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治护航“她”力量 权益筑牢“家”基石

来源:青海省海西州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7-31 17:32:18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海西州妇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持续提升妇女群众法治素养为重点,以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服务为工作载体,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普法工作更有力度、深度、广度、温度,为构建平安和谐海西贡献了巾帼力量。

主要做法和成效

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普法工作更有力度

高位谋划用政策制度提供普法宣传保障,把推进普法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将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纳入《海西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和儿童优先原则评估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规范与妇女儿童权益关系密切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执行性别平等和儿童优先评估工作程序,进一步加大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力度。印发《关于建立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机制方案》《海西州妇女儿童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职责》《海西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关单位职责任务分工》等文件,落实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合作机制,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体系。

强化教育培训,推动普法工作更有深度

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把法律法规纳入妇联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将维护妇儿权益相关法规政策专题纳入《妇联系统业务知识应知应会手册》,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专题学习,着力提升妇联干部法治素养与维权实务能力。结合“党纪法规每月一讲”活动,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妇联组织信访工作规定》《青海省反家庭暴力工作条例》以及“12338”维权热线接听暨信访工作等学习培训活动,完善妇儿权益保障闭环服务机制。在“海西女性风采”微信平台开设“巾帼普法微课堂”专栏并常态化发布与妇女儿童、婚姻家庭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典型案例及信息500余期,覆盖4万余人次。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和培养“巾帼法律明白人”计划,招募并择优聘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员28名,联合州司法局培育全州“巾帼法律明白人”502名,线上线下举办维权干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员、“巾帼法律明白人”和州、市(县)两级“12338”维权服务热线接线员等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6场次,参训400余人次。

创新宣传形式,推动普法工作更有广度

积极落实法律“进家庭”普法责任制,将家庭工作作为妇女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紧扣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主题,深化“建设法治海西 巾帼在行动”活动,深入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依托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服务阵地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送法到基层、到家庭活动,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利用“三八”维权周、家庭教育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反对家庭暴力 共建平安家庭”“护苗入园 关爱成长”等法律维权、婚姻家庭专题讲座、以案释法等普法宣传活动40场次,举办模拟法庭普法宣传、“维护她权益 联起幸福家”等法律进家庭宣讲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线上推送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内容400余条次。创新开展“法润巾帼万家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目前制作并发布“西西学法小课堂”普法短视频6期,利用AI技术使法律知识“活起来”“动起来”,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课堂”。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寻找“最美家庭”“平安和谐家庭”活动中,以家庭小单元助推社会“大环境”,引导全州广大家庭户户争最美,家家促平安。先后涌现最美、绿色等家庭典型全国级7户、省级84户、州级238户,揭晓“平安和谐家庭”70户,各地揭晓“平安和谐家庭”11214户,织密了家庭平安“防护网”。

维护合法权益,推动普法工作更有温度     

  始终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普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心的服务、温暖的关怀,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加快推进阵地建设,打造品牌婚调室7个、村(社区)妇联成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122个、妇女维权服务站37个、妇女维权合议庭9个、“110”家庭暴力报警点23个,为全州开展维权咨询指导、心理情绪疏导、婚姻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搭建服务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联合州公安局签订家庭暴力类纠纷警情联防联控处置协议;与检察院开展困难妇女司法救助活动;同法院打造“专业审判”机制,设“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少年法庭”并由妇联干部任陪审员。还联合多部门成立“太阳雨未检工作室”,以多种形式将未成年人相关法律融入校园普法。认真落实“12338”维权热线“两查一通报”制度,成立“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实现市、县、工委全覆盖。2021年以来,通过“12338线上接听+现场接待服务”形式,共接访信访件263件,办结率达100%。建立《海西州妇联信访工作回访制度(试行)》,积极推进各级调解组织参与家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畅通妇联信访投诉受理机制。

经验启示  

     01 织密“一张网”,兜住万家事,让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海西州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妇联+司法+公安+法院+检察院”联动网,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体系。在横向联动上,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紧密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调解等工作机制,确保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无缝衔接。在纵向延伸上,将普法工作落实到基层,强化阵地建设、畅通维权热线,州、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妇联组织协同发力,形成“一呼百应”的工作格局。通过这张密实的联动网,家庭矛盾得以早发现、早化解,许多潜在的纠纷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家庭和谐筑牢了坚固防线。

02 用好“一个课堂”,讲活万家理,让法律条文走进群众心坎。海西州妇联创新普法形式,以家庭为单元,以案例为教材,以情感为纽带,把晦涩难懂的“文件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长里短”,让法律条文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线上,依托“海西女性风采”微信平台开设“巾帼普法微课堂”专栏,常态化发布与妇女儿童、婚姻家庭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典型案例及信息,同时,制作普法短视频“西西学法小课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妇女群众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线下,结合“三八”维权周、家庭教育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反家暴、防性侵、防欺凌等以案释法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03 落实“一个机制”,凝聚万家力,让权益保护形成强大合力。海西州妇联积极落实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与检察院、法院、公安、司法等多部门的深度协作,明确各部门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联合培训、联合调研等活动,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这种多部门联动机制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         

 总结  

海西州妇联的“八五”普法工作以家庭为着力点,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强化部门联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法治精神融入千家万户。未来,州妇联将持续放大“联”字效应,深耕“家”字文章,继续探索更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每一个家庭落地生根,让更多妇女儿童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