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来了
婆媳关系,被人称做世界上最复杂的女性关系,将同性相斥发展到了最高级别。
婆媳关系,养活了多少编剧,派生了多少电视剧,还在每个家庭上演着连续剧。
勾心斗角的后宫剧,啼笑皆非的打斗剧,不小心就演变成了媳离婆散的悲情剧。
好婆婆来了,好媳妇到了,我们怎么就不能出演一部让幸福感飚升的温情大片!
好婆婆 八大标准
标准1:不摆架子。婆婆一定要采取民主的作风,让儿媳感到你对她是平等的。
标准2:不偏心。只有做到对儿媳和自己的儿女一视同仁,儿媳才会从心里觉得被这个家庭接纳了。
标准3:不罗嗦。这才是让家庭平静的良方。
标准4:不守旧。不要用自己的审美和消费习惯去要求儿媳,要学着跟随儿媳接受新的观念。
标准5:在家务方面不提过高要求。
标准6: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非沟通性的语言与儿媳对话,这种语言包括直接攻击、旁敲侧击和背后说坏话。
标准7:尊重私人空间。不会打听儿媳的隐私,儿媳不主动说的就不问。儿子、儿媳的房间不要随便进。
标准8:不重男轻女。
婆媳故事是每个家庭都在上演的连续剧
婆婆成为我们婚姻的润滑剂 文/人鱼丫头
婆婆,老公的亲妈,被人称为婚姻里杀伤级的人物,千里迢迢来我家了,请她来的人不是她的儿子,而是我这位一根筋的傻儿媳妇!
请婆婆来,老公先前极力阻止,他大概是顾忌敏感的婆媳关系会让他夹在中间很难堪。最终禁不住我的游说,犹豫很久之后答应了。其实,来城里小住也是婆婆非常乐意的事,老人想儿子想孙女的心理不难让人看穿啊!如今,我的邀请使她在老家很有颜面,逢人就说,我要去城里的小崽家啦!儿媳催得急呢!
老公老家有给初次远道而来的客人敬茶和打洗脸水的习俗,婆婆一进家门,我给她递上一杯热茶,一声“妈”,这让婆婆感动不已:“还劳驾你泡茶啊!不好意思哈!”
婆婆不善言辞,但是把劳动好手,进门的第一天起,就挽起袖子抢活儿干。煮饭,洗衣,拖地一样不落下,虽然有的事做得我看不上,但毕竟生活习惯不一样,又是长辈,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劝她歇歇,她却说你们这点活算啥呀,我在家还下地呢!看着婆婆忙上忙下,心疼妈的男人也变得勤快了,积极地参与到家务活中来,将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为琐碎家务无休止争吵的我们,现在没机会了。
早上起来,再不用做饭了,一身轻松啊!于是我到卫生间想洗掉自己的内裤,却发现泡在盆里的内裤不见了。婆婆见我找啊找,说她已经将我的内裤洗完晾晒了。婆婆给媳妇洗内裤,我妈还没给我洗过内裤呢!我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丈夫佯装对婆婆不满道;“你别把她惯坏了啊!”婆婆则笑眯眯地望着我们。
婆婆没文化,讲不出大道理,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明事理,做人很有一套。她从不在子女之间相互传那些有损亲情的话,也不在邻里间炫耀或贬低儿女的是与非。她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孩子们团结亲近与否,孝顺与否,父母的为人处事很关键,她总能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拉近,游刃有余地掌握在手。这是她做人的成功之处,让我不得不佩服,不得不承认,这点我妈没法跟她比。
如今,生活上每天享受着来自婆婆的照顾,心存感激。身处农村的老人,自尊心特别强,对她来说,尊重胜过一切物质享受。所以,每天下班回来跟她聊聊家常是我必做的功课,哪怕一句话不说,陪着她静静地坐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享受,让她没有被排外之感。
别人都说婆媳是天敌,但在我们家,婆婆竟然成为了我们婚姻中的润滑剂,使原本脾气暴躁,遇事狮吼的男人,变得温顺如猫。婆婆的付出释放了繁琐家务对我们的压力,抚平了我们浮躁易怒的心,使十年婚姻之痛痒烟消云散!
