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推门见美——关于天目山下的庭院故事
如果说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是一幅宏大的锦绣,那么女性便是那穿针引线、精雕细琢的巧手。她们以柔情为针,以智慧为线,在庭院整治中绣出碧水蓝天,在产业兴旺中织就富裕图景,在传承家风中绽放自我价值。她们是播撒在乡土里的种子,是激活乡村活力的引擎,以其独有的坚韧、细腻与包容,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与未来。
同心扮小院 家家风景成画卷
今年是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召开之年,天目山镇妇女锚定藻天线沿线“美丽庭院”建设目标,组织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妇女骨干齐上阵,全面打响庭院改造提质攻坚战,以庭院“小改”撬动乡村“大美”,为国际盛会打造富有江南韵味的“生态会客厅”。“美丽庭院”建设涉及天目山镇藻天线沿线藻溪村、闽坞村、交口村、白鹤村、月亮桥村、天目村、西游村7个村,约280余户农户庭院。庭院打造分为“特色精品型、生态美丽型、整治规范型”三类标准庭院,集生物多样、文化传承、共同富裕等特色于一体的美丽庭院精品线,展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庭院景观。
自工作启动以来,妇女群众带头清理庭院,积极投身环境整治,累计发动500余人次参与攻坚。依托前期完成的庭院外围栏杆改造,今年重点深化庭院内部“微改造”:妇女干部包户指导垃圾分类、文明晾晒,村民主动腾让空间配合景观小品建设,设计团队巧妙利用旧砖瓦、竹篱笆保留乡土气息,一幅洁净有序、各具特色的庭院长廊呈现,280余户庭院拆除杂物、规整空间成效显著。生态庭院绿意盎然,特色菜园瓜果飘香,鸡鸭圈舍整洁实用,柴火架子井然有序,为沿线庭院改造树起鲜活样板。
巧手点金院 携手同奔共富路
“她”们不仅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如今,“她”们更是女企业家,是民宿女主人,是电商主播。在曾经被忽略的乡村舞台上,一股细腻而坚韧的“她力量”正蓬勃生长。
在焕然一新的藻天线旁,民宿“月亮工坊”成为一抹亮色。主理人张慧云,被大家亲切称为“月亮姐姐”。年轻时从事销售工作、走南闯北的她,住过许多民宿,也由此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梦想。2015年,她将老车站改建成高端民宿“月亮工坊”。她格外注重庭院打造:院中开辟了一方小巧的水池,几尾锦鲤悠闲游动,四时花草沿石径生长,木质桌椅安静置于角落,营造出轻松舒适的休憩氛围。如今,月亮工坊的全年入住率达70%,年营业收入300余万元,利润达180万元,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金宿级民宿。
张慧云不仅自身创业成功,更积极带动村里妇女投身旅游三产服务。她为村民出谋划策,开展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就业。
家训萦庭院 家风一脉润心田
千年前,吴越钱氏奠定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千年繁华,也留下了以《钱氏家训》为代表的钱王文化宝贵财富。《钱氏家训》不仅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共同的“传家宝”。每当夜幕降临,“她们”总是会在院子里和孩子们讲述钱王的故事,告诉孩子“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她们”不曾喋喋不休地训诫,却会在孩子犹豫是否该为集体利益付出时,温柔而坚定地讲述钱王“保境安民”的格局,“她们”将浩繁家训化入日常,内化于孩子们心中。一个人如一棵树,一个家庭就像一片林。通过“她们”的引领,能够带动更多家庭,汇聚成林、形成气候,最终影响整个乡村的精神风貌。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吴越大地天目山下每天都在发生的生动实践。她们以智慧、坚韧和奉献,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撑起了乡村的振兴,撑起了时代的进步。致敬这份磅礴而温柔的力量!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