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在各界妇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全文
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
9月7日,由全国妇联举办的“各界妇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上,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女性刊物《中国妇女》厚重的红色历史。
她在讲话中说,无数先烈和抗战妇女的英雄壮举,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中国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妇女》杂志永远肩负使命,任重道远。
以下为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的发言全文:
《中国妇女》——抗战中的一支号角
尊敬的抗战老前辈,尊敬的领导和同志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刻,我们又一次翻开了《中国妇女》厚重的红色历史,和广大读者一起,走进76年前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中华大地到处燃烧抗日烽火。为更广泛深入地发动妇女群众,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39年2月20日作出了《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的第一条就是要用各种方式宣传妇女在抗战建国中的重要作用,其举措之一,就是创办《中国妇女》,在全国发行,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加、支持抗战。
1939年6月1日,由中共中央妇委会主办的《中国妇女》杂志在延安创刊,妇委会秘书长吴平同志成为第一任主编。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中国妇女》的出版,亲笔题写了刊名,并为创刊号题诗一首,诗云:“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云。”
《中国妇女》一创刊,立即成为动员全国妇女投身抗战的一支战斗号角。她及时宣传党对时局的主张,发表党中央、毛主席的文章,刊发了大量反映全国各界妇女参与、支持抗战的报道,满腔热情地歌颂抗日女英烈,致电全国妇女,呼吁各阶层妇女团结抗敌。著名的抗日女英烈李林,放弃大学学业参加抗战,率游击队英勇杀敌。1940年4月26日,在与日寇作战中身受重伤壮烈牺牲。当年6月15日出版的《中国妇女》杂志,以中央妇委会名义发表悼念李林等女英烈的文章,并刊登了李林生前写给《中国妇女》杂志的信:“为了使今后边区的妇女和你们的关系能够密切,为了使你们能够了解这儿的妇女工作,我把这儿的妇女工作的情形慢慢地介绍给你们,同时你们愿意知道些什么,也可以写信告诉我,我好收集你们愿意知道的东西和材料……”李林在信中还讲到自己做民运工作时的情况:走到每一个村子,没有一个村子的老百姓不熟悉,拜了许多“干妈”,团结了不少“干姐妹”,敌人围攻是疯狂的,是厉害的,但是我们总能冲破敌人的围攻,汉奸清乡队是莫奈我们何。最有意思的是地方干部的老婆,他们生孩子要认我做“干妈”,一个没有做过母亲的人,骤然被人家叫“妈”,是怪不好意思的,你们说对不对呢?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读到李林烈士的英雄壮举和她生动活泼的文字时,也无比怀念和感激见证和记录了这一切的《中国妇女》的前辈编辑。
作为党在抗战时期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妇女》杂志首发了《当前时局的最大危机》等重要文章,并且应中央妇委会的请求,在1942年3月,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特刊题写了“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八个大字,不仅为《中国妇女》指明了办刊的宗旨和方向,也成为我党理论和实践的宝贵财富。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杂志,《中国妇女》始终高举妇女解放的旗帜,直面妇女解放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种种错误观点,引导妇女认识到,只有在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中争取妇女解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中国妇女》以她特有的情怀,关心妇女生活,帮助妇女解决在婚姻情感、家庭生活、养育孩子以及妇科健康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着力开阔妇女视野,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素质。情感真切,文风朴实,可读实用,深受读者欢迎。全国妇联老领导罗琼同志,在抗战时期曾任《中国妇女》副刊主编,她在回忆文章中写到:我们虽然身在深山沟,编辑的视线却是面对全中国、全世界……虽然纸张粗糙,封面简朴,但是版面上一派正气,讲的都是有利于党、有利于抗战团结、有利于妇女的健康向上的话语,文字流畅,版面活泼,读者喜爱…… 抗日根据地的女同志,只要得到一期刊物,就如获至宝。国统区不少妇女工作者、女学生也来信索寄刊物。陈慕华大姐在回忆中说:那时,在延安工作学习的许多年轻女干部,都很喜欢这本杂志,每次得到都争相阅读,那上面登载的中央领导对时局的分析,对妇女工作的指导,对妇女理论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各地妇运情况、妇女生活的生动报道,给大家留下来难忘的教育和记忆。
诞生在延安的《中国妇女》杂志,倾注了革命领袖和无数革命前辈的心血,为她撰稿的作者名单中,有毛泽东、朱德、张闻天、邓发、张鼎丞、吴玉章、邓颖超、蔡畅、康克清、帅孟奇、张琴秋……也有丁玲、艾青、草明等等。
今天,我们翻开弥漫着战火硝烟中的《中国妇女》,一遍遍地被无数先烈和抗战妇女的英雄壮举感动,也一遍遍地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中国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妇女》杂志永远肩负使命,任重道远。
最后,请允许我选取康大姐和诗人艾青在《中国妇女》杂志所发表文章的片段结束我的发言。康大姐在《华北敌后的妇女英姿》中写到:当敌人每次开始“扫荡”时,妇救总会即号召各县组织妇女战时服务队……教育坚强的妇女留在家里不走,等敌人来时设法夺取他的武器。—而有一天竟真的发生了这样英勇的事迹,这是当敌人开始进攻xx的时候,有三个女同志即化妆留在敌人进攻区内的家中,未曾出走,恰巧这时来了一个敌人,他招呼这三个女同志为他煮饭,她们于这时表示了饭可以煮,但害怕那枪不敢出来。这个敌人为急于吃饭,把枪放在门外,空手进来,说时迟那时快,三个女同志将敌人一抱,结果把他弄死了,还夺了他的枪,武装了自己,走来迎接我们的军队。诗人艾青在《给姊妹们》的诗中写到:今天解放的呼声已把你们惊醒,自由的意志在你们的胸中激荡,你们的脚步从窄小的门户出来,带着骄傲和坚决走向广场……姊妹们啊,我们携手前进,人类已临到最后的战争,在信仰后面我们没有畏惧,失败一起死灭,胜利一起欢唱。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黄晓薇: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黄晓薇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全国妇联为外国驻华女外交官和港澳台妇女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黄晓薇作宣讲

沈跃跃出席“保障儿童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国际论坛并发言

黄晓薇: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