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国好爸爸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本刊编辑部
要闻
2014-02-07 10:58:00

嘉宾勇赫、郑新安、韩湘景、汪国真就中国爸爸行为图谱调查展开讨论
随着湖南卫视一档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引发了社会对爸爸在孩子成长和教育中的责任与角色问题的关注。新年伊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70余家主流媒体资深人士,在深圳参加了由中国妇女杂志社、腾讯网主办、益海嘉里协办的中国爸爸行为图谱大调查一一“只卖给爸爸的油” 中国式父爱高峰论坛。
腾讯网华南策划中心总监蔡劭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爸爸行为图谱调查》报告,为我们大体勾勒出中国爸爸与孩子相处和教育的行为轨迹和问题。
中国爸爸究竟表现如何? 什么样的爸爸才是中国好爸爸? 为什么我们今天如此关注关于爸爸的话题?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韩湘景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孩子是爱的结晶,是家庭和民族的未来,拥有完整的父母之爱,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共同举办中国式父爱高峰论坛,期望引起大家对爸爸角色的思考,呼唤爸爸们更多地关注和陪伴孩子。这是孩子和家庭的需要,同样也是在外打拼、努力奋斗的爸爸们的心声和情感需要。”
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小包装油品牌总监周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益海嘉里一直以来倡导家庭情感平衡,旗下品牌金龙鱼1:1:1调和油多年来坚持营养平衡的健康理念,而对于现代男人来说,只有家庭、事业、生活的平衡才是真正的成功,缺一不可。金龙鱼推出“只卖给爸爸的油”旨在向社会传递“亲子加油”正能量,让爸爸重视与孩子的相处和教育问题,呼吁用父爱温暖孩子。
出席论坛的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亲子教育专家勇赫,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新安以及新民晚报副总编辑裘正义,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等嘉宾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关于《中国爸爸行为图谱调查》
由腾讯网、中国妇女杂志社联合发起,益海嘉里协办的《中国爸爸行为图谱大调查》,自2013年12月31日推出,截至2014年1月21日,参与调查的腾讯网民超过了984,641人次,关注度达到15,696,730人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其中男性网民占60%,女性网民占到40%。参与调查网民以25~35岁的最多,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8.45%。
调查显示:中国爸爸普遍很疲劳,并无足够多的精力与孩子深度交流和沟通。本次调查也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各地爸爸的一些认知,调查显示,北方男人外表粗犷,却有一颗温柔的心,其中37%北京爸爸和25%的辽宁爸爸选择在家中陪伴妻子一起煮早餐,而43%上海爸爸已在上班路上。晚上,29%上海爸爸、39%北京爸爸、35%辽宁爸爸选择回家做饭并辅导孩子作业,32%广东爸爸更乐意协助太太照顾小孩,一起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和孩子一起等饭吃。
在对待小孩教育方面,大多数爸爸还是会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措施。一种是“重沟通”的方式,会与孩子达成协议,严控孩子上网时间;一种是“重引导”的方式,抽时间带孩子出去踢球、看书或户外玩耍,分散孩子注意力。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中国爸爸从观念上对“父爱回归家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行动上爸爸们依然没有找到弥补“父位缺失”的最佳办法,中国爸爸需要继续努力及改善。
本次调查表明,有 47%的爸爸平均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少于两小时。其中,最愿意亲近孩子的是广东的爸爸:23%的广东爸爸会额外在周末抽出时间陪孩子。不过,陪伴孩子的时间,数量也许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爸爸和孩子在一起,有没有很好的互动交流。
中国爸爸行为图谱1
父爱情深,陪伴方式各不同
跟孩子做朋友的感觉真好

