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巾帼调解:“她”力量筑牢婚姻家庭幸福防线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9-12 17:45:42

面对纷繁复杂的婚姻家庭纠纷,凉州区洪祥镇妇联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联合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构建多元调解体系,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家庭暴力、彩礼争议、子女探视等矛盾化解在基层,用“她行动”守护家庭和睦,为“平安洪祥”“和谐洪祥”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巾帼力量。

温情回访破僵局,家庭重拾平静

“他又因为琐事打我了……”当镇妇联得知Z女士长期遭受丈夫C先生家庭暴力后,第一时间联合司法所、综治办组建调解小组,以“制止暴力、修复关系”为目标开展工作。调解中,巾帼调解员们没有简单指责,而是先为Z女士提供情绪安抚,让其感受到“娘家人”的支持;随后多次入户与夫妻双方沟通,一方面向C先生深入宣讲《反家庭暴力法》,明确暴力行为的违法性与危害性,让他认识到自身错误;另一方面引导Z女士理性表达诉求,与丈夫共同梳理矛盾根源。

经过多轮耐心劝解,C先生郑重承诺自己一定要改掉动手打人的毛病,夫妻二人都正视自身不足并愿意改进,最终达成和解。为防止矛盾反弹,妇联还建立定期回访机制,通过电话问候、上门走访持续关注家庭状况,确保Z女士家庭生活逐步恢复平静,用“她守护”为受害者筑起安全屏障。

图片

跨镇联动化干戈,纠纷止步于萌芽

2024年,永昌镇L先生与洪祥镇C女士婚后因感情不和决定离婚,双方家庭因彩礼及三金返还问题爆发激烈冲突——男方母亲为索要财物,在女方父母家中缠闹多日,严重影响女方家庭正常生活,矛盾随时可能升级为民事案件。

镇妇联主动扛起调解重任,一方面协调L先生所在乡镇相关部门形成“跨镇联动”机制,分头开展工作:对L先生家人进行情绪安抚,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避免过激行为;另一方面,巾帼调解员多次与C女士家庭沟通,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及当地习俗,详细解读彩礼返还的法律边界与合理范畴。通过多轮“背靠背”疏导、“面对面”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女方退还部分彩礼及三金,双方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这场牵涉两个家庭的激烈纠纷,在妇联的“她协调”下得以平息,有效避免了矛盾扩大化。

微信图片_20250910165435_16_127.jpg

情理法交融唤亲情,为孩子撑起蓝天

S先生与Q女士离异后,女儿由Q女士抚养。因孩子转学至城区,S先生上门探视时与Q女士发生争吵,此后Q女士坚决拒绝其探视,父女间的联系被迫中断。镇、村两级妇联得知情况后,将“保障孩子亲情需求”作为核心,多次上门与Q女士沟通。

调解中,巾帼调解员既阐明《民法典》中关于子女探视权的法律规定,让Q女士明白拒绝探视的不合理性;又从“孩子成长需要父母共同关爱”的角度出发,引导她回忆过往家庭中孩子与父亲的温馨片段,唤醒其对亲情的重视。经过数轮情理法交融的疏导,Q女士最终放下抵触情绪,同意S先生在约定时间、地点探视孩子,为单亲孩子留住了完整的父爱,用“她温情”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充满亲情的天空。

微信图片_20250910165437_18_127.jpg

从制止家暴到化解彩礼纠纷,从守护探视权到修复家庭关系,洪祥镇妇联始终以“春风化雨的耐心、抽丝剥茧的细致、坚守法治的定力”,将尖锐的婚姻家庭矛盾消弭于无形。未来,镇妇联将继续深化多元调解机制,壮大巾帼调解力量,让“小调解”持续发挥“大作用”,为更多家庭守护幸福,为乡村和谐稳定贡献“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