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红江镇:产业赋能巾帼梦想 苦药材种出“甜日子”
“握住锄头要贴紧垄边,白芷根系怕涝,垄高得留够30公分……”9月17日,蓬溪县红江镇组织开展的“溪姐・共富”—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吸引50余名农村妇女参与,用“理论+实操”的生动课堂,为大家打开了“家门口学技能、种药材增收入”的新路子。
“大家看这个半夏,表皮光滑、没有虫眼的才是好种球,育苗时温度要控制在15-20℃……”培训刚开始,新农人康慨的讲台上就摆上了“实物教材”,整齐的白芷根茎、饱满的半夏种球,棕黄相间的药材瞬间勾起妇女们的兴趣。不同于以往“照本宣科”的培训,康慨用“土话”拆解专业知识,把“品种特性”“种植规范”等术语转化为“选种怎么避坑”“浇水要浇透还是浇匀”等家常话,连平时很少接触农技的家庭主妇都听得频频点头。
理论讲解后,培训课堂从室内搬到田间地头。“整地要先耙碎土块,播种时株距保持20公分,移栽后盖层碎秸秆能保墒……”康慨蹲在田里边示范边讲解,妇女们围上前,有的跟着模仿翻土动作,有的掏出手机拍视频记要点。“以前看别个种药材赚钱,自己没技术不敢试,现在跟着学了操作,心里有底了!”红江社区的李大姐激动地说。
“平时要带娃儿,没法出去打工,总觉得帮不上家里挣钱。后面我还是试到种一下,钱包鼓起日子才过得安逸嘛!”来参训的刘高珍,是现场最认真的学员之一。
像刘高珍这样的农村妇女不在少数。她们中有的是留守妇女,有的是家庭主妇,想增收却被“顾家”的责任绑住脚步。而这次培训恰好踩中了她们的需求,不用离家远走,学的技能能就地变现,把接送孩子、照顾老人的“碎片化时间”,变成了“家门口增收的黄金期”。“以前总觉得‘挣钱是男人家的事’,现在才知道,我们妇女也能靠自己的双手,给家里添份甜!”学员们的交流里,满是掌握技能后的底气与对未来的期待。
“技能是妇女立身的‘铁饭碗’,产业是增收致富的‘长青树’。”镇妇联分管领导赵卓在开班仪式上的话语,道出了此次培训的深层考量。她表示,红江镇素有中药材种植基础,此次培训不是“一次性授艺”,而是红江镇践行“巾帼建功赋能行动”、推进“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关键一步。一边对接妇女“顾家增收”的需求,一边链接本地中药材产业资源,要让“妇女会种、药材好卖、收入稳定”形成闭环,既为妇女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也为红江镇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巾帼力量”。
从“围着灶台转”到“围着田埂干”,从“伸手要”到“动手赚”,红江镇正以一场场接地气的培训、一次次实打实的服务,让群众的“增收梦”在药材田里生根发芽,也让“巾帼力量”成为推动红江镇中药材产业升级、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生动注脚。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