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三新”领域风采:巾帼志愿绘就温暖康复图景
在凉州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妇联的巾帼志愿者们,是残疾朋友日常里最亲近的陪伴者。近年来,她们紧扣“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的职能,围绕残疾朋友的生活照料、康复助力、技能提升等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扎实工作,用女性的细腻与坚韧,为残疾朋友的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力量,让“三新”领域的妇联力量在助残事业中绽放出独特光彩。
日常照料,是细水长流的陪伴
托养中心里,不少残疾人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巾帼志愿者们便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每天,志愿者们早早来到中心,帮他们穿衣、洗漱,照料饮食。对那些行动不便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志愿者们总会推着轮椅,带他们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让阳光洒在身上,也照进心里。
除了生活上的照料,志愿者们更懂“心”的需要。她们常坐在残疾人身边,听他们说说心里话,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唠叨,也耐心回应。在一次次的陪伴与鼓励中,曾经沉默寡言的他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光彩。
康复助力,是点亮希望的灯火
康复训练,是残疾人走向更好生活的重要一步。中心妇联联合武威脑病康复医院中医科,为每一位残疾人量身定制康复方案。巾帼志愿者们主动当起康复治疗“辅助员”,陪着智力和肢体障碍的残疾人做训练。
有位肢体残疾的朋友,为了恢复手部功能,志愿者们每天陪着他练习抓握。从最初的颤抖不稳,到后来能熟练拿起小物件,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志愿者的耐心与坚持。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不少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他们眼中的希望,也越来越亮。
技能培训,是打开未来的钥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残疾人拥有一技之长,实现从“托养”到“就业”的跨越,中心妇联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依托工疗车间和农疗基地,组织大家学习缝纫、刺绣、绘画、编制等手工技艺,还有种植养殖等农疗技能。
志愿者们全程参与,从理论讲解到实际操作,手把手地教。有位残疾姑娘,从零开始学刺绣,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不仅掌握了技艺,还创作出了精美的作品,通过义卖实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2025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到辅助性就业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真正感受到了融入社会的快乐。
宣传引导,是营造氛围的春风
关爱残疾人,不仅需要行动,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志愿者们走出中心,深入村组社区,义务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国务院办公厅《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等法规政策,向大家普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知识,让更多人知道,残疾人也能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成果。 她们还配合区残联,为残疾人免费办理残疾证、开展医疗义诊,提供健康咨询与检查。在乡镇宣传时,遇到对精神疾病有误解的村民,志愿者们总是耐心讲解,一点点消除大家的恐惧与偏见。
从日常照料的点滴小事,到康复训练的不懈坚持,再到技能培训的赋能成长,凉州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妇联的巾帼志愿者,用行动诠释着 “奉献” 二字的重量。她们的努力,不仅让残疾朋友的生活多了色彩,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这份温暖的事业,必将在她们的坚守中持续发光,照亮更多残疾朋友的前行之路。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