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中老泰:畅游那美丽的地方
路上的大家庭
导游朋友说正在组建春节自驾车队,从中国和老挝边境的磨憨口岸出发,经老挝到泰北,八天时间,行程约1500公里。于是几家好友相约,展开了一场跨三国的“自驾”游。
加入家庭游的自驾队伍
说是自驾游,我们其实是混进25辆车的自驾队伍中的租车族。大伙不愿分开,合租了一辆面包车。在老挝地界租老挝车和老挝司机,到泰国地界再换泰国车和泰国司机,司机英语汉语都不懂,一路默默,但颇有经验,驾驶技术极高。自驾车辆,大部分来自云南,也有从广西、重庆开来的,全部一车一家——夫妻相伴,三口之家,还有两辆车坐了祖孙三代,老人家都年过八十,和年轻人一起上车下车,观光游览,精神矍铄。孙子在一旁大表孝心,搀扶拍照不亦乐乎。
道路在山间盘盘绕绕,锐角弯经常一个连着一个,但有对讲机统一指挥,对面来头猪,跑只鸡,头车导游都会立刻提醒后车注意。浩浩荡荡的车队,步调一致,一路平安!
路边的芭蕉叶、橡胶林、吊脚楼,连天接地的葳蕤草木和似锦繁花,让刚从北国肃杀冬天逃出来的我们眼前大亮,南国撩人!
最迷人的是,这趟旅程无强制购物无陷阱,想买东西,各地夜市随便逛。
这趟旅行的组织方是北京神往地(泰语老挝语“你好”的译音)旅游文化传播公司,承办方是昆明康辉旅行社,导游温和有礼,服务细致。
全程吃得香住得美,尤其难忘老挝的早餐,一碗雪白的米干,加了薄荷和荆芥,充盈着草木原生的元气清香。
这样的惊喜像礼物,丁丁当当挂了一路。
老挝南塔的集市
老挝——与从前相逢
尽管山接山路接路,可一通过磨丁口岸镏金的大门进入老挝,景色陡然一变。山坡上剃成板寸一样的成片橡胶林消失了,路边也不再有挂满蓝色遮光塑料袋的香蕉园,一闪而过的也不再是贴满瓷砖的新式楼房,而是传统式样的木制吊脚楼,三五个便合围成一个村庄,灶火升烟,鸡犬相安。
车轮滚滚向前,时光却仿佛倒流回三四十年前——裹着傣族筒裙的女人打水浆洗,身边永远围着一群半大孩子,车队走过,孩子们停下来招手摇摇;良田全集中在地势最平坦肥沃的平地,刚刚收割完的稻田里黄牛在慢悠悠地吃草;由于不必垦荒,保持了林深草长,茂密葱茏的山形,是自然未经世事的原初模样,让整天嚷着要回归自然的中国人心生艳羡。
出境第一站是老挝北部南塔省的省府,一个安静得有点羞怯的地方,说是省城,却只有三五条清清冷冷的街道,楼低房矮,院中植树,门口种花,还供奉着神龛,清淡简净。满街游荡着黄狗,恍若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街景。
走进一个热闹的市集,所有的摊贩都席地而坐,野菜蔬果、草药香料,品种繁多、数量稀少,但都码放得整整齐齐。不忍心拒绝小贩的热情,试着吃了一种植物半加工物,奇怪的陌生口感。
在路边店看到一个圆鼓鼓的小姑娘唱唱念念很是可爱,刚把镜头对过去,她立刻像被孙悟空施了法术一样,定住不动。离开很远再回头,她还像药效未散一样呆在原地。
南塔的夜晚是外国人的天下,成群的中国人和法国人扎在夜市享受烤肉和啤酒。白炽灯亮出咝咝声,切成长条的带皮猪肉在烤箱里熏得金黄喷香,客人选定后大切几块包在大片叶子里端上桌,以清香的青木瓜沙拉佐餐。
泰国拜县是“爱情之城”,充满浪漫与温馨
拜县——藏于深山的惊喜
与老挝未施粉黛未染铅华的物世人情不同,泰国是一派富丽丰足的景象。植物高大肥美,路边时时闪过白墙金顶的佛殿或一尊体量巨大的金佛。泰国人把对信仰十足的虔敬全都用在镌刻佛的居所与化身上,在湄公河畔构筑起一片溢光流彩的神奇之地。
走的是电影《泰囧》的线路。
