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金 沃野绽芳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区妇联打好组合拳筑牢共富基石
在贺兰山麓的田野车间里,在云端直播的方寸屏幕前,一根钩针、一株多肉、一颗番茄正悄然编织着乡村振兴的巾帼画卷。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区妇联以“马兰花”工程为纽带,培育出王婧、海琴、袁吉丽三位致富“领头雁”,让“她力量”在乡村沃土上澎湃涌动。
贺兰山西路街道同庄村的“肉嘟嘟”多肉基地里,王婧带领30余名姐妹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在妇联“导师帮带”支持下,留守妇女变身手绘花盆匠人,单场直播售盆300余个,残疾人主播杨女士通过残联共建的实训基地重拾信心,年带货额突破80万元。更创新“阳台经济”模式——免费提供多肉苗种,百盆即可增收2000元。如今,这座西北最大“云端花园”年寄养量超3万盆,开发灵活岗位160个,让残疾妇女、宝妈在“锦绣田”里绽放光彩。
怀远路街道富宁村的海琴,从挤公交推销滞销番茄的“小白”,逆袭为带领百名姐妹年创收百万的“棚主”。她创立“巾帼互助联盟”,以“技术共享+渠道共拓”破局:技术能手专攻种植,销售骨干对接商超,首创“草莓番茄互助销售”模式,形成“1+1+1>3”集群效应。在中国农大技术加持下,棚均效益提升40%,49栋现代化温棚成为“家门口就业”主战场。更联动闽宁协作基地延伸产业链,50余名妇女从事校服加工,人均月入4000元,实现“棚里就业、村中致富”。
“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在镇北堡镇华西社区,袁吉丽用一根钩针牵引110余名妇女走出人生新路。这位身残志坚的“编梦芳华社”带头人,免费提供材料开设“手工织梦课堂”,宝妈高艳丽从钩织新手蜕变为培训导师。她更构建闭环产销链:联合义乌电商平台建立“订单回收+计件算酬”机制,累计承接订单218份,销售额13.4万元。如今学员月均增收1500元,高手月入超5000元,“零成本创业”模式吸引周边三村妇女加入,织就“抱团致富”暖心网。
西夏区妇联以组合拳筑牢共富基石:一是金融活水破瓶颈。西夏区妇联同步建立“马兰花妇女创业台账”,跟踪成长轨迹,精准滴灌资源,截至2025年6月共计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770万元,惠及54名农村女性。二是精准培训强根基。针对“弹性妈妈”“家门口就业”等需求,分层开设“电商直播课”“手工制作”“美妆美甲”技能培训3场次,培训人数150余人,并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协助对接就业岗位。百名基层妇联干部受训提升服务力,妇女权益普法筑牢保障网。分层分类的关怀,让每位奋斗者前路有光。三是健康关爱兜底线。2025年上半年共计发放“两癌”救助金20万元,开展“两癌”救助关爱项目,心理团辅、健康知识讲座,节庆主题活动覆盖55名困境妇女。走访慰问辖区贫困监测户,发放乔丹品牌爱心衣物物资50份,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其就业、医疗、教育需求,协助同步对接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政策帮扶,如为残疾家庭链接托养服务,为学龄儿童纳入“小树苗”关爱项目提供助学支持。四是品牌矩阵聚合力。近年来共计打造93名“马兰花”致富带头人,孵化“惠新钩织”“编梦芳华社”等妇字号基地,形成“一村一品”就业生态。
从王婧的“云端花园”到海琴的“共享农链”,再到袁吉丽的“钩针奇迹”,三朵致富“金花”带头人印证了“培育一个能人、激活一片产业、致富一方乡亲”的振兴路径。西夏区妇联正以“政策甘泉”浇灌巾帼梦想,让每一双奋斗的手都能触摸幸福的温度,每一颗扎根乡土的心都能听见时代的回响。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