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摩促提升——河北渤海新区黄骅市为“美丽庭院”建设注入新动力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9-26 17:43:39

为进一步总结成果、互学互鉴、凝聚共识,推动我市“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9月25日,黄骅市妇联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建设观摩交流活动,渤海新区黄骅市相关市领导参加活动。

全域11个乡镇主管副职、妇联主席齐聚齐家务镇,先后参观了杨官庄村2024年度“河北省十佳美丽庭院”、小王庄村“非遗庭院”、西聚馆村“经济庭院”及农民就业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杨官庄村  “河北省十佳美丽庭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庆宇、张宝荣家庭被评为2024年度“河北省十佳美丽庭院”。走进庭院,鸟语清脆婉转,花香悠悠弥漫,仿佛置身美景之中,满眼郁郁葱葱;走进屋内,男主人的书房笔墨飘香,女主人闲暇时绣的十字绣栩栩如生,为庭院又增添了别样的韵味。杨庆宇、张宝荣不仅把庭院打造的舒适宜人,更传承着优良淳朴的家风。两人于1975年结婚,50年以来相濡以沫,在经营好家庭的同时不忘帮衬四个弟弟,兄弟之间也十分的和睦。在这方小院内,镇、村妇联经常组织姐妹们开展党的政策宣讲、家风家训故事分享会、巾帼读书会、庭院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把“美丽庭院”建设成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

小王庄村  “非遗庭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小王庄村王道华、姜桂荣家庭,一行人现场观看了麒麟手办制作工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黄骅市麒麟舞(扎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村民凭着对“麒麟舞”的喜爱,衍生出麒麟文创手办制作。麒麟手办以成对制作,一红一绿代表一雌一雄,一对制作工期大概在十天左右。齐家务镇妇联积极引导妇女群众大力发展“美丽庭院+非遗文化”,组织妇女学习麒麟手办制作工艺,打造“非遗庭院”,让非遗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西聚馆村  “经济庭院”

图片

图片

在西聚馆村,观摩团在冬枣林观看了电商直播,村妇联主席带领妇女姐妹们学习、探索直播带货的方法技巧,在自家庭院、自家枣林当起了女主播。她们在镜头前详细介绍齐家务冬枣的发展历史、营养价值及独特口感,并现场试吃,吸引了观摩团驻足观看。随后大家到农民就业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参观了培训室、阅览室、冬枣展厅、直播室等,详细了解镇妇联依托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引领妇女群众借助本地特色产业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做法。

交流座谈

图片

观摩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交流座谈。齐家务镇、吕桥镇、黄骅镇分别就“美丽庭院”建设工作进行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通过观摩,学习了当地妇联组织在宣传发动、组织引导、长效管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实地感受,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激发了干劲。

会议强调,“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是一项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此次观摩交流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检阅和学习,更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动员和部署。要深刻认识“美丽庭院”建设的时代意义。认识到“美丽庭院”建设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是涵养文明乡风的有效途径。要聚焦重点,推动“美丽庭院”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坚持“全域推进”,在“扩面”上求突破。推动建设任务覆盖所有村、所有户,实现庭院整洁、乡村美丽。二是坚持“精细打造”,在“提质”上做文章。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将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良好家风融入庭院建设,使“美丽庭院”既具颜值,更有内涵,成为展现乡村魅力、传承乡风文脉的重要窗口。三是坚持“特色赋能”,在“创牌”上出亮点。因地制宜发展“美丽庭院+”模式,推动庭院美化与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要强化保障,凝聚“美丽庭院”建设强大合力。各乡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妇联、农业农村等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指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绘就渤海新区黄骅市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