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独生父母”的多孩养育指南

作者: 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吕葳
家叙家议 2022-12-01 14:08:37

伴随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陆续进入婚育高峰,他们是否能够担当起养育多孩的重任?

image.png

吕葳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生养多个孩子的重任落在了80后、90后身上。而80后、9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在处理多孩之间的纷争时,是否能与孩子们产生共情?面对多孩为争夺母爱的拉扯,抑或是为吸引长辈关注耍出的小伎俩,他们如何去应对和化解?这对“独生父母”来说,的确是一种挑战。

image.png

长子女的心理困境

晓莉有两个女儿。养育第一个孩子时,一切都算顺利。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大女儿各种情绪上的不适应,原来听话懂事的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发脾气、找茬儿、哭闹、求关注……晓莉努力去平衡,可常常出力不讨好。刻意关注老大的感受时不被买账,弄不好还得罪小女儿。晓莉不懂自己到底要如何解释才能让大女儿明白,妈妈的爱不是被分走而是被放大。每当看到老大又犯“小心眼儿”,晓莉顿感怒气上头,为了降低伤害,她干脆选择回避,不再和大女儿硬碰硬,但心结未解开,她与大女儿之间总像有个不定时会爆炸的炸弹。

以“独生”方式长大的父母,最难以理解的便是家中长子女的心理困境。在多孩家庭中,长子女通常会在享受了一段完整且专一的父爱母爱之后,突然面临成长环境的变化和家庭成员间注意力的转移。

有些长子女表面上会扮作和往常无异,实则内心起伏不定。面对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时,他们会易怒、会莫名其妙地无理取闹,渴望得到和以前一样的关注。面对弟弟或妹妹,则表现为反感、抗拒,甚至是嫉妒、怨恨,有敌意,认为是弟弟妹妹夺走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这种心理困境的产生,看似理所当然,但往往在现实环境中最容易被“独生父母”们忽视。一方面是因为父母自身缺乏类似的成长经历,难与孩子产生共通的情感联结,以此获得高效的情感沟通;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受制于大脑的发育,还未有较强的情绪调解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他们歇斯底里的反击或郁郁寡欢的冷漠,很容易被父母简单粗暴地归类为常规的“不懂事”“闹脾气”。

实际上,多孩家庭中的长子女大多比同龄人稍显敏感,同时又争强好胜。在重新适应新家庭秩序的过程中,亟需愿意主动走进他们内心的父母给予温暖与支持。即便做不到百分百的共情与理解,父母也应有意识地让自己多用轻柔的言语、温柔的眼神、善意的拥抱与长子女互动,行为上的“亲近”容易帮助孩子再次确定对父母的信任,在新的家庭关系中逐渐建立起新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平衡并不是父母一方找到的,而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通过互相观察不断调整才得以找到的。而且平衡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逐渐进步了,但长子女的事实未曾改变,内心的脆弱与要强始终都在作对,甚至伴其一生,“独生父母”万不能以“孩子大了”就认定他们“懂事”了,还要持续关注不断变化的“老大”。


是手足更是竞争者

程程有两个相差三岁的儿子,两个孩子吵架时,他们一边一个抓住程程的手告状,还呜呜大哭。那一刻,程程分身乏术,她要理解老大,也要理解老二,可她没法同时安慰两个孩子,觉得自己要被撕裂开,崩溃掉了。可真等她要惩罚兄弟俩时,他们又迅速“合体”一致对外,一秒钟变身亲密无间的战友和妈妈作顽强抵抗,这一幕也令程程感到分裂。

作为独生子女,程程有太多的不理解,即便在生活中她已是公认的“共情超人”,可面对两个孩子的纠缠,她的无助感频频袭来。其实,她是有共情能力的,只是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适应目前的新局面,需要去拓展。正因为她能够体会两个孩子各自不同的感受,才会如此痛苦,才会有内在撕裂的感觉。

养育两个或以上孩子并非在原有一个孩子基础上,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一个更大的家庭单元。如果只有父亲、母亲、孩子,三角关系相对简单清晰,而现在,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四个或五个人之间有六条或八条情感线。更强烈的冲突,更强烈的连结,更复杂的局面,每个孩子都在找寻着自己的位置,刷自己的存在感。