好媳妇八大标准
标准1:进得厨房,出得厅堂。入则做全家人的营养师美食厨子;出则做家庭的外交官形象代言人。
标准2:把婆婆当做妈。在物质与精神上,都要把婆婆放在与自己妈妈同一个天平。
标准3:不嘴杂,说话要得体。该说的话要想好再说,不该说的话决不乱说。
标准4:不铺张浪费。不要一味地追求名牌,讲究表面的虚荣,勤俭持家才是硬道理。
标准5:不要对婆婆做家务要求过高。老人又不是保姆,她没有为你全心全意服务的义务。
标准6:言语礼貌,尊重第一。
标准7:婆婆帮带孩子你要感激,不带也不要埋怨。她若没有帮你带,或是没按照你的标准照看好孩子,千万不要胡乱指责。
标准8:要懂得怎样更好地爱老公。对于婆婆来说,对她儿子不好其他都是白说。
“50后”和“80后”的姐妹淘 文/钟 艳
婆婆和我,一个“50后”,一个“80后”,从没有出现肥皂剧中的婆媳大战。很多人都羡慕我,说我是前世修来的福,这辈子遇见这么好的婆婆;也有人羡慕我婆婆,说找了个这么贴心的儿媳妇;更多人羡慕我先生,家里的两个女人能够相处得如此融洽。
都说,聪明的婆婆不好相处,我婆婆就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人,却是天下最好相处的婆婆。她年轻时和公公白手起家,到如今本应该是享受成果的时候了,可依然在经营自己的酒店宾馆生意。我和先生在外地,不但不能替她分担,平时资金周转、亲朋宴请等一些场面上的事也都由婆婆搞定。她充满智慧,点子迭出,常常让我自愧不如。
婆婆会理家,会烧菜,简直无所不能。每次回家,我们的床都铺得平平整整,还带着一股太阳的香味。她总是烧一桌我爱吃的菜,因为我不吃肥肉,过年包饺子、包响铃,她会特意给我另外包一些特殊馅料的。和婆婆一块出去购物,她都抢着提重物,说我提不动。平时,婆婆逛街看到漂亮衣服,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我,经常给我买回一些我自己都舍不得买的衣服,而且品位相当不俗。她时常跟公公说,要和年轻人多沟通,多朝他们看齐,这样心态才会年轻。
婆婆非常细心,几乎洞察一切,平时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小信息她都会记在心里。有一次,我在电话里说小家的单人床床垫买不好,结果她就将床的尺寸量好,回家定做了一整套床垫,整整五层,暖和的不得了。
婆婆对别人都说我是她女儿,听得我心里也暖洋洋的。怀孕的时候回婆家住了好一阵,每天我就是婆婆的小尾巴,她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每天晚饭后,她都陪着我散会儿步,牵着我的手,让我特别有安全感。
生宝宝时,婆婆每天忙前忙后,给我做月子餐送到医院,还小心翼翼一勺一勺喂我。出院坐月子也是在婆家,婆婆每天精心给我准备五餐,晚上陪我和宝宝一起睡觉。最让我感动的是,月子里擦身都是婆婆帮我擦,她是那么卖力,经常累得满头大汗,那一刻,我忍不住热泪满眶,心想,以后婆婆年纪大了,我也会像她照顾我一样照顾她。婆婆总说月子坐不好,以后会落下病根的,所以人家坐月子一个月,我整整坐了三个月,每天被婆婆伺候着。我胖了,婆婆却瘦了,白头发也多了好多,让我很心疼。
人心都是肉长的,有这么一位好婆婆,你怎么可能对她不好呢?我也会帮婆婆泡泡脚,跟婆婆短信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一句“妈妈你辛苦了”就能让婆婆很满足。到婆家我会经常跟婆婆睡一张床,聊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从工作到生活,什么事情都说,我对她没有秘密,就像“姐妹淘”。而她的历练,她的智慧,总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崇拜。
我们之间并非没有摩擦,但婆婆从不会把疙瘩藏在心里,而是找机会和我开诚布公地谈,共同化解疙瘩,关系也更近了一步。■
现实版好婆婆故事
一锅鸡汤尝出婆婆味 文/王加月
以前,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可就为一件事,矛盾发生了。
女儿4岁那年,婆婆坚持“男孩才能传宗接代”,认为不生个男孩就等于断了家里的香火,整天唠叨不停。我很生气,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这么重男轻女啊。我和老公的意见一致,坚决不肯生二胎。不过,老公虽然这样想,却不敢当他妈妈的面说。
终于有一天,在老公上班的时候,我咬咬牙,大胆地和婆婆说出了我们的决定。婆婆自然大怒,我们俩狠狠吵了一架。老公下班回家,我还在哭呢,跟他好一番诉说婆婆的不是。婆婆默默流泪,一声不吭。老公左右为难,两边安慰了几句,算是尽了义务。我气愤难平,当天晚上就决定搬出去单过,我告诉老公,如果不出去,我会被活活气疯、逼死。
我们一家三口搬到了老公单位附近“躲胎”,离家十多里远,我发誓从此再也不回家,再也不想见到讨厌的婆婆。而婆婆也对老公下了死命令:不抱个男孩回来,休想进门!
