的五丰村,散发着浓浓侨乡味、悠悠异国情。

赤坎华侨古镇
除了梅家大院和五丰村,因侨而盛的一大典型,是赤坎华侨古镇。这里绵延3公里的600多座骑楼,都是海外侨胞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兴建的,如今已成为国内首个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度假区。

开平碉楼
在乡间田野里,各式碉楼千姿百态。最出名的当属开平碉楼,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中西合璧,绵延百里,堪称“万国建筑大典”。

江 门
侨都滋味
凉瓜
江门人对凉瓜情有独钟,豉汁炒凉瓜、用心良苦汤、冰镇凉瓜、凉瓜汤圆……满桌碧绿的“凉瓜宴”,总让食客为之心动!
外海面
在江海区,大大小小的外海面作坊厂家有几百家,外海面细长如丝、爽滑弹口、不粘不坨,把高汤精华尽数吸收。面条入口口感如缕如丝,根根分明。


新会陈皮
江门新会的陈皮是广东“三宝”之一。陈皮水鸭汤、酥炸陈皮骨、陈皮面、陈皮鸭舌以及柑普茶等一系列创新陈皮美味,蕴涵着江门人对陈皮的无限喜爱。
黄鳝饭
江门台山黄鳝饭是历史悠久的特色名菜。鳝与米的分量比例恰到好处,鳝的肉与骨分离,骨一般另用于煲汤,黄鳝饭的饭油而不腻,干湿适中、软硬有度、鳝香四溢。


马冈鹅
马冈鹅是“四大名鹅”之首,用它做的菜式,如传统烧鹅、狗仔鹅芋仔炊鹅、卤水鹅、鹅乸汤豉油鹅、白斩鹅等,深受食家的欢迎。
鱼皮角
鹤山古劳鱼皮角已有百年历史,其特色是制作精美,小巧玲珑,皮薄馅靓,味道鲜美。“鱼皮”并非鱼外表的皮,而是用鱼肉经加工制成,比纸还薄的皮,包上馅料就是鱼皮角。


簕菜
簕菜是江门恩平最具标志性的蔬菜。清明时分是簕菜最好吃的时节,彼时不管是在路边的大排档或是五星级酒店都有可能遇到这一地道“招牌菜”。
江门下午茶,
梗系三点三!
近两年,随着中国侨都(江门)咖啡文化周的火热举办,江门的三点三下午茶文化再次出圈。在粤港澳地区,午后三点三指的是下午3点15分,人们会在这时吃点东西,歇一歇,吃饱后更有力气干活。
这种来源于香港的下午茶文化,通过日益频繁的粤港澳交流传入江门,在中西合璧的侨乡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和韵味。
品美食、叹茶饮、赏美景、享生活,让时光更有质感,江门侨乡的精彩还有更多惊喜正在路上,是时候,跟江门好好见一面,遇见别样的惊喜!
相关新闻

福建省三明市妇联:在助力茶产业发展的赛道上精彩绽放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妇联:“妈妈的味道”共享传递家乡味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