汪国真 诗人、书画家、作曲家

汪国真现场为活动题词
我的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去年刚上大一。我陪伴孩子的时间也许不是很多,但我能做到像朋友一样跟他交流,儿子不会跟妈妈说的话都会跟我说,而我是很好的倾听者。
他参加高考期间,我陪他住在考场旁边的一个酒店里,一天,他在电梯里遇到一个女孩,他告诉我他非常喜欢她。上大学不久后,他突然又发来短信说,我太遗憾了,当时怎么就没有鼓起勇气跟她认识一下呢。被儿子当朋友的感觉挺好。
我曾写过一首诗叫《你来》,一定程度上可以形容孩子跟父亲的关系:
你来,便有一种温暖潜入心怀,眼睛不由发亮,额头也变得很有光彩;你来,便为青春的际遇欣喜,便为似水的流年悲哀,便知道与其埋下悔恨,不如植下热爱。你来,清风就来;你来,海潮就来。
父亲对孩子,有时像清风,亲切,慈祥,循循善诱;有时像海潮,坚毅,勇敢,让孩子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我通过我的行为,我处理事情的方式告诉孩子如何对待生活,我用我的诗感染孩子。比如孩子青春期遇到烦恼,我用我的诗告诉他:
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
我用我的诗影响他对生活的态度: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报我以幸福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如果说,母亲给孩子的影响是善良勤勉,那么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性格方面的执着与坚毅,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父亲角色非常重要。
今天,与孩子擦肩而过

丁时照 《深圳晚报》总编辑
我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以昨夜今晨为例,我凌晨四点半上床睡觉,因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早晨七点就起床了。这并不是特例,我的工作常态就是上夜班,经常在凌晨离开单位,我回家的时候孩子睡了,孩子起来的时候我睡了。如果一个星期能跟儿子在一起待一个小时,已经是最好情况了。今天我见了孩子五分钟,他说了一句话:你为什么起这么早?等我要回答的时候,他已经背着书包走了。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能像人家爸爸那样陪伴孩子。这两年我们单位组织春节给特困家庭送温暖活动,这个活动除报社职工还有社会上几百位义工参加,搞了个‘爱心接力团” 。去年春节,儿子要给那户小朋友送玩具拿不定主意。他想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送人,我出主意说送人还是新的好,儿子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上街去买了最喜欢的玩具。当他把礼物送给那个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小朋友手上时,俩孩子都激动得直哭。这是爱心的传递啊,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心是当父亲的首要责任。
大部分人都认为,下厨是一个好爸爸的重要标准。爸爸如果能时常下厨给家人做饭,一家人在锅碗瓢盆中其乐融融,享受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亲情的温度。不过,做饭只是爸爸对家庭尽责的指标之一,其实爸爸参与家庭生活,陪伴家人的方式多种多样。
中国爸爸行为图谱2
爸爸下厨,奉献爱心,收获幸福
家庭生活帮我缓解职场压力

叶良臣 上海新闻晨报社区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我不一定下厨,但我以别的方式陪伴孩子。我有两个女儿,我太太陪两岁的小女儿睡,我陪大宝宝睡。我们睡上下铺,每天晚上我要给她盖三次被子,这段时间应该算是我的陪伴。双休日是我起床最早睡眠最少的时候。我要送大女儿去上8点钟的游泳课。
家庭生活可以帮助我减缓职场压力,每个周一上班我都是充满激情的,因为双休日我在家充完电了。说到压力,其实我感觉不仅我们大人有,小朋友承受的压力有时会超出我的想象。大女儿现在上一年级,从幼儿园到小学这半年她要学的知识和各种规则多得让我这做家长的都眼晕。休息娱乐时间在压缩,女儿很努力进步也很快。就是在适应学校生活的忙乱中,女儿还惦记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日,我们大人差点忙忘了,这让我感动。我认为陪伴是相互的,孩子需要我,我也需要孩子。
家是感受幸福的地方

韩湘景 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我们在这里提出问题,是因为家庭传统角色的分工,孩子在幼年过程中,母亲不容易缺位,父亲容易缺位,孩子更加需要的是父亲有意识的对家庭的投入。
男人作为集体强者背负着个人、家庭、社会的期望值,也就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我们想说的是,家庭和亲情是一个人释放压力感受幸福的地方,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美味之中有亲情,有美好。
我们希望下厨的过程对男人不仅是责任,更是幸福和愉悦。男人下厨,让孩子特别是男孩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男人下厨,也让女人感到丈夫的关怀和温情。男人哪怕只是象征性地示范性地做顿饭,也能让全家人感受到家庭的幸福美好。
为家人创造幸福的男人,收获的一定是幸福。
生日和过节,对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日子,爸爸会放下手边的事情去陪伴孩子吗?调查显示,30%的爸爸会在孩子生日的时候买礼物,甚至下厨为他们做最喜欢的菜,并陪孩子一起吹生日蜡烛。而春节的团圆饭,全国的爸爸不约而同选择和全家人一起度过。
中国爸爸行为图谱3
买礼物,做好菜,吹蜡烛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刻都很珍贵

