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中国式成长(1)
教育,本该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却被我们拿着一个叫做“成功”的导航仪引进了迷雾丛林。
狼爸虎妈出没,请注意!
中考高考拦路,怎么办?
成长,本应是千万条路,却被划出统一起跑线,线上不仅站着孩子,还站着不知往哪儿跑的父母。
传说中的起跑线,谁规定?
理想中的目的地,在哪里?
教育,如果真是场比赛,那么不在于谁比谁跑得更快,而是看谁能及早抛下手中的导航仪。
真正导航成长的是什么?
谁来解中国式教育之惑?
严格教子,刻板还是尽责?
“严格家教,是为孩子绑上沙袋,为取下沙袋之时能展翅高翔,还是拴上沉重锁链,扼杀了孩子的童年?”
时下,忽然又流行起严格家教,虎妈、狼爸、鹰爸成为新闻人物,让我们不得不感慨。
虎妈教育是西方背景下的小小实验田,狼爸是把孩子“打”进了北大,鹰爸的雪中育子则被更多人扣上“变态”的帽子。到底什么是严教?是为孩子绑上沙袋,为取下沙袋之时能展翅高翔,还是拴上沉重锁链,扼杀了孩子的童年?
家教不管“严”或“慈”,要点都是爱与关注
惑:放养的孩子收不回来了 然然 (高校教师)
我觉得我们家的教育就是受了宽松教育的“祸害”。我和丈夫在高校工作,我是老师,他做管理,也算是最早接触了放养式教育。我们尊重孩子,什么都跟他讲道理,长这么大真的是一指头都没动过,甚至一句狠话也没说过。
她五六岁就有自己的思想了,知道自己的房间是私有领地,我们进去要敲门,我们当时还欣欣然地把这个当成教育成功的案例讲给亲朋好友听。幼儿园我们能上便宜的公立都没上,怕管得太严,提前教太多东西,我们只想让她开心地玩,所以找了家国外教育方式的幼儿园。幼儿园的几年她确实玩好了,但上小学发现不适应了。第一个反应就是坐不住,因为她上的那个幼儿园上课是可以随意走动的,哪怕老师讲着课,你自己到角落玩游戏也没问题。
初一时,当老师把一个同学骂得狗血喷头的时候,她站起来说:你这样是没有人权,老师愕然。那时候我还为她骄傲。但慢慢地我骄傲不起来了,今年初三了,她面临的形势就是考不上好高中。即便这样,我觉得也没什么,哪怕上个职业高中呢,学个技能也挺好的,但她突然宣布不上学了。我问为什么不上,她说:为什么不能不上?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不都没上完学?
我真的体会到先严后宽易,先宽后严难啊。可我们已经把她养成了这样,我并不是说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好,而是我觉得,老师、家长在她心目中是没有权威的,说白了就是没人能降得住她,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现在想想,哪个孩子会天性就是有规矩、喜欢学习的,我自己就不是那种很自觉的孩子,是被父母逼着成好学生的,小学阶段还被父亲暴揍过几顿。曾有一度我讨厌父母,觉得他们剥夺了我很多玩乐的时间,今年过年回去,他们说我把妮妮惯得没样子的时候,我还跟他们顶嘴说至少她享受了自己的童年,我被你们管得只会学习。但当我享受着今天较好的生活条件时,我又在窃窃地想,如果父母当时放纵我,我还会有今天吗?
看到虎妈和她女儿们的故事,我就直懊恼,人家在美国都没有用西方式的教育,而是用传统的严格家教,我从来没去过美国,看了几本书,就信奉人家的所谓教育理念,把孩子弄成个不合时宜。
“狼爸”:萧百佑,推崇家庭严教,自称“中国狼爸”,将四个孩子“打”进北大
教育论坛
问答“狼爸”
《中国妇女》:你觉得什么样的教育可以称得上成功的教育呢?您所执行的严教是怎样的?
“狼爸”萧百佑:现在的孩子都聪明,他们接收到的资讯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多,所以成功的教育并不是哪家的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是人品人格的培养。有了人品和人格这碗酒垫底,孩子学什么、干什么都不会差的。
品格教育一定是在家里完成的。很多人说孩子在学校学坏了,在社会上学坏了,我想说,如果你在最初就发现学校校风不好,为什么不想办法阻止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学习,在社会上学坏是一天发生的事情吗,在他最初是非不清迷茫的时候你知道吗?你在哪里?你应该每天都关注你的孩子在外面经历了什么。
我觉得严教就是防微杜渐,是对孩子的成长的密切关注。现在很多家长都是目标关注和节点关注,也就是看这个孩子中考成绩怎么样,最后上了个什么大学,但对孩子应该是时时评价的,因为成长期瞬息万变。至于他犯了错,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有些错误不打是改不了的。
