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家”共建 跑出基层社会治理“家”速度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江苏省张家港市妇联创新实施基层网格“安家”工程,通过“三家”共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妇联作用、贡献巾帼力量。
“+”模式畅通“平安家”路径。
一是“铁脚板+大数据”筑牢防线。实施基层网格“安家”工程,按照三个100%要求(巾帼网格员100%进妇联执委、妇联执委100%进“安家小组”、“安家小组”100%进基层网格),全域化组建927支“暨阳格格”安家队伍,将家庭暴力、性侵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安家小组”工作职责,落实十项“走亲”清单。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上研发启用“安家”大数据平台,发现隐患及时上报、下派,对隐患家庭实行“红、橙、蓝”三色管理(红色每周一回访、橙色每半月一回访、蓝色每月一回访,一季度无异常降一等级直至绿色无异常)。截至目前,4705名“暨阳格格”走访家庭310101户次,排摸隐患家庭1817户、困境家庭623户。
二是“阵地+队伍”织密网络。发挥联字优势,成立14人的巾帼维权律师、415人的“暨阳好阿姨”婚调员、316人的家庭教育指导等队伍,市级联动打造“安家”婚调室、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一站式关爱服务中心等,镇级推出婚姻家庭调解室入驻综治中心样板,全市村(社区)建成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达100%,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政社联动的婚姻家庭服务网络。截至目前,仅市级层面为2501户危机家庭提供婚姻辅导,劝和1694对。
三是“机制+项目”瞄准靶心。针对反家暴和性侵未成年人等难点工作,实施预防和处置家庭暴力“三零”联动机制,组建133人的反家暴“三员”队伍,打造反家暴联调室8家、政社庇护点3家,联动公安开具家暴线索移交单93份、家庭暴力告诫书2175份,法院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8份,其中妇联代为申请3份。开展《让爱不失控》《数据背后的童年创伤》等反家暴项目,个案跟进服务200户次;实施“守护童心”儿童防性侵项目,开展专题风险调研1588人次,组建“小雅姐姐”巾帼志愿服务队126名,累计开展课程1849节,惠及学生与家长7.31万余人次。“小雅姐姐”服务队获评“女童保护”十周年荣誉纪念优秀团队。
“加”要素激活“法治家”引擎。
一是法治意识加实。设立市妇女发展研究与培训基地2家,深化性别平等导向下妇女发展等理论研究。出台政策文件性别平等评估日常性工作指引,累计评估政策文件17份。推动女性平等就业约谈机制,每年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惠及女职工5000余人次。
二是法治动能加速。全覆盖推进妇女议事工作,形成离婚后子女照护、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等专题建议10条,推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强化妇女儿童法治保障。获评省妇女议事能手,苏州市妇女议事能手、优秀案例、“枫桥经验”示范品牌等典型4例。
三是法治氛围加厚。常态化开展“法安万家”巾帼法治行动,组建“她说民法典”等宣讲团,线上推出有奖竞赛活动、云上微课堂等36期,线下开展“双护”课堂、大学生婚恋导航法治成长计划、妇女维权干部赋能课堂、法治集市、模拟法庭等活动370场,筑牢法治思维之基。
“家”内核精准“幸福家”坐标。
一是构建良好家庭环境。连续八年开展家庭文化季系列活动1100余场次,累计培育选树典型家庭1800余户,4户获评全国典型。推出“因为爱你 幸福进万家”新型婚育文化倡导行动,开展“520”专项行动,实施家庭友好项目25个,开展公益交友活动75场,打造婚育服务试点基地18个,其中3个获评省试点基地。
二是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在全省率先制定《张家港市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指引》,全域化推进“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有效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全省首创推出责令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服务97户家庭,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全国妇联推广。
三是支持困境家庭成长。连续29年开展“社会妈妈”爱心助学活动,为全市千余名困境儿童提供结对帮扶关爱服务。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三年行动,为全市60个经济相对一般村的困境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实施薪“活”就业促进计划,打造S·H·E薪“活”岗综合阵地2个,助力低收入妇女、因生育中断就业女性等715人次实现灵活就业。薪“活”工作获中国妇女报、新华日报、交汇点专题报道。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