周 强 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小包装油品牌总监
家庭中的爱并不总是轰轰烈烈的响亮表达,一场小聚,或者夫妻一起从事家务劳动,一唱一和的感觉也很美。我一个月有二十多天在外面出差,只要回家,洗菜洗碗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像林丹的那句广告语:芳芳常对我说,男人不要下厨,我对芳芳说,女人不要洗碗。
我女儿六岁了,我陪伴她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我经常给她打电话,我们在电话上猜谜语,讲故事。她喜欢去香港迪士尼乐园,每年我至少带她去四次,怎么办呢?她就是喜欢白雪公主小矮人。
网上有个亲情计算题,我们一生中到底有多少时间能跟孩子在一起。我跟一个朋友一起算了一下,他的工作要驻外,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他说按他的状况,一生真正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一两个月。所以,能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都是非常珍贵的。
行动比语言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爱

勇 赫 亲子教育专家
我做心理教育研究八年。大学毕业后,我教过高中初中小学,还教过私立幼儿园,是从大到小,接触中学、小学、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这样一个案例,父亲在宝钢工作,每星期回一次家,孩子初中了,从出生就是这样。孩子到初中早恋被妈妈看到告诉了爸爸,爸爸二话没说就揍了一顿孩子。我说的这案例不是单独个案,很多有早恋行为的女孩,都跟父亲缺位有很大关系,因为父亲不关心,小男友全能满足。
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典范,非常关键。我女儿两岁,0到3岁的孩子属于服从期,需要训练执行力。这个时期,母亲在家里是权威人士,孩子听从母亲的口令,当孩子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父亲要去示范,所以,我认为父亲在家里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示范者。
我们经常全家一起做家务,虽然我不会做饭,但妻子做饭的时候我一定会在厨房里陪着,吃完饭我还会收拾碗筷。这些孩子都看在眼里,她会主动去扫地,甚至跟母亲一起洗衣服,潜移默化中,她在模仿父亲。爸爸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越长,孩子的成长更健康,孩子被激发的潜力可能性更大。
陪伴孩子,这只是对爸爸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更高的要求是你怎么能把成功的社会角色和幸福的家庭角色结合好。也许我们可以把追求成功的努力,分一半来追求幸福。我见过很多男士,他们在单位是非常好的销售人员,很擅长跟客户打交道,但回到家里却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互动。如果把孩子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了解他的需要了解他的心理,这样亲子交流一定会做得非常好。
我对自己还有一个要求,无论多忙,每天回到家一定要给孩子玩一个游戏,让她觉得爸爸回来了是非常幸福的事。
对我家两岁的宝宝来说,去室内游乐场就是她最重要的事情。陪孩子进游乐场的通常都是妈妈们,但我妻子性格内向,不爱凑热闹,于是,我只能挺身而出。
有一次,女儿在海洋球里发现一个双色球,盯着看了好半天,刚伸手要拿,跑来一个4岁的男孩劈手夺去。女儿弱弱地说,给我。男孩回答,我干吗要给你?我这个当爸爸的在一边看着特着急,就想了个办法——我是学心理学的,知道怎么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我去逗那个男孩,等我们成为朋友了,我问他,你可不可以把球给那个妹妹玩?男孩马上答应了,把球给了我女儿。那一刻,我想起德国的一个谚语: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男人。
身为父亲,你不用说太多,你的举动就能让孩子体会到爱,这个爱就是一种责任。
调查显示,大多数爸爸都认为,这是在鼓励全中国的爸爸多下厨,提升亲子关系。尤其,北京、辽宁的爸爸分别有22%和20%认同金龙鱼品牌带来的团聚的感觉。
中国爸爸行为图谱4
指向爸爸,讨好妈妈,温暖全家
品牌的价值主张是让父爱温暖家庭