《中国妇女》:当今中国家庭在教育上推崇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对孩子尊重、民主、自由,较之我们传统的严格教子,应该怎么评价,能否混搭?
萧百佑:西方的家庭教育相对单薄,但他们的社会教育十分丰富,他们要教育出的孩子,是不上学也可以享受社会保障的人,生长的环境是除了违法的事不能做,其他都OK的社会,我们行吗?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不仅要承担自己,还将承担父母祖辈,可以这么说,一个孩子没教育好,一个家族都完了,这样的教育风险让我们能用国外的轻松态度对待吗?
你见过这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给12岁的孩子就要买房子的,这背后是什么,是对未来的不安全感,这种情况下,你用西方的宽松教育,还想教出一个有担当能依靠的中国式儿子?
《中国妇女》:有些人认为严教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从而导致创造力的萎缩,变成只会学习和听话的乖宝宝,缺乏独立的人格和较高的情商,您对此怎么看待?
萧百佑:谁说中国的传统严教就压抑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天性,而中国孩子的天性来自中国的传统。NBA红人林书豪的父母对他进行的就是传统的台湾式教育,不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免谈,否则也不会考进哈佛,但这没耽误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而且是学习也好的那种。
我们眼睛盯着国外的天才,却当着中国的普通人,发出感慨中国不会出乔布斯,但没有看到乔布斯的幸福缺失。中国式教育和西方式教育,就像太极和拳击,我们太极,三十年功一年招,拳击上来就是狠招,哪个更智慧,什么更顺应人的天性?
《中国妇女》:据说您家有您这个“狼爸”,但有个“羊妈”,您觉得家庭的教育气氛就应该是这样组合吗?
萧百佑:我觉得家里应该推选出一个政委,一个后勤部长。政委管思想教育,后勤部长管孩子的生活起居,我们家我扮演的就是政委。我也排斥祖辈管教孩子,他们的任务就是含饴弄孙,千万不要掺和进来。
我太太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的很好,教育的事情上不是没有她自己的想法,而是不在孩子面前和我争,都是背后和我说,所以当我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代表的意见就是我和他妈妈共同的主张,并不是我的一意孤行。
我是不主张一个人当狼,一个人当羊的,夫妻两人必须一张脸对孩子。
记者手记
严教是一种关注教育
通过采访“狼爸”,我觉得所谓“狼爸”的名字只是噱头,如果非要说他像狼,那也是有狼一样敏锐的眼光,他深入地陪伴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像现在很多父亲根本就是游离于教育之外。估计大家反感的不是“狼爸”打孩子,而是把“打进北大”当口号,还出了一本书《所以,北大兄妹》,在这个反感下,我们忽视了他的教育方式中的可取之处。
中国式严父的要点不是手持棍棒,而是目不转睛。“严”或“慈”都是爱和关注。能观察到孩子每一次的错误,打或者骂,这样的父亲又有几个呢?多少人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成什么样了,感慨忽然就长大了,想管时发现已管不了了。最可怕的是缺失和放任,这才是教育的失败。
相关新闻

黄晓薇: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黄晓薇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全国妇联为外国驻华女外交官和港澳台妇女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黄晓薇作宣讲

沈跃跃出席“保障儿童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国际论坛并发言

黄晓薇: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