几个月以后的一天,老公下班端着一个电饭锅回来了,说是朋友送的鸡汤。我好奇地掀开锅盖,果然是一锅老鸡汤,那诱人的香味简直沁人心脾。我一下想起,每年冬天的这个时候,我腿痛的毛病复发,婆婆总是会亲手给我炖老鸡汤,她说,鸡汤是大补的,里面要放姜……突然,我看到了鸡汤里漂浮的姜。我心里明白了,默默地盛了一碗鸡汤喝下去,那味道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啊!老公竟然以为我真的信了,还一个劲儿地说谎呢:我朋友熬的鸡汤不错吧!
第二天一大早,我跟老公提议回他家看看。他惊讶地张大嘴,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问,没生出儿子你也敢回家?我笑而不答。更让他不解的是,我还去超市买了一大堆营养品,告诉他是孝敬他父母的。
我们的突然出现让公公婆婆不知所措,我赶紧检讨:“妈,那天我不该跟您吵架,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求您原谅我,生二胎的事容我再考虑考虑。”所有人都愣住了,尤其是老公,跟不认识我似的,死死盯着我看。我白了他一眼,接着说:“妈,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为什么送鸡汤给我?”老公瞪大眼,赶紧声明他什么也没说,婆婆也矢口否认。
热泪浮上我的眼眶,我说:“妈,您就别瞒我了,只有您做的鸡汤里才会放很多生姜,还有银杏。银杏是甜的,可里面绿色的芯儿是苦的,您从来没有忘记剔过。您说,这样的鸡汤才是真的香,才真有营养。这么多年了,这种味道我一直刻骨铭心,无法忘记。妈,您就原谅我吧!”
婆婆哈哈笑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彻底想通了,是我的思想太老化,女孩也是龙的传人,生不生二胎都由你们。”说完,婆婆抱起身边的孙女左亲右亲,一家人都乐了。
老公这才告诉我,昨天是公公冒着严寒到单位悄悄给他送的鸡汤,说是婆婆专门交代转交我的,但不许告诉我实情。我又一次被感动了,看着婆婆的笑脸,只觉得很亲很亲……
各类婆婆相处宝典
劳动型婆婆相处宝典:尊重理解认同
这类婆婆很朴实,你敬她一尺,她敬你一丈。她最怕在儿媳妇这里得不到尊重,所以你只要给予她足够的尊重,她也会包容你的家务无能等等缺点的。但是这个尊重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真的从心里对她理解和认同。
文化型婆婆相处宝典:务虚胜过务实
这似乎是最不好处的一类婆婆,想在她这里找到像妈妈照顾你的感觉绝无可能。她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品位,并不一定愿意和你分享,但如果你和她谈谈人生谈谈理想,让她点拨点拨,她或许很乐于找到被年轻人崇拜的感觉。
领导型婆婆相处宝典:经济和人格越要独立
婆婆有能力,有财力,不管她是不是想让你占用她的资源,你都最好提醒自己少沾,你不惦记反而会让她高看你。这样的婆家一般家境比较好,虽然这样,你最好别做全职太太,越是这样的婆婆,你的经济和人格越要独立。
缘分只在今生 文/漠 水
看到有些朋友或夸赞或抱怨自己的婆婆,我总是留言:无论怎样,婆婆还是在给你们带孩子;无论怎样,婆婆还在你眼前晃悠;无论怎样,还能闹别扭还能牵挂着!而我的婆婆已经离开人世一年多了。
婆婆走了,我才明白什么叫没了,什么叫空了,什么叫天人永隔。很多次梦见婆婆和我说话,可任凭我如何都听不见,那该是如何的失落?真的,到今天,我依然不相信,我对婆婆,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当初,嫁来,住进新房,我很不喜欢,不喜欢和老人一起住,可是伯虎确实喜欢妈妈。还有婆婆有病在身,每年夏天会发,基于种种,我无奈地接受。相处的日子,可想而知,矛盾不可避免。
其实,现在想来,是我的挑剔吧。你想一个刚结婚的人,怎么愿意和老人同住。一些生活习惯我都能挑剔,包括婆婆的节约至极,都是我无法忍受的。现在想来我真可笑,婆婆那么会持家,我还有什么理由挑剔呢?
