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武汉市妇联:妇女小组大能量 发挥作用显担当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4-05-14 14:27:59

“在线蹲一个裁缝铺给裤腿扦边。”

“书包拉链坏了有地方修吗?”

“要打竞赛但衬衣扣子掉了怎么办?”

这些以往常常困扰大学生的生活小事,对武大在校大学生来说都能解决了。原来,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学生宿舍(教学楼)服务中心党总支部陈庆利发现会缝纫技能的学生少之又少,坏了的书包拉链、掉了的纽扣,常常无从修补。于是牵头在宿管阿姨中组建一支爱心织补妇女小组,长期为学子们提供免费的缝补服务,用“针”情服务关爱学子。在会议室设立的一个“爱心缝纫点”,送衣物来的学生,针线不停的妇女小组成员,以及前来帮忙的同事,时常挤满了会议室。妇女小组的几位阿姨也已经是学校片区有名的“缝补师”。

image.png

提到爱心织补妇女小组的每一位阿姨,大学生们纷纷夸赞阿姨们的缝纫技术超级好,每次看到阿姨们为自己缝补衣服的样子就像看到妈妈一样亲切。彭旭|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感谢各位心灵手巧的“织女”阿姨们!让我们的衣服“起死回生”啦~辛苦你们!明宸|边海国问2023级:非常感谢各位热心的阿姨,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奶奶,也是她帮我补了很多针线活!

image.png

爱心织补妇女小组的成员虽不是专业的缝纫师傅,但她们飞针引线、缝缝补补,用4、5把裁剪用的剪刀,用娴熟的双手穿针引线,不同程度不同款式的破损衣物交到阿姨手上,最终都能恢复如初。

一针一线皆关情,小小举动暖人心,爱心织补妇女小组用针线传递温情,为学生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成为武汉大学校园中一道靓丽的景色。自2022年起启动妇女小组组建工作以来,武汉市妇联积极探索,在全市打造地域型、兴趣型、功能型等各类妇女小组4330个,以妇女小组建设破解妇女群众身边最小单元妇联组织覆盖之“难”。

image.png

洪山区珞南街道博苑社区“慧心巧思”妇女小组是在楼栋建立的妇女小组。小组借助社区议事厅,围绕婚姻家庭问题,每月选取1-2个备受关注的社区治理难题,纳入“月月谈”议事范围,发动各方力量开展常态化议事协商。以婚姻家庭、老人赡养、夫妻关系、未成年人监护等矛盾纠纷及房屋继承等为重点,深入了解各家急难愁盼,收集居民反映较多的问题形成“三个清单”,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普法和法律咨询服务,助力社区婚姻家庭调解。妇女小组长叶望珍因小组工作成效突出,被推荐为省级“最美妇联人”,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image.png

武汉市以门栋妇女小组为突破,在全省率先制发《武汉市妇女联合会社区(村)试点建立妇女小组的工作指南》,将妇女小组作为服务妇女群众的第五级妇联组织,实现了全市社区(村)妇女小组全覆盖。

位于洺悦府的人才公寓是硚口区人才公寓中女性相对集中的公寓之一,是贴合硚口区青年人才安居创业需求、为留住硚口区新引进人才提供的住房保障项目。洺悦府小区人才公寓现有青年人才121人,其中女性人才61人。为更好服务女性人才,人才公寓组建妇女小组,由所在古五社区妇联副主席为组长、网格员为副组长、区国资公司管理人员和入住在人才公寓的优秀女青年代表为组员,在街道妇联、社区妇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2023年6月20日,一场“知心姐姐陪伴”对接会暨集体生日活动在人才公寓妇女之家举行,市、区政协委员们组成的20余人的“知心姐姐”团队,利用自身工作优势、生活阅历经验、丰富的社会资源,现场与女性人才一一对接,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还为3位留汉女大学生庆祝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image.png

人才公寓妇女小以妇女之家为主阵地,牵头组织了以展现自我、放松身心为主题内容的读书分享、手工制作、集体生日、健康美容、联谊交友等面对面交流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实现“一个小组服务一群人,一帮姐姐温暖一座城”的服务目标。妇女小组从小群体入手,从微服务做起,既丰富了女性人才的精神生活,也营造了人才公寓大家庭氛围,让更多的留汉女大学生能够尽快融入集体,感受来自妇联组织的关怀。

image.png

在“三新”领域和暂不适宜建妇联组织的领域,因地制宜指导建立妇女小组,围绕妇联组织引领联系服务职能全方位开展活动,把教育培训、综合维权、帮扶救助等各类服务送到妇女姐妹身边,打通妇联组织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米”。

像这样的特色妇女小组,在武汉还有很多。武汉经开区的“瀛火虫”妇女小组开展普法教育宣传,为留守儿童安全保驾护航;汉阳区“春风十里”妇女小组把教育培训、综合维权、帮扶救助等精准服务送到女性户外工作者身边;新洲区“瓜兴果实”妇女小组,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参与村级产业发展建设,帮助农村妇女成为本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妇联在全市范围内推选出100个管理好、品牌优、满意度高的市级示范妇女小组。

image.png

image.png

与此同时,市妇联把妇女小组作为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探索形成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宣传机制等系列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妇联组织嵌入、工作融入、队伍加入基层治理体系。及时总结妇女小组建设经验,收集了不同类型的妇女小组工作案例70余篇,在武汉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宣传、展示各类妇女小组在功能作用发挥方面进行的有效探索,目前已刊发案例16篇,多篇入选《共同缔造她样本》案例集,为妇女小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全市多个特色妇女小组被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