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风如炬——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家风馆融合家风教育和大思政教育涵养文明新风尚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7-07 14:54:10

家风纯正,如同润物无声的细雨,滋养着万物生长;而家风的兴盛,则能引领国风的浩荡前行。6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社区东宝家风馆将家风教育与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丰富家风家教建设教育形式,累计开展500余场主题活动,吸引6万余人次参与,成为荆门市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主题墙由不同字体的‘家’字组成,聚焦于‘国’,蕴含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意,旨在传承弘扬优秀家风文化,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角落。”6月18日上午,当全市2024年7月以来新提拔市直单位市管领导干部的配偶走进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社区东宝家风馆时,家风馆银龄导师队成员、浏河社区党委书记苏玉梅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

当天,由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0+市妇联联合开展的2025年“涵养好家风 当好贤内助”家庭助廉暨优秀家风故事宣讲活动在东宝家风馆举办。参加活动人员参观完家风馆后,还聆听了清廉家风故事宣讲,欣赏了歌伴舞《清风传家》和歌曲《家风》,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廉洁意识,树立清廉家风。

在东宝家风馆,一件件老物件、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家风故事,不仅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记忆,更成为一堂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家风教育与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旧馆焕新:从“静态展示”到“沉浸式传承”   

2019年,浏河社区立足家风家教建设,打造“家风微光点亮社区文明”项目,建设了东宝家风馆这一文化地标。 

 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家风教育形式单一,导致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些挑战,浏河社区决定对家风馆进行改造升级,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引入专业社工和社会资源,共同推动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升级改造中,家风馆采用“物-人-事”三维联动模式,以“故事采集—情景再现—互动传播”精心打造家风文化传承新场景。馆内陈列了毛泽东家书复制件、本地革命先烈家训等80余件珍贵史料,特别设置“老物件故事墙”,展出居民捐赠的缝纫机、煤油灯等30件承载家风记忆的实物,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 

 同时,家风馆还在全市社区首家运用“学习强国”平台资源,打造“学习强国”学习小站,设置了“学习强国”知识闯关、“强国金句”接龙、“爱国诗词”朗诵、留言板等环节,并划分为阅读区、交流区和电子资源区,配置政治、科技、文化、历史等多领域优质书籍和期刊,为广大居民提供集阅读、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空间。 

 今年3月,升级后的家风馆通过中华孝首、红色家风、身边家风、学习小站等板块,生动展示家风家教的丰富内涵,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与精神动力,成为全市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政教育和廉政教育的“打卡地”。

三支队伍:银发青禾共谱家风“交响乐”   

“2015年,我成为浏河小区自管牵头人,组织40多位老人结对互助,吸引众多街坊邻居加入志愿者队伍。我家孩子们的成长成才,与我家尊老爱幼的家训密不可分。”银龄导师队成员、75岁的湖北省荆楚最美家庭提名奖获得者张本雄在传承孝道文化活动中,向居民们这样讲解。

东宝家风馆组建了三支特色鲜明的宣讲队伍:先锋示范队、银龄导师队和青苗宣讲队。这三支队伍涵盖了老党员、故事主人公、小学生、党员志愿者等不同群体,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讲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让家风教育更具温度与力量。还组建了50多人的多元化宣讲队伍,每季度开展“宣讲技巧 + 故事演绎”培训,致力于不断提升宣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月27日,由市妇联主办、东宝区妇联承办的“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荆门市2025年最美家风故事宣讲活动在家风馆举行。青苗宣讲队小讲解员、市竹园小学学生李偲妍向参观的近百名机关干部和居民讲解了浏河社区残疾女孩张琪慧在优良家风影响下,从社区文化节走向央视《星光大道》舞台的逆袭人生故事,感动着现场每一个人。

在企业职工专场宣讲中,先锋示范队成员李琳展示着自家的“清廉账本”:“这是我丈夫作为国企高管的拒礼记录,我们约定‘不义之财一分不取’。”这支由党员骨干组成的队伍,已走进30家企业开展“清廉家风”主题活动,覆盖职工家庭3000余户。

三支队伍形成“老中青”接力传承链条,年均开展宣讲活动80余场,让家风教育既有历史厚度,又具青春活力。

课堂内外:家风故事奏响育人“协奏曲”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家风吗?”在市竹园小学的一堂思政课上,老师带着学生们来到家风博物馆,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讲解员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红色家风故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爱国、奉献、廉洁等价值观的内涵。 

 11岁的王雨桐举着自制的手抄报,向参观者介绍“孟母三迁”的典故:“这是我们班同学画的,我们还把家风故事编成了快板呢!”社区联合辖区5所学校开发的“家风微课堂”,已形成《红色家书里的初心》《孝亲小故事》等12节主题课程,其中《一封鸡毛信的家风密码》被评为荆门市“思政金课”。

除了走进学校课堂,东宝家风馆还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家风教育和思政教育中来。 

 在浏河社区组织的“家风故事分享会”上,居民们纷纷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家庭的家风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讲述了祖辈们的艰苦奋斗历程,有的传递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有的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温暖瞬间。通过分享这些故事,不仅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优良家风在社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双向赋能:从“家庭私德”到“社会共治”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东宝家风馆在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注重将家风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展示廉政文化、开展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家风馆里的一个个廉政故事和案例,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廉洁从政,守住底线。”东宝区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张峰在参观家风馆后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以良好的家风涵养清正的党风政风。

为了进一步强化家风教育对党风政风社风的促进作用,浏河社区还开展了“党员家庭挂牌亮家风”活动,为社区内的党员家庭悬挂家风牌,将党员家庭的家风家训公示出来,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通过评选“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树立榜样,引导广大居民向先进学习,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如今,东宝家风馆已经开展500余场主题活动,吸引6万余人次参与,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并荣获多项省级荣誉,成为荆门市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这里,家风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交融,让优良家风成为滋养人们心灵的精神养分,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石。如今的浏河社区,家风如一株火炬,照亮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孕育着时代新风。”苏玉梅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将继续深化家风馆的‘大思政课’建设,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让爱的教育扎根,让善的基因流淌,让家国情怀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