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毡房连世界 云端绽芳华——草原村播妇联直播间里的巾帼力量

来源:内蒙古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8-01 18:06:56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草原上的纯手工羊毛毡,图案是蒙古族传统的‘祥云纹’,保暖又美观……”镜头前,身着民族服饰的牧民妇女其其格正熟练地介绍着手中的手工艺品。镜头外,围坐着一排妇女现场学习直播技巧。这是乌拉特草原村播(联盟)妇联依托“直播间”开展工作的生动场景。

1754028290230661.png

近年来,村播妇联紧扣“毡房连世界,云端绽芳华”的工作思路,把直播间搬进毡房、设在牧区,通过手机屏幕架起连接草原与外界的桥梁,让牧区妇女的智慧与汗水在云端绽放光彩。     

1、直播间里的“增收路”          

 针对草原妇女擅长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特色畜产品加工但销路狭窄的问题,乌拉特中旗妇联牵头组建村播妇联——草原巾帼直播队,选拔有表达能力、熟悉网络的妇女骨干担任主播,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直播技巧、产品包装培训。牧民娜仁其其格过去只会闷头做奶食品,如今在直播间里能流利地向网友介绍奶豆腐的制作工艺,单月销售额突破万元,带动周边5名妇女成立了奶食品合作社。截至目前,乌拉特中旗妇联已培育直播点8个,帮助牧区妇女销售羊毛毡、民族服饰、有机牛羊肉等产品超200万元,让“草原好物”通过云端走向全国。    

 2、直播间里的“传声筒”           

“姐妹们,今天咱们聊聊‘反家暴法’,遇到侵害一定要勇敢说‘不’”,直播间隙,妇联执委兼主播的萨仁常常化身“政策宣传员”,结合牧区妇女的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妇女权益保障、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知识。直播间还开设“草原议事角”,妇女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反映诉求——从“牧区儿童上学乘车难”到“妇女体检名额分配”,村播妇联都会梳理汇总,及时向苏木(乡镇)党委和妇联反馈,推动解决了牧区妇女关心的12件实事。

1754028382908405.png

3、直播间里的“文化窗”          

 在村播妇联的策划下,直播间不仅是带货平台,更成了展示草原文化的窗口。妇女们在直播中穿插表演马头琴合奏、民族舞蹈,教网友学几句蒙古语,分享毡房里的生活日常。“没想到草原妇女这么能干,手工做得好,歌也唱得棒!”网友的点赞让牧区妇女更添自信。通过直播,已有30余名妇女被邀请参加各类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让草原文化在云端焕发新活力。 

如今,草原上的直播间已成为中旗妇联联系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阵地。从指尖技艺到云端经济,从政策宣讲到文化传播,牧区妇女正通过这一方小屏幕,编织着增收致富的梦想,传递着草原巾帼的自信与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