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撒哈拉:左眼海水 右眼风沙
米纳宫酒店窗外的大金字塔早已成为永恒、神秘的象征。
开罗—撒哈拉—卢克索—红海—亚历山大,2855公里,全程自驾穿越。
埃及国家博物馆
金字塔下
初识开罗
这次名为“2014爱车千人自驾游埃及”活动,是由爱车事业管理机构联合中国20家优秀汽车俱乐部、埃及驻华使馆旅游处、埃及国家旅游部、埃及航空公司、北京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共同发起的。出发那天,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似乎成了“爱车”的天下,到处是带有“爱车”标志的四色队旗。埃及驻华使馆旅游参赞阿布先生在人群中穿梭,与队员握手、打招呼,直至目送我们通过安检通道。他那真诚如金子般的笑容,在10天的埃及之旅中,也不断闪耀在我们遇见的每个埃及人的脸上。
历经11个小时的飞行,我们踏上了这片神秘古国。放下行李、匆忙早餐之后,我们便来到埃及国家博物馆。导游穆龙先生一副典型古埃及雕塑般的英俊相貌,言语幽默,知识广博。据他介绍,埃及国家博物馆馆藏有三千多年前法老时期的文物达三十余万件,由于面积所限,仅只展出六万余件,但件件都是真品。
博物馆最著名的展品是图坦卡蒙墓出土的珍宝。图坦卡蒙金棺是用450磅纯金制成,是人类历史上最精致、最伟大的金制品。年轻的图坦卡蒙王在18岁时死去,用三层棺匣来装殓王身。图坦卡蒙御座也是金光闪闪,座椅的正面两侧各有一个金制的狮子头,扶手为蛇首鹰身的雕像,分别代表上下埃及的王权。御座的靠背是一幅王室家庭生活的画面画:在阳光照耀下,王后含情脉脉地抚摸御座上的国王,二人目光相对,和美温馨。
与金字塔不期而遇
我们入住的酒店是一家百年老店——米纳宫酒店(Mena House Hotel, Cairo),以1943年《开罗宣言》的签署地而闻名,至今,酒店还保留有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三位首脑举行会晤的房间。
当我步入房间的阳台,从我年少时就耳熟能详的金字塔赫然映入眼帘。原以为还要经过无数行程才能仰望的金字塔,一个昼夜间,就以这样不经意的方式走进我的视线。
在符号学里,金字塔已成为人类对于“永恒”“神秘”这些形容词的象征物。倏忽间近五千年过去,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依然矗立在开罗西郊的吉萨高地上。仰望黄沙碧天之间表面被风化得凹凸不平却依然恢宏得无与伦比的大金字塔,刹那间我无限怀疑同时也无限信任了——永恒!
当晚,在结束了金字塔群及狮身人面像的瞻仰后,我们乘车来到尼罗河码头,登上游艇开始夜游美丽的尼罗河。埃及旅游部亚洲事务部助理纳赛尔博士亲自出席了埃及旅游部、埃及星光旅行社举行的盛大歌舞晚宴,让我们初次体验到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驰骋撒哈拉
最让人兴奋的一天来到了!可以自驾车在撒哈拉奔驰,想想都觉得霸气。
天蒙蒙亮,由63辆车共5个小组组成的自驾车队迎着金字塔的晨曦从米纳宫酒店启程,在警车、前导车、指挥车、保障车、给养车、行李车、维修车的护卫下,绵延十余公里浩浩荡荡向撒哈拉深处挺进。
这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风景公路。黑沙漠、白沙漠,水晶山,一处处奇绝的风景从车窗外掠过,让我们体验到沙漠之王撒哈拉带来的震撼——荒凉到如踏上了月球,恍惚间又像穿越到外星人基地,那种孤绝与寂寞,让我想起了三毛眼里的撒哈拉。
夜晚的撒哈拉又变得亲切起来。仰望是满天的繁星,俯身是熊熊燃烧的篝火,远眺是鬼斧神工的天然雕塑,入耳是摇曳的阿拉伯舞曲,就这样躺在梦幻般的白沙漠腹地数星星,让撒哈拉的夜浪漫弥漫。
在驰出撒哈拉的公路上,我平生第一次遭遇到如此猛烈雄浑的沙漠风暴,刚刚还碧蓝如洗的天空转瞬被一张沙雾的大网所笼罩。一阵阵卷过公路的沙尘扑扑啦啦敲打着车窗,似乎要探进头来和我们拥抱告别。整个车队开启双闪、大灯、雾灯,时速降至40公里,犹如一条疲惫的大蟒缓缓移出了这让人既惊叹又畏惧的大荒漠。
卢克索的日与夜
从沙漠绿洲哈里杰驾车驱驰五个多小时,我们抵达了鹰羽下莲香袭人的上埃及首府卢克索,入住尼罗河畔的酒店。
宽阔的尼罗河把卢克索分成东西两部分,湛蓝的尼罗河水,缓缓游弋着的白色风帆船,黄色的沙土,绿色的椰枣树,再配以赭红色山脉和蓝色天空组成的大背景,层次感特别分明,构成了一幅旖旎的尼罗河风景画。当车队缓缓游入车阵进入街道,无论是行人,还是小贩,只要看到贴着中埃国旗的车队,无不面露笑容,挥手示意。傍晚,在观赏完令人震撼的奇幻灯光秀演出《法老的故事》后,我的埃及梦好似更加真实了。