很庆幸,我和婆婆的关系,最后能如同母女一般。婆婆总是夸我的好,哪怕我做得不到位,她也处处包容。只要不发病,能帮我们的尽最大努力帮我们,我说窗帘要换啊什么的,婆婆就把做窗帘的叫来量尺寸,带我去选花色。坐月子的时候,婆婆每天陪着我,睡在我旁边,和我聊天,宽慰我,带我走出了那难以言状的痛苦时期。
我的父亲或是母亲过来了,她总是夸我,说我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很辛苦。而我的父母,也总是叮咛我好好待婆婆,“养儿方知父母恩”,终于明白了做大人的不易,这样,与婆婆的相处再也没有矛盾了。放下了许多,也渐渐明白许多,苦着累着但也满足着,尽我所能地对婆婆好,而婆婆觉得对她的好就是:我,伯虎和孩子好好的,她就安心。
婆婆后来的日子,一直是我陪伴,换花样给她做好吃的,可是婆婆不喜欢麻烦我们。直到离开,即使后来上厕所不太方便,她也不要我扶。我的婆婆,总是替我们晚辈着想。这些年,即使发病的时候,也很少听到婆婆的呻吟。每每看到我的孩子很懂事地拉奶奶吃饭、拉奶奶去沙发坐、叫奶奶去睡觉的时候,我心里一阵窃喜,尽管我的孩子那时还不能很清晰地喊“奶奶”,但我依然感恩一切,让我的婆婆与孩子享受到了隔代亲,天伦乐。
婆婆走的时候,我泪流满面,送去殡仪馆的时候,我是那么不舍,甚至嚎啕大哭、长跪不起。看着那股股青烟,我终于明白:我的婆婆走了,到天上去了。此生,我唯一遗憾的是,婆婆转院的时候,我回来拿她的身份证还有换洗的衣服,等我去医院的时候,婆婆已经坐在车上,车门关了。
没想到,再见到的时候,婆婆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没有和我们说一句话,也没有看我们一眼,更没有叮嘱一下。说实话,我是真的希望婆婆能多活上几年,哪怕只是坐在那里,躺在那里。
至今,我的婆婆,已经走了一年两个月,遗憾我们仅有不到四年的婆媳情分,但愿来生您还是我的婆婆,我,还是您的媳妇!■
婆媳之间的问题常常没有对错,相互的理解能化解一切
婆媳经典问题大结论
婆婆像亲妈?
所有把婆婆当亲妈处的几乎无一例外败下阵来,因为把婆婆当亲妈这个要求不是太高,而是太低!和婆婆相处比跟亲妈难多了,情感上可以追求婆媳关系近似于母女关系,但关系处理上,你想把婆媳相处的难度简化成母女相处恐怕不行,因为你们少了最重要的血缘关系和情感基础。
落水先救谁?
不管是婆婆还是媳妇,一旦陷入到儿子(老公)到底最爱谁,谁在他心里排第一,他更听谁的话这种盘问中,你一定不会满意而归。这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在所有的女性中,你们在他心里并列第一,如果有女儿,你们可能还会并列第二。既然胜负已定,那么就没必要费劲儿拼杀了,还不如打一场和平赛,早早握手言欢。
住不住一起?
被人们盛传的一碗热汤的居家距离,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关于住不住一起这个问题似乎大家都会统一思想:能不住在一起就别住在一起,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别住在一起。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带孩子,比如老人身体不好,比如只有丧偶的老人,婆媳只能一起住时,就真心诚意地接受她吧。
家里谁做主?
“谁说的对听谁”是一个虚话,因为婆媳之间的问题常常没有对错。当然也不能谁厉害听谁的。按说,儿子成了家,当家的就应该是媳妇了,孝敬父母是份内的,但是做主的肯定不能是父母,就好比是太上皇和太后,是一个尊称,真正掌握国政的还是皇上,打理后宫的还是皇后。
相关新闻

黄晓薇: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黄晓薇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全国妇联为外国驻华女外交官和港澳台妇女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黄晓薇作宣讲

沈跃跃出席“保障儿童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国际论坛并发言

黄晓薇: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