无论晓莉还是程程,都是独生子女,独处的环境中并没有机会去感受“天生的亲密和竞争关系”。成为多孩父母后,他们才有机会去旁观冲突所带来的张力和亲密。通过观察学习,“独生父母”可以打开新的认知,即所谓“打是亲骂是爱”,冲突并不总是破坏性的,也能促进彼此理解,促进亲密。在多孩家庭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面对冲突,总有一方不肯吃亏,也总有一方会找时机给自己和对方“下台阶”,他们在冲突中体会爱,爱与冲突是可以并存的。

父母还可以在帮助孩子们“复盘”冲突的过程中,梳理自己关于育儿的更多思考。冲突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冲突才是关键。程程最终试着面对自己的内在冲突,也试着不再过度承担,而将孩子们的冲突还给他们,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帮助孩子内化他们亦竞争亦亲密的感受,多孩家庭的新局面由此开启。


“一碗水端平”并非真的平等

在多孩家庭中,比公平更难维持的原则是比较心理。华尔街日报曾记录了一则真实故事,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艾略特·戈尔登有位双胞胎弟弟阿尔·戈尔登,父亲从小便会比较两人之间的成绩,“你哥哥得了A,你为什么得了B?”“为什么哥哥游泳比你好?”这种经常被拿来与哥哥进行比较的经历,让阿尔·戈尔登直到85岁时仍不能释怀。

很多父母认为,在孩子之间设定一样的标准,人人平等,追逐一致,才是“一碗水端平”。

殊不知,这样对孩子进行比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反而容易让孩子只关心“我和别人比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关注我自己做事怎么样,我的能力本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孩子往往过于重视结果,在没有得到相同的待遇时往往接受不了。因此才在姊妹兄弟之间燃起熊熊烈火,战役不停。

“独生父母”虽然没有接受过自家兄妹的比较,多少也感受过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伤害,回想自己的童年,也有过以别人的成绩和能力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经历。这样的“比”,不仅父母没有认清孩子的特点和潜力,也让孩子产生迷茫,认不清自己的需求,无法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淡化不必要的比较是让孩子明白,生活、学习、人生不是比赛,和哥哥一样乖乖吃饭的目的是为了生长;和姐姐一起整理东西的目的是为了房间整洁。我们是为了这些目的在做事,而不是和兄妹保持“一样”。当父母把做事情真正的目的告知孩子,让孩子专注于做事,注重做事的过程,就能化解很大一部分“互相比”或者不必要的“比”。

当然,适当的比较也是需要的。研究手足之争的新泽西学院心理学教授珍尼娜·维沃纳认为,在心理上,手足之争服务于发育目的,会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就是所谓的“差异”。

梁启超曾被誉为“最成功的父亲”,他一生养育了九个儿女,“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除了将子女培养成才,梁启超的育儿之道更为人称颂。在他写给子女的400多封家书中,处处流露出作为父亲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的平等意识。次女梁思庄当年考大学时没有哥哥们考得好,梁启超安慰她道:“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唯一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处处都和兄弟姐妹追求“一样”的结果。而“独生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们的“一样”是倾注同样的欣赏和关怀,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妈妈,我们两个你更爱谁”的灵魂拷问。

一个周末的下午,晓莉给大女儿讲绘本,小女儿午睡中哼唧了几声,她去看了下,回来继续给大女儿讲故事。大女儿忽然笑起来,“虽然你陪妹妹比我多,可是我大了,不用睡午觉了!”笑了一会儿,她若有所思,“妈妈,以前我觉得你把一份爱分给我和妹妹,而且她的是大份我的是小份,现在我相信你有两份,一份给她,一份给我。我相信你了,你没骗我。”晓莉感慨万千,经过持续的用心对待,经过时间的洗礼,她终于体会到了孩子的成长。

虽然晓莉和程程仍有困惑,如果她们不是独生子女,是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她们现在面对多子女的状态时,是否会有不同?我们总是依靠参照人群来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我们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生命无法假设。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独生父母”,所有养育者都在体会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竞争与合作、怀疑与信任、冲突与连结、爱与恨……不断丰富和拓展原有的体验,不断触碰新鲜的自己,这就是养育过程馈赠给父母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