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钟!又一个孩子闷死车里

作者:白俊霞
要闻 2015-07-15 17:27:30

201504180949020018

7月12日下午,山东沂水县一名3岁女童在上学途中,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近10个小时,发现时已经死亡。同一天,浙江义乌论坛有人爆料说,小区一对父母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孩子拔掉车钥匙把自己锁在里面,母亲发现后执意找人开锁。一个多小时后,孩子出现身体不适,消防队员强行砸开车窗玻璃把孩子救出。所幸当天温度较低,孩子并无大碍。

粗心大意?悲剧屡屡发生

孩子被大人遗忘在车里而闷死的悲剧并非个案,各地媒体都有报道。仅在2015年,就发生了很多起。4月1日,上海一名男子将19个月大的女儿锁在车内数小时,导致孩子昏迷不醒,抢救无效后死亡;6月27日,湖南湘潭一对父母下车时,留下了睡在后座的4岁儿子,6小时后父母归来,儿子已因高温缺氧死亡。

幼儿园园长严重失职,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沂水县成立了调查组层层追责。那么,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的父母,是不是就一点责任都没有了呢?有人说,事发后父母已经陷入无限追悔与自责之中,如果还要用法律制裁父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也有人说,父母让孩子陷入生命危险中,法律应该对父母施以严惩以儆效尤。

父母失职?没有这个罪名

法律规定了父母对孩子有监护的责任。如果父母违背监护责任,故意遗弃或虐待孩子,会构成遗弃罪、虐待罪,虐待孩子导致死亡的,最高会被判处七年徒刑。然而,粗心大意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没有违背监护责任,更不存在伤害孩子的故意,只是由于疏忽而失职,我国法律上并没有规定该如何处理。

欠缺常识?养育孩子责任大

西方国家比我们早一步进入汽车时代,“粗心父母闷死儿童”的案例亦时有发生。在美国有19个州对此有专门规定,成年人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是违法行为。比如德克萨斯州法律规定,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超过“五分钟”就会构成犯罪,虽然是最轻的罪不会被判入狱,却须缴纳高额罚款。如果导致孩子身亡,最高会被处以终身监禁。

在很多父母看来,汽车是相对安全的场所,可以放心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如今,孩子闷死在车里的案件屡屡被报道,媒体也在不断提醒父母安全用车的常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潜藏危险的地方又岂止汽车,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父母加强责任心。学校、医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也不妨对父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专家:父母,你的名字是监护人

2013年暑假,浙江宁波一名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孩,翻越栅栏进入水塘玩耍不幸溺亡。她的父母悲痛欲绝,将水塘的管理方告上了法庭,认为管理方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然而,宁波北仑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女孩是未成年人,自我安全认知和防范意识较弱,父母作为监护人不应该让她独自去水塘边玩耍,是父母疏于看护才导致女孩发生意外,最终判决水塘的管理方不用承担责任。也许是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职,女孩的父母没有提起上诉。

QQ图片20150715161856

佟丽华,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孩子是父母的,也是国家的

具有代表性的父母失职案件,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父母不履行监护责任,让孩子无人照看流离失所;另一种是父母不当履行监护责任,给予孩子最深的伤害。我曾经说过:“孩子是父母的,也是国家的。”在父母失职的情况下,就需要国家站出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

QQ图片20150715161838

尚秀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法官妈妈”:不要让孩子成为无知的牺牲品

未成年人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不成熟,容易成为被害人群。许多未成年人遭受意外,父母没有尽到足够的监护职责是主要原因。在西方国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倡导“亲职教育”,即教会家长如何为人父母,让家长明白如何尽到父母职责。从孩子呱呱坠地的一瞬间,父母的“职业生涯”就开始了。家长给予的不仅是阳光下的呵护,还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QQ图片20150715161930

叶青,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法院人民陪审员:保护孩子,每个人的关注都是力量

中国人有一个朴素的观念,自己的孩子自己说了算,家务事别人管不着。如果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发现孩子身边没有成年人照顾,马上会有人向儿童救助组织、福利组织求助了。我们的社会保障现在还达不到这种程度,法律的空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填补。然而,每个人的关注、呼吁和努力,也能成为一种促使家长承担责任、催促法律和社会进步的力量。

车里 警钟 孩子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