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聚“她”力量 激发“她”动能——内蒙古伊旗妇联积极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

来源:内蒙古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4-11-01 11:09:2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持续深化妇联改革,内蒙古伊旗妇联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原则,推动“三新”领域妇女群体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不断提升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服务力。近年来,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行业特点,采取单独组建、行业联建的方式,成立了一批妇联组织和妇女小组,截至目前,已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85个,推动妇联工作中心向基层下移、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打通妇联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米”,让巾帼“新”力量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增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推动力

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妇联组织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明确通过部门联动、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等方式,加大妇联组织建设力度。针对“三新”领域组织分布广泛、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对“三新”领域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全面了解女性就业、主要需求等情况,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指导乡镇、村(社区)妇联对辖区内“三新”领域组织进行摸排,将规模小、分布零散的“三新”领域妇女纳入村(社区)妇联组织和工作体系中,延伸服务领域。

二、拓展“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覆盖面

按照“先组建、后巩固、再提升”的工作思路,深入“三新”领域开展实地调研,在统筹谋划、分类实施的基础上,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在妇女集中的地方,陆续建立了园区妇联组织、手缝工车间妇联组织、网格员妇联组织、家政行业妇联组织以及全职妈妈妇联组织等。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建立了煤炭领域妇联组织和商圈建妇联组织。打通行业上下游,实现妇联组织应建尽建。其中,阿勒腾席热镇手缝工妇联是由转移农牧民及居家妇女为主的手缝工队伍,解决了300多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灵活就业,让更多转移农牧民和居家妇女家庭迈向了家庭和睦、发家致富的幸福之路。2023年阿勒腾席热镇手缝工妇联被自治区妇联评为强基扩面促活工程北疆活力妇女组织。

三、提升“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贡献率

聚“她”思想。为进一步强化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在“三新”领域妇联组织中开展“十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女性恳谈、读书分享、女性沙龙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她们爱党爱国的热情、团结奋斗的力量、共同富裕的动力,引领她们与党同心、跟党奋进。凝“她”力量。鼓励支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网格化治理,充分发挥好巾帼网格员的作用,将思想政治引领、普法宣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好家风进万家等工作融入网格日常工作,凝聚网格力量,引领妇女姐妹成为基层治理的“半边天”。展“她”作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立以来,广大妇女结合职责积极参与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等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如“荔枝”妈妈妇联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为宗旨,为有梦想、想创业但身处逆境的“荔枝”妈妈们搭建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带动100多位残障人士从事衍纸制作、毛线钩织饰品、民族布艺手工制作等,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实现了灵活就业,稳定增收。暖“她”关怀。新领域妇联把服务妇女与服务发展相结合,通过实地走访、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女性诉求,倾听她们的声音,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家教指导、普法宣讲、婚恋交友、关爱救助等服务,彰显妇联娘家人的柔性关怀。如全职妈妈联创空间妇联,为妇女姐妹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平台和展示舞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支持和家庭关爱,促进全职妈妈融入社会,提升自我价值。她们不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家庭读书会、亲子研学活动、爱心义卖和绿色环保家庭志愿服务等活动,除了帮助宝妈就业创业外,全职妈妈妇联在宝妈的心理情绪、合法权益保障、家庭教育等方面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下一步,伊旗妇联在“建、联、用”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在“三新”领域中建立灵活多样的妇联组织,进一步夯实阵地基础,织密组织网络,提高服务水平,引领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贡献“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