从清莱一路向南,是一段150公里长的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据说这里曾是官府流放罪犯之地,过去需骑着大象翻越瘴疠的丛林才能抵达。上世纪60年代修建了柏油路,如今是车友盘山飙车的首选。这条公路也被叫做爱情公路,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影响,车上有谁开始唱起了情歌。这一开腔不要紧,公路版《我是歌手》的鏖战就此开场,先是男女对唱,接下来是几个家庭之间的团体赛。“杀敌”心切,有的人甚至把当年恋爱时唱的歌都搬了出来,唱到动情处,夫妻二人会心一笑。
一路高歌,黄昏时抵达清莱府与夜丰颂府之间的拜县。
拜县出名,功在一部叫《爱在拜城》的电影,小县也借此以“爱情之城”的名义开展营销,电影的拍摄地爱情咖啡屋成了一处景点,满城都是爱情主题的餐吧、旅店、精品屋,瞬间吸引了全球各种时态的情侣来此朝拜猎艳。
远在这些喧闹之外,拜县的另一面是白日蝉鸣黄昏蛙叫,入夜,星河倾泻,如水般缓慢寂静。泰国酒店不分星级,就喜爱程度而言,我们住的这家Baan Krating Pai完全超五星。青草漫坡,木屋散建在花树之间,在植物的遮挡下,家家户户都像独自拥有着美丽的王国。屋外有椭圆的泳池,碧蓝的水溢出去,下面就是哗哗流淌的拜河。一头扎进池中,竟丝毫没有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味道,水之清之净一如呼吸的空气。几家人一路同行,相亲相爱,次日清早,决定借“拜县”之名,在此义结金兰。站在“自家”露台,以茶代酒,拜天拜地再对拜,从此,“我与你同甘,你与我共苦”。旅行,是感情催化剂,亲密了一家人,也亲密了几家人。
清迈——简净的小城
来之前纷纷传言“红衫军”“黄衫军”游行示威闹成一团,很多人担心安全问题,其实,即使是在示威的中心曼谷,也只是一场内部分歧,远不会殃及外人,更别说游客。2月2日大选日这天,我们抵达了清迈,丝毫闻不到选战的火药味。清迈是英拉的故乡,一派天下无事的宁静。
清迈人的口头禅是Jai Yenyen,意思是“慢慢来”。中国导游有个踢中要害的神翻译——“再忍忍”,对于火急火燎的中国人来说,真是一贴凉药。在泰国,时刻能感受到包容和礼让。泰国车辆靠左侧行驶,遇到不适应的中国车逆行,泰国司机会停下来让道,不急不躁不抱怨。
Chiang Mai的泰文意思是新城,清迈不是横向打开的,绝不铺排嚣张,它是一座纵向的城,清静却不伶仃。引人之处恰恰是它的老旧,它年深月久所散发出的包浆光泽与压手质感。清迈城里随处可见寺庙,4平方公里的古城居然藏着121座寺庙。这里是邓丽君在《小城故事》所咏唱的简净小城,佛龛与人居重叠,历史与现世融通,四季花开,咖喱青黄,有神住着。
清迈夜市之大,堪称泰北之最,各条主要街道都被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占据。泰国人性格温和,谦恭有礼,从不会乱要价,因此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大。有一家街头T恤店卖时尚T恤,卖货的几个小伙子全都是火星人装扮,看起来生猛异常,可一搭话,立刻弯下眼睛,笑得软软的,泰国人谦逊的底子一露无遗。
来的中国游客多了,细心的泰国人在酒店大堂里设下了开水供应点。早上出门前,游客排队打开水成为一景。在每天打水的队伍中,有个半大小子引人注目,他每次都拎着好几个水杯来,分别是奶奶、爸爸和他自己的。中途他家的车抛锚了,爸爸跟导游去修车,他带着奶奶上了我们的车。奶奶打盹,少年使劲把肩膀顶起来,让奶奶靠着他睡;奶奶醒了,他就不断指路边风景让奶奶看。离开泰国的时候,对讲机里忽然响起一个老人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着“感恩啊感恩”,原来她是在感谢导游,带她儿子去修车,并细心照顾她和她的孙子。旅途中的情意总是这么温暖人心。
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