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乡村|浙江省宁波余姚市马渚镇瑶街弄村奋力谱写“儿童友好+”田园交响曲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马渚镇瑶街弄村以儿童优先发展为核心理念,以“稻香德韵,童心瑶梦”为品牌内涵,不断打造儿童友好场景、开展儿童友好系列活动、开发儿童友好研学路线、创建儿童友好特色品牌、营造儿童友好浓厚氛围,并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镇中心工作,贯穿到镇村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奋力奏响儿童友好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田园交响曲”。
凝聚多方力量,整合阵地资源,加快公共基础设施适儿化改造,建设综合性多元化一体共享空间。
立足“一米高度”,从孩子角度出发,在瑶街弄村文化礼堂二楼,专设儿童科普、阅览、游乐、互动等四大活动区域,并放置儿童指示牌、建设儿童卫生间,打造儿童专属活动场地。
同时,在田间地头增设儿童友好元素,推出“瑶花花”“田米米”等富有童趣的IP形象,为孩子们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空间”。
综合利用村内田园党建馆、初心学堂、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结合儿童需求,打造党建文化儿童教育基地,厚植儿童爱党爱国之情,用红色文化涵养正气、用优良传统滋养童心。
发挥田园特色优势,围绕“童梦田园+农享友好”的定位,在村委附近开辟四季农事体验基地,将学堂从学校延伸到田间地头,通过开放式教育的形式吸引儿童走进田园,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的深度接触中做到学用相融、知行合一,体会并孕育朴实自然的乡土情感。
根据地域、季节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儿童友好体验项目。依托辖区内马渚镇高产高效优质稻米试验基地、瑶街弄村千亩油菜花基地、余姚市第三中心粮库、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等项目,以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生态田园躬耕共享、亲子家庭沉浸式体验为亮点,立足马渚运河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将本土优质特色资源串点成线,开发“访一座水利工程、看一株水稻成长、做一个刺绣香包、听一次实践讲解、学一种调解方法、上一堂心灵课程、寻一抹乡村美味、赏一回民俗风情”研学路线。
今年3月,瑶街弄村以举办第六届油菜花节为契机,开展“儿童友好·乡村美好”主题活动,以展示现代农业、亲子赏花游玩、非遗文化体验为亮点,鼓励儿童参与农事劳动和文化体验,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乡村趣玩派对。
10月,来自宁波不同学校的35名各族青少年走进瑶街弄村,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察、用双手体验、用心灵感受,在这个丰收时节开启了一段别样的交流研学之旅。
不断建立健全儿童关爱保护、儿童参与议事、儿童心理关怀等儿童友好机制,筑牢儿童健康成长基础。今年9月,“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现场协商会在瑶街弄村文化礼堂组织召开,市政协、市妇联、市教育局、市三院等多个市级部门,镇相关办线负责人以及政协委员聚焦儿童关爱与保护专题,为马渚镇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并达成共识。
积极打造“渚爱童行”马渚镇儿童关爱保护联盟特色品牌,凝聚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合力,整合公益慈善资源,以“心理援助、失范帮扶、日常关爱、安全防护、公益服务”等五大项目为内容,分层分类实施精准关爱帮扶,打造关爱儿童公共服务体系。
为增强儿童的参与感、认同感,招募10余名儿童成立“瑶小米”儿童观察团、儿童志愿队,引导儿童用“童言童行”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守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多次邀请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聚焦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开展辅导与交流,从心出发,守护成长。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