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卢克索建在古埃及都城底比斯南半部的遗址上,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是探访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凯尔纳克神庙由数代法老建筑的多个神庙组成,建于公元前16世纪,现在仅遗址就有200万平方米。穿过一个高大而“狭窄”的门道,一片震慑心魄的废墟映入我的眼帘,这些巨石,有的是残墙、地基;有的是数人合抱数十米高的石柱,柱顶是埃及国花睡莲的形状;有的是太阳神阿蒙的立像;还有的是法老坐像,与妻子并排,面带微笑,安静而幽远。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犹如内心有位严厉的老师罚我抄写一万遍“壮观”,而我一激动写成了一万遍的“震撼”,只好重新罚写两万遍“宏伟”。
还没能从这壮阔的快感中缓过神来,我们已驱车来到了距凯尔纳克神庙三公里外的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的面积比凯尔纳克神庙要小,但依然宏壮得让人无法形容。卢克索神庙另一奇异之处是现存建筑保留了埃及宗教史的痕迹,古埃及多神宗教神殿和伊斯兰教清真寺及基督教在同一处建筑群里,这似乎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例了吧。
与红海相恋
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红海,感觉太阳神在跟埃及人开玩笑,于是有了这样的地方,左眼海水,右眼风沙,再也许就是,很早的时候沙漠和大海相爱了,便永生相连,不再分开,才让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能够在今天邂逅这份旷世的美丽。
清晨,在深入红海的栈桥上观赏过美轮美奂的日出之后,我们乘船到达红海的浮潜海域。尽管自认水性良好,但当整套浮潜设备上身变身“蛙人”之后,我的呼吸立刻急促起来。看着一个个“蛙人”鱼跃入海,又不断从海里伸出头摘下面罩向我们这些站在船上逡巡的人招手呼喊海底之奇妙时,我终于抵挡不住诱惑,拖拽着长长的脚蹼蹒跚挪到了船边,再顺着船舷的梯子笨拙地掉入水中。
其实,这里的海水仅一米多深,只要把脸像浸入脸盆中一般,另一个奇美的画卷便在你的眼前展开。那一簇簇的珊瑚花,白的耀眼,红的烂漫,还有那擦身而过自由自在游弋的多彩热带鱼,让你不由得想要沉醉到那世外仙境中去,永不归红尘!
离开红海一定要有这样一条路,抬脚就是海,累了可以停下来看看,捡上几枚贝壳抑或海螺,留一些沙子在手上、鞋子里,眸子里全是海的颜色,鼻孔全是海的味道,原来依依不舍的不止是我们,还有红海。
“地中海新娘”亚历山大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决心要在地中海和马里奥湖之间的地峡上修建一座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它命名。自那以来,亚历山大就是连接埃及与欧洲、地中海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托勒密王朝时期,这里人文荟萃,是孕育各类学者及文学家的摇篮。
如今的亚历山大是埃及第二大城市,迥异于埃及其他地区的地中海风情为她赢得了“地中海新娘”的美誉。地中海的浪轻轻拍打20公里长的城市海岸,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斯灯塔遗迹巍然耸立,众多希腊罗马时期的古迹遍布市区各个角落,与精美肃穆的清真寺等阿拉伯风情建筑相映成趣。
埃及人常说亚历山大的女子最漂亮,即使长袍曳地纱巾蒙头,也是那么婀娜多姿,特别是她们别样风情的头巾,吸引得我们一行女车友纷纷效仿。
我想,主办方将亚历山大作为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别有意味的,那地中海明艳优雅的新娘亚历山大,从此将永远驻进我的梦里。
出埃及记
10天,2月26日到3月7日,从中国到埃及,跨越两大文明古国。188名自驾勇士,63台自驾车,2855公里,开罗——撒哈拉——卢克索——红海——亚历山大,全程自驾穿越。一次自驾,让我爱上埃及,更爱上这种全新的旅行方式。