郑新安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金龙鱼是中国小包装油的引导品牌,品牌价值主张是主打家庭温情家庭和谐。“只卖给爸爸的油”,可能吗?但这是一个极致表达,是鼓励爸爸下厨。在营销上实属创新,不仅扩展了男性消费群体,还让更多爸爸尝试给孩子做饭,让父爱温暖家庭。提出极致表达就会引起人的好奇和探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金龙鱼要在体现父爱方面有所图谋有所表现,价值主张非常不错。金龙鱼面对‘奶爸’人群细分市场,让金龙鱼整个核心价值更丰满,更加打动人。这无疑能给客户带来文化的对号入座,给客户带来惊喜尖叫。
金龙鱼这个举措非常好,但现在说是经典还为时过早,金龙鱼的品牌价值是家庭亲情,表达的是1:1:1的概念,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要加强这个概念,把父爱缺失的概念这个短板给补上。我的总的评价这是一个创新举措。创新就不免会有一些议论,一些评价,各种各样的杂音,很正常,不可能大家都一致赞成,这是一个好现象。
场外专家
父教是孩子成长的钙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关于爸爸的角色问题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跟我们目前存在的父教缺失现象有很大关系。学校里开家长会,母亲往往比父亲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调查,孩子被问及“最想把心里话说给谁听”时,只有7%选择父亲。父教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男人大多要在外工作,挣钱养家,把孩子丢给妻子管。这种传统模式今天还在延续,很多观念比较传统的爸爸,对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都参与不够。
父教对孩子性别成长的意义
孩子们都有这种体验,小时候,妈妈抱他是小心翼翼的,给他温暖和安全感。而爸爸则很松弛,喜欢把他举过头顶,放肩膀上,给他很大空间,让他看得更远。比如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李红,有个热爱运动的父亲,父亲从她很小就天天拽着她跑步。跑步不仅强健了她的体质,让学习精力更充沛,更锻炼了她的意志力,因此她顺利考入清华,成了校园中的“短跑女王”。后来她又一路跑进哈佛大学,认识了同样热爱运动的老公。再后来,她跑进了国际奥委会,事业和婚姻双双出色。男孩对男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他效仿父亲如何待人接物,面对逆境如何果敢坚毅。可以说,男孩能否成长为男子汉,父亲是第一楷模,父教缺失会让男孩终身“缺钙”。而父爱满满的女孩会很自信,很少通过早恋来寻求安全感。另外,孩子跟父亲还能学到如何与异性交流合作,如何维系婚姻。因此,父教是孩子完成社会化角色的启蒙教育,也称为“性别之育”。
父亲再忙也能关爱孩子
孩子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比如《拯救男孩》的作者之一赵霞博士,她父亲当年跑供销,常年不在家,但她认为父亲很爱她。因为在她过10岁生日时,父亲从很远的地方发来电报“祝女儿生日快乐”,给她大大的惊喜。而且父亲每出差到一个地方,都给她买当地产卷笔刀。我到她家,亲眼见过两个放满了上千个卷笔刀的柜子,这里面浓浓的父爱,一直是她奋发上进的动力。其实父爱还可以是细雨润无声,比如给孩子一个微笑,或在关键时刻拍拍他的肩,都能给他心灵支持。总之,父爱与距离和时间无关,与态度有关。
父教的最佳时间
一是带孩子外出旅游时,一是在他犯错误时。我女儿从一所普高最终考上复旦大学,我有个重要经验,就是每个寒暑假都带她远足,有时邀请几家一起去。孩子们结伴玩耍,既消除了独生子女的寂寞,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家长也可以灌输一些教育原则,他们边玩边听,一般不会反感。而在孩子犯错时,是他心理最脆弱和悔恨自责之际,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刻,大人要抓住这一时机,和颜悦色地和他沟通,效果会出其不意的好。
相关新闻

黄晓薇: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要闻
2024-02-10 10:08:59
分享

黄晓薇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要闻
2023-03-22 14:37:52
分享

全国妇联为外国驻华女外交官和港澳台妇女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黄晓薇作宣讲
要闻
2022-11-19 10:40:36
分享

沈跃跃出席“保障儿童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国际论坛并发言
要闻
2022-11-19 10:38:46
分享

黄晓薇: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闻
2022-11-14 10:47:3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