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孤单”到“暖心”: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金妈妈”把爱藏进每个成长瞬间

来源: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9-26 16:19:37

近年来,金塔县妇联聚焦留守、困境儿童生活照料缺失、情感陪伴不足等“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开展“金妈妈”结对关爱工作。通过广聚爱心力量、健全工作机制、丰富关爱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常态化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既以规范制度筑牢帮扶根基,更用温情故事传递人间暖意,让党和政府的温暖与社会各界的温情,精准传递到每一名需要帮助的孩子心中。

广募志愿力量

筑牢关爱“同心圆”

“不能让孩子因为缺少陪伴,就少了成长的底气。”基于这样的初心,金塔县妇联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金妈妈”招募令。县级女领导、科级女干部、优秀妇联执委率先垂范,带动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女企业家、教师、医生、法官、警察等社会各界爱心女性积极响应——短短一个月,这份爱心从县城延伸到乡镇,汇聚成强大的帮扶力量。截至目前,全县共招募“金妈妈”443名,成立“金妈妈”爱心团18支,形成“检察官妈妈”“教师妈妈”“医护妈妈”等特色爱心群体。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模式,与全县 216 名 4-14 岁“金宝宝”实现精准结对、全员覆盖,红色的爱心团旗、统一的马甲,成了孩子们眼中最安心的“标志”,为关爱工作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健全制度机制

确保服务“规范化”

为推动关爱工作从“一时兴起”走向“长效常态”,金塔县妇联出台“金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实施方案,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一方面,明确“金妈妈”核心任务,创新推行“六个一”常态化关爱活动:帮孩子实现一个微心愿、陪孩子书写一封家书、开展一次家访、进行一次面对面陪护或参观游玩、庆祝一次生日或节日、提供一次心理辅导,确保关爱服务有章可循、落地见效。另一方面,通过座谈会、微信联系、电话沟通等方式,收集“金宝宝”对“金妈妈”的反馈意见,持续优化服务内容与方式。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围绕留守困境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沟通技巧,采取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金妈妈”及监护人赋能提升等活动,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需求,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

1758874317397777.png

创新关爱模式

打造帮扶“新样板”

针对留守、困境儿童 “亲情沟通断层、线下陪伴碎片化” 问题,金塔县妇联探索“双线联动”关爱模式,让帮扶更精准、更贴心。线上推动寄宿制学校亲情连线常态化,如在偏远的天仓小学,“金妈妈”们主动协助22名“仓小娃”与外出父母实现“云团圆”,隔着屏幕的问候,成了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线下开展精准化教育关爱,“教师妈妈”从床铺整理、生活照料到作业辅导,为孩子提供“全方位呵护”,让校园变成温暖的“第二个家”。

1758874372857433.png

此外,县妇联整合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阵地资源,打造“爱心妈妈加油站”,开展“润童心亲子绘本阅读”“相约金塔・遇见美好亲子诗歌诵读”“小小讲解员实践”等特色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增长见识、收获快乐;联合卫健部门设立“儿童心理健康咨询站”,每周安排“医生妈妈” 坐诊,将物质帮扶延伸至心理支持、素质培养,为孩子补足“心理营养”。


1758874425563484.png

深耕帮扶实效

书写暖心“成长篇”

制度是骨架,温情是血肉——“金妈妈”们以母爱般的坚守,将关爱融入日常点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暖心故事。耿金萍的笔记本里,记满了结对孩子小静的成长轨迹:“4月9日,小静参加跳绳比赛得了三等奖”“5月30日小静加入了少先队,孩子越来越自信了”,平凡的记录里,满是母亲般的牵挂。韩雪梅则把孤儿敏敏接到自己家,每周辅导作业、带她去公园,敏敏第一次喊“妈妈”时,韩雪梅抱着孩子泪如雨下。张海萍每周都会和结对的扬扬视频聊天,听他讲学校的趣事,帮他分析难题,慢慢的,原本内向的扬扬变得开朗,成绩也从下游冲到了中游。

1758874462424395.png

在金塔,“金妈妈”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种温暖的传承。未来,会有更多爱心女性加入这支队伍,用母爱般的坚守,为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自信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