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专业传递温情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巾帼志愿织就基层民生保障网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6-19 10:53:52

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一支由467个志愿服务点、8300余名巾帼志愿者正以创新服务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她们以“巾帼志愿+”为纽带,将专业服务、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用“儿女式关怀”温暖特殊群体,用“文化浸润”点亮妇女就业新路径,书写着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的生动篇章。

image.png

专业赋能:从“单一帮扶”到“精准服务”

秦州区创新构建“区妇联指导+专业赋能+群众点单”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巾帼小棉袄”“益康梦”“光明卫士”等专业队伍,实现服务精准化。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化身“儿女式关怀”使者,为160余名困境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公益家政志愿队不仅为困难家庭提供家政服务,更通过培训1200余名下岗妇女实现90%再就业;律师调解员运用“三杯茶调解法”化解89起家庭纠纷,让矛盾化解在社区。这种既专业又不乏温情的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非遗破题: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在非遗传承人杜霞带领下,一支以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为主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正用“文化浸润心灵,技艺点亮梦想”的理念重塑乡村女性价值。她们将扎染、竹编等非遗课程送进校园和社区,8次课程惠及留守儿童;更创新“非遗+电商”模式——通过驻点培训、直播带货、订单生产的链条,在乡镇组建巧手坊和村花直播团队。300余名农村妇女掌握非遗技艺后,实现居家就业,年均增收2万元,真正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多元融合:激活“三新”领域服务动能

image.png

借助“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动”,秦州区吸纳800余名“三新”领域女性——行业带头人、“最美家庭”成员、妇联执委等组成特色志愿队。她们以“综合+专业+兴趣”服务模式,开展亲子实践、法治宣传等110余场活动。在“巾帼红”志愿服务品牌下,23支镇街服务队化身政策宣讲员、家风传承人、维权服务员,将文明创建、家庭教育等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模式创新: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探索

image.png

 “1家企业+1支巾帼家政队”的结对模式,让志愿服务与民生需求深度对接。婚姻调解、就业指导、儿童赋能等服务直通社区家庭,累计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建立巾帼阳光志愿者服务站,秦州将志愿服务细分为思想引领、文明创建、维权关爱等六大板块,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让巾帼红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温暖的底色。

从困境老人的“小棉袄”到非遗传承的“金手指”,从矛盾调解的“和事佬”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秦州巾帼志愿者用专业与温情编织着民生保障网。她们的实践表明,当志愿服务插上专业翅膀,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经济,普通女性也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